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淑芳 《成才之路》2011,(25):19-19
健康不仅指幼儿身体的健康,而且包括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健康是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有机统一体。"正确的健康观念"强调一种健康的整体,这种健康观是与国际社会对健康的新认识相一致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身体不健康会带来许多心理疾病;反过来,  相似文献   

2.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2011,(14):14-16
学生成长道路上有各个要素:成绩、分数、荣誉、证书、排名,但这些都是0,只有身体健康才是"1"。如果没有健康这个"1",其他一切再多也只是0。拥有健康,就拥有未来;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7月4日,上海召开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学生健康促进大会。会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把增进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这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共识。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教育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应该看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鹤琴先生就明确提出:"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儿童。"《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明间故事是人民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集体加工、修改的故事,其中包含着劳动人民健康的道德观念和高尚的感情,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的情操。其特点是数量多、题材多样、体裁齐全、广泛流传。民间故事的内容、体裁以及流传性,正是健康的情绪培养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6.
一、有关幼儿健康教育的几个概念问题“健康”、“心理健康”、“幼儿身体健康”及“幼儿健康教育”等是每一个幼儿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理清的几个最基本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健康”应当包括个体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方面,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但由于衡量身体健康的生长发育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告诉我们,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指心理健康和品格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而在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的优化,以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沈呜翱 《考试周刊》2012,(49):114-115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新课改中提出了身体健康的新概念,体育课程名称也从"体育"改为了"体育与健康"。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市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亚健康状态。约有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其中中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患病率为21.6%到32%。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生活、学习、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适应性与和谐状态。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薛小利 《快乐阅读》2011,(19):110-111
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一个人只有先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健康"的人,也才会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  相似文献   

11.
王峰 《中小学电教》2011,(9):107-107
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由此可见,作为增进健康重要手段的学校体育教学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卫生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当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康与最佳状态.由此可见,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朱海梅 《考试周刊》2012,(53):180-180
注重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身体健康,还应关注精神及心理的健康。文章探究了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珺 《贵州教育》2009,(1):23-24
一、幼儿健康的身体标准 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健康既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也包括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的身体健康与否,一是看其体格发育是否良好,运动能力是否正常;二是看抗病能力的强弱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而且,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是否真正健康的重要标志。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识渊博、心理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16.
现代的健康观念强调的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模式,因此,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当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几个方面。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才能具备良好的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定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其中健康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是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耀眼的亮点,它确实能给体育课教学带来有益的指导,打破以前的  相似文献   

18.
行为与健康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日益深化,人类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已经提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人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是当今世界各国公认的一个全面、明确、科学和广泛适用的健康新概念。同时对影响人类健康的诸多要素——遗  相似文献   

19.
秦静 《新疆教育》2012,(20):218-219
健康儿童的标准应包括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良好,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其中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幼儿是否健康的标准,因此,调查了解问题儿童的性格特点,探究性格形成的机制,分析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康是一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保证,培养造就一个健康的学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愿望。俗话说:健康是人生的第一大财富,虽然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要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