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朝著名诗人郑板桥写“竹石”的诗。诗中竹子的背景是屹立的青山和坚硬的岩石。而开篇是一个“咬”字,把竹子坚韧劲拔的强者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读者无不为这精妙传神的“咬”字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听了一节七年级语文课《竹林深处人家》,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导入新课。师:郑板桥有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同学们能不能说出一些有关竹子的成语、诗词、谚语等。  相似文献   

3.
说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是古人对竹的生动写照。竹子寿命特别长,可达100年。竹子可以长到10多米,每一节的间隔约为25厘米。成年的竹子高大挺拔,叶子好似利箭,当敌人来犯时,微风吹舞着叶子,竹鞭尽情地抽打着不速之客。竹子腹中是空的,人们常用竹子来形容虚心的人。我国竹子有250多种,常见的有冷竹、箭竹、罗汉竹、紫竹、青竹……其中,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最爱吃箭竹。紫竹则是制作竹笛、箫的上好原料。  相似文献   

4.
想念竹林     
深圳的竹子很少,偶尔见到,也只是零零碎碎的,根本不成林。前几天在一个公园里,看到几棵郁郁葱葱的竹子,绿得好像画家笔下的那种闪亮的绿,鲜艳夺目,直逼人眼。家乡最多的应该算是竹子了。那里的竹子成簇,成丛,成林,全都体态修长,丛生优美,清风翠竹,淡雅迷人。“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处处耐寒霜。”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的生命是多么的坚忍不拔!宋朝大学士苏东坡一生酷爱竹,他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这位诗人是多么喜爱竹子。童年夏天的中午,骄阳似火,大地都快烤焦了,大人们把我…  相似文献   

5.
想念竹林     
深圳的竹子很少,偶尔见到,也只是零零碎碎的,根本不成林。而在我的家乡,最多的便是竹子了。那里的竹子成簇,成丛,成林,体态修长优美,周身闪耀着画家笔下那种鲜艳夺目、直逼人眼的绿色。“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处处耐寒霜,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挤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的生命是多么的坚韧不拔!宋朝大学士苏东坡一生酷爱竹,他甚至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竹子在这位诗人的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童年的夏天,午后骄阳似火,大地都快被烤焦了。大人们把我们关在家里,说外面太晒了,不让我们出去玩。但我们哪能甘…  相似文献   

6.
冷傲的梅,淡雅的兰,挺拔的竹,凌霜的菊,古往今来一直为世人所钟爱,被称为“四君子”,经常被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清代郑板桥的《竹石》写的就是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子坚韧、执著的品格,其实是表现诗人自己正直倔强、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得好,“应物斯感,感物言志”,即有感于外物而述志抒怀.  相似文献   

7.
叶高 《教育文汇》2013,(18):7-7
小时候,在本地小学当教师的父亲常给我讲故事,教我读古诗。我一直记得父亲一字一顿地教我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情景,没想到成人后,我也当了老师,“咬定”深山近三十四年。  相似文献   

8.
[教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者为郑燮。此诗被编在浙教版第十二册第15课和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3课。  相似文献   

9.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相似文献   

10.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相似文献   

11.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是清代郑燮的咏物诗《竹石》。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因“虚心向上”而深受历代文人画士喜爱。竹诗竹画不可胜数,若论数量之多、格调之高,首推郑燮。  相似文献   

12.
竹之韵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与梅、兰、菊齐名,同为“四君子”。与众不同的是,它没有梅的香气怡人,也没有兰的隐逸高雅,更没有菊的姹紫嫣红。它只是静悄悄地、默默地长在人世间,冷冷清清地活在风雨中。  相似文献   

13.
[教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者为郑燮.人教版第11册第3课.  相似文献   

14.
【教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者为郑燮。此诗被编在浙教版第12册第15课和人教版第11册第3课。  相似文献   

15.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说:真有血气的人,既不求重视,也不怕忽视。我国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相似文献   

16.
古诗赏析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①中。千磨万击还坚劲②,任尔③东西南北风。[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人。乾隆元年中进士后,曾先后  相似文献   

17.
咬定青山不放松,生根原在破岩中——题记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初,湖北省枝江市实验小学以"保持书法课程特色"为基础,以"挖掘竹文化的内涵"为推手,以"形成学校精神和文化"为最终目的,确立了"以竹文化为主线,打造书法品牌,创新特色实小"的特色创建目标,并按"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个阶段制订创建规划,促进特色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竹子,清雅、隽秀、高风亮节,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苏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的咏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谓千古绝唱。人们赏  相似文献   

19.
挖冬笋     
小姑奶奶家后面有一大片翠绿的竹林。竹林里的竹子真绿呀!一棵棵竹子青翠欲滴,像一根根碧绿的翠玉;竹林里的竹子真高呀!一棵棵竹子直人云霄,站在空中与小鸟亲热地聊天谈话;竹林里的竹子真直呀!一棵棵挺拔、蓬勃向上,每当微风吹拂竹林,竹子就唱起了“沙沙”的歌。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离开教育岗位多年的作家,忆起自己的教书生涯,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念了5年书却仍坐在二年级板凳上的后进生的哭声。原因是这样的:一次,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根竹子和一根稻草,一起丢入水中,哪根先沉下去?”正在众生唧唧喳喳不得要领时,那位后进生突然站起说:“老师,我能回答!”在哄堂大笑中,他怯生生地答道:“稻草和竹子都是浮的”,于是老师兴奋地大喊:“完全正确!”一时间教室里寂静无声,而那位后进生却激动得伏在桌上嘤嘤地哭起来。那位后进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