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鸿浩  毛展  张郑国 《新闻世界》2011,(11):110-111
本文以舟曲特大泥石流中大学生王凯“微博”直播灾情为案例,研究在特定事件中微博的传播过程,并结合内向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以及自我表露、符号互动等理论提出了描述特定事件微博的“3+2”传播模式,对一般事件中微博传播模式的解读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问卷的方式对500多名微博使用者在微博热点事件传播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问卷所得数据发现,青年用户在微博热点事件传播中大多扮演观望与跟风的角色,在微博中纯粹的打发时间、自我发泄者较多,对热点事件发表自我观点较少,对现有热点问题不求甚解;而引起这类现象的原因主要由青少年自身、微博管理者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造成。笔者试图从青年用户在微博热点事件传播中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入手,力求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及微博主管部门如何正确引导,以及青年用户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微博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微博直播与电视直播在许多方面都是相似的,尤其在时空一体、高时效等核心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微博直播有着自己的独特性:1.电视直播是完全无缝隙的连续的视听传播,而微直播的传播还是有一定的间断性和间接性的。因此,微博对一些突发新闻事件的记录和传播严格来说属于微博"围观",而不是  相似文献   

4.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到2011年,微博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最给力的新媒体之一。微博传播所引发的伦理讨论也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心。笔者以手机微博直播"捉奸门"事件为例,分析其道德失范的原因,并从传播活动中的两大影响要素"人"和"环境"出发,对解决手机微博传播伦理失范现象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5.
微博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平台,以信息的滚动性和聚合化的特点,借助于机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与互动。微博用户对社会新闻、事件、观点发表的评论、意见的集合就是微博舆论。本文引入社会心理学中的优势反应和群体极化理论,对微博舆论生成的路径和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微博舆论的影响也日益受人关注。在微博平台上,一个事件要得到传播,进而赢得广大的用户的关注,形成舆论,要经过编码、传播、扩散等过程。本文就从消费的角度对这样一个过程进行重新阐释,试图从中理清用户是如何消费舆论,并使得舆论得以传播的。  相似文献   

7.
高涵 《新闻爱好者》2012,(17):53-54
作为新媒体中的佼佼者,微博独特的传播特点革新了信息传播方式,它优于现有传统媒体的特点,使其逐渐成为新闻采集与发布的一个新的重要的平台,其专业性虽无法与专业新闻机构相媲美,但在突发事件及直播事件、娱乐事件等新闻中微博的速度与力量不容忽视,而且,微博这一新媒体发现新闻、创造新闻及制造舆论的能力愈发增强。本文将在论述微博的媒体特点和传播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微博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巨大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齐浩 《新闻通讯》2011,(4):20-21
"微博带给了我们很多方便,让人们迅速知晓一些通过传统途径很难知晓的东西,也能使人很快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别人,微博直播甚至开启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①不过,这把利器犹如双刃剑,在新闻事件快速传播的同时,谣言借势也迅速传遍全国,  相似文献   

9.
贾强 《新闻战线》2012,(8):36-38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几乎与运载火箭腾空同时,腾讯微博账号"天宫一号"发出第一条神九发射消息;新浪微博上,26家媒体对神九飞天进行"微直播"。也就在同一时间,成千上万的普通人通过各自的微博热议载人航天。从16日发射到29日返回,腾讯、新浪微博与神九发射、神九  相似文献   

