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现代心理学研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现在初中学生的心理上来讲。学生在课堂对老师有意无意的有一种依赖心理,老师也乐意学生跟着自己转。老师和学生的这种“配合”,无意中禁钢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多学生对语文课兴趣不浓,课堂上萎靡不振,也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4.
从现在初中学生的心理上来讲,学生在课堂对老师有意无意的有一种依赖心理,老师也乐意学生跟着自己转。老师和学生的这种“配合”,无意中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多学生对语文课兴趣不浓,课堂上萎靡不振,也不足为怪了。没有调动起学生思维能动性的教学,是不能让学生掌握到更多、更深、更牢固的知识的。为什么有许多学生语文成绩不好,而数、理、化成绩却很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数、理、化的教学过程中和课后练习的设计上,已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津津有味地投入到虽然繁多但却感到趣味横生…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当老师提问时,检查生字时,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时,进行课堂小结时,表现最活跃的始终是那几个学生,老师也有意无意地总是叫那几名学生。学生回答得好,老师当然很高兴。表面看来一堂课进行的很顺利,学生似乎也都学会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学生犯了错,老师通常会给予轻重不同的处罚,而老师犯了错呢?一般来说,小错自然能够化解,大错也大多是没有人过问的。因此,一些老师不拿学生当一回事,经常有意无意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样的结果不仅使学生心里难受,更使老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逐渐黯淡。  相似文献   

7.
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教育学生努力做到“三破三学”:打破对教师的依赖,学会独立学习;破除对教师和教材的迷信,学会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冲破教材对自己的束缚,学会超越教材。 以下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三破三学”教育问题,谈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打破依赖,学会独立学习。 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既是社会化的人,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缺乏独立性,事事依赖别人,就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也没有多少生存空间,更没有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55):71-72
老师应该允许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上犯错误,要时刻注意学生所犯的每个错误,把它们转化成好的教学工具。学习中的错误可以用作启发式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热情。利用错误作为师生的窗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的改革,教育事业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学会掌握如何让自己学会学习,特别是知识点很多的语文课,要将枯燥的语文课变得生动、有趣,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互动的提问设计这个教学方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助于增加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注入式教学方法,即老师讲,学生一边听一边做笔记,下课先消化笔记内容,再做老师留的作业,作业正确了老师和学生皆大欢喜,认为这块知识学会了。如果考试考得不错,老师认为这个学生学习好,学生也会认为自己学得不错。但双方都没有仔细想一想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解决哪些实际的问题?我们知道,学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中去,如果我们为了学习而学习,势必会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造成老师讲什么,我就学什么,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今日中学生》2004,(8):46-48
老师错了不算错? 西充县罐垭中学 苏莎 学生犯了错,老师通常会给予轻重不同的处罚,而老师犯了错呢?一般来说,小错自然能够化解,大错也大多是没有人过问的.因此,一些老师不拿学生当一回事,经常有意无意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样的结果不仅使学生心里难受,更使老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逐渐黯淡.  相似文献   

12.
生物书57页     
那年,我在城关中学上初一,我们班共有56名同学。我是班里最调皮捣蛋的学生,经常三天两头惹个小麻烦,班主任和老师都很头疼。可拿我一点办法也没有。好在我学习很好。每次考试名列班级前茅,老师也有意无意迁就我。期中考试后不久的周一,  相似文献   

13.
连续几年我都接手五年级的班级,几乎每一届都会出现几个数学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学习兴趣低迷。他们通常上课时东张西望或麻木地看着老师;作业磨磨蹭蹭,老师讲一步才写一步;考试成绩连及格都比较困难;对老师的表扬或批评都没有积极的反应;回家后完全依赖父母的指导,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严重欠缺;偶尔有所进步,也经常反复。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坐等上课,等老师把要上课的内容讲完,做题时只是按老师教的方法去解,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也不能很认真地完成.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实践性的要求很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往往采用的是教为基础,先教后学"的教学办法,老师传授了多少,学生就接受多少。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过度依赖老师,造成了学生思考力、创造力减弱,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中坚力量,一切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手段都应围绕着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开展。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加大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是让学生学会。教师要把让学生学会这个基础打得扎实,使学生从学会到学好,对老师的依附性由大变小,才能培养出较强的自学能力,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质量达到或超过预订的教学标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他们会学,第二阶段是让他们会创。让学生会学,使他们在学习中受老师精心指导而由被动变主动。一般情况下,不是老师教哪一点就学哪一点,而是老师不教也能自学。这样能带来更多的自己学会,不…  相似文献   

17.
数形结合是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是指通过画图形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表达出来,将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运用到做题当中,能很快地解答出问题,也能够使学生们学会举一反三。做数学题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方法,而不是会答题,学会数学方法,遇到各种难题才能解决,做到举一反三。小学数学虽然不像初中、高中那样难,但是也应让小学生们学会数学方法,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不同教学阶段或者是不同的教学课程,教师应该对症下药,探索出一条适应该课程的教学新道路,从而来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只有对数学有了兴趣,学生们才能对老师讲的内容愿意深入了解和学习,这时老师们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将知识传授给他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从兴趣开始,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利用这个关注点和学习内容结合在一起,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可见,他们都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也被职业教育所广泛关注。对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培养其学习能力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服装美术设计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上接第260期第12页)   数学课本,让不让学生自己先学?   有位在小学、初中数学成绩蛮好的孩子,到了高中却感到学习数学有些困难,成绩在不断下降,于是来找我指点迷津.我猜测他对数学课本可能十分陌生,果然,他说数学课本他从来就没有读过.还说:“学数学就靠听课、记笔记、做习题.“他的问题在于没有学会独立学习,没有摆脱对老师的依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阅读,他日后在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一、现象现象一有位在小学数学成绩蛮好的孩子,到了初中却感到学习数学有些困难,成绩在不断下降,于是来找我这个曾教过他的小学老师指点迷津。我猜测他对数学课本可能十分陌生,果然,他说数学课本他从来就没有读过,还说:“学数学就靠听课、做习题。”现象二在一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讲授了30分钟新课后,留10分钟给学生做练习。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还在看书,没做练习,就上前催他动笔。学生说:“刚才没听懂,想把书看懂了再做。”老师却撂下一句:“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二、反思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老师还在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