10.
刘鹏 《记者摇篮》2009,(5):69-69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就是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以及记者对事件的报道转化为电视信号并直接发射的报道方式,它是最能体现、发挥电视传播特点和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媒体为追求新闻传播速度、努力强化时效性所进行的竞争中,电视新闻直播无疑具有最大的优势。赢得时间便赢得了受众,而使直播成为一种常规化的报道形式正是电视媒体赢得受众、抢占市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镜众传播视角调查研究网络直播在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应用现状,为丰富发展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论文首先切入镜众传播理论,将镜众传播理论与网络直播直接联系,构建镜众传播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模式,随后调查研究了省级公共图书馆微博与微信应用网络直播的现状,并从镜众传播视角将网络直播在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最后提出相关发展对策。在镜众传播视角下,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若想进一步发展网络直播,未来须在发展镜众群体、培养一批图书馆自己的馆员主播、升级现有的网络直播模式与内容、建立有效的用户反馈机制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传统媒体如何开微博?——媒体微博应用的战略和战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微博成为众多公共事件的重要舆论信息传播空间.微博使用者迅速增加,截至2010年10月20日仅新浪微博用户数就达5000万①.微博建立了一种新的传播平台,任何用户都有可能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上,获得覆盖全国用户的传播机会.新浪微博中的草根微博"冷笑话精选"有170万粉丝(关注者),其每条微博的转发量以数千计.  相似文献   

13.
张羽  侯逸君 《今传媒》2011,19(2):48-50
本文以新浪微博金庸"被去世"事件为例,探析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假新闻现象,并试图通过对微博的快速传播以及自我纠错能力、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意见领袖(即微博认证用户)和传统媒体对公民新闻发布者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来探索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预防和制止假新闻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韩玄 《新闻世界》2014,(4):133-134
近几十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变革。而微博这一全新的社交网络平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也迅速被广大的网民所接受,并且在社会公共事件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就从微博的定义、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在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微博在公共事件中所起到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1月30日,四川泸州一位19岁小伙子在微博上直播自己的“自杀”,此事引发了网友与媒体的集中关注,最终这位年青人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整个微博直播中,网友围观、留言评论,其中的冷漠、观望和幸灾乐祸的观点充斥网络,这显示出此次事件中的失范者并不只是存在传播伦理的问题,更存在公共道德的问题.媒体如何遵从职业伦理规范去报道这样的“自杀”事件,如何从伦理角度去规划有责任的报道,成为自媒体时代媒体和网络在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个账号,一段140字以内的文字.一个提交发言的按钮,2010年,我们见证了中国"全民记者"从萌芽到爆发的全进程.见证了微博使得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提升.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储建国说,微博不是为推进民主而专门设计的工具,但这并不能掩盖它所具备的光芒.随着微博在公共事件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例如宜黄事件中的微博直播、河北大学事件中的滚动播报、上海献花事件中的集体呼应等等,微博已经显现出它在推动新闻传播和群体性表达上所能体现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对于宜黄拆迁事件的微博传播分析中,研究者们强调了"意见领袖"在网络传播中的主导作用。但是在浙江湖州"织里抗税"事件的微博传播中,并没有出现主导传播的"意见领袖"。该事件的传播沿用了人际扩散的模式,在这种基于人际传播圈子的传播中,信息采用无中心的平等链式扩散,在信息扩散中容易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并受到人际传播中认知强调和归因错误的影响。因此,政府对于该模式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应该谨慎应对,找准网民怨恨目标和动员框架,并在微博直播向传统媒体转移的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时代,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主动参与到信息的制作传播中,特别是在公共事件的舆论传播过程中,微博作为自由开放的自媒体表达空间,为公共事件的持续发酵提供条件。本文选取微博大V用户对韩国MERS事件的持续报道为个案,探究新浪微博大V参与对公共事件的表达及所引发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新浪微博对薄熙来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六次直播为直接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微博直播的相关要素予以考量,借用5W模式对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等进行实证性考察,从中发现出新的问题,并尝试探究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姚乐野  吴茜  李明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23-130
[目的/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至今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博是新冠肺炎疫情舆情传播的重要场域,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博舆情的针对性研究,利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方法/过程]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索新冠肺炎疫情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特征、各传播主体的位置与角色。[结果/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微博舆情体现出总量巨大、节点林立、关系复杂的网络特征;不同类型的微博用户在网络中的传播作用各不相同,官方媒体微博、商业媒体微博、自媒体微博在突发事件舆情网络中占据不同的传播位置、具有不同等级的传播能力;在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和引导过程中,应当推动各类媒体的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