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校园文化在优化高校育人环境、丰富学生思想政治内涵、增强人文关怀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对"职业人"培养时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够的问题,分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三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对"职业人"素质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警察院校培养的人才因具有特殊的职业性,故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已成为题中要义。通过调研当前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在分析警察院校"忠真智勇"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政治教育为手段、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指导、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模式来实现预备警察"忠"信念"、真"性情"、智"技能、"勇"行为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品位的、具有绵延不绝生命力的校园文化,不能缺乏区域特色,不能没有"乡土味"。将乡土文化融入现代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其打上时代的烙印,也是时代趋势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广大中小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有责任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优势、研究人才优势和传承手段优势,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的深刻蕴含,实现优秀乡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充实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乡土文化建设和精神引领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正>校园文化是一种内化师生行为的价值取向。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对置身其中的每位成员都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规范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行,这就是校园文化的魅力,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目的所在。临沧市临翔区南屏小学百年的办学历程,积淀了南屏小学独特而浓郁的"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底蕴,成就了一代又一代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崇尚真理、开拓进取的建设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好评,被老百姓誉为质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的作用是教育人和熏陶人。环境布置不应只是摆设,校训、"三风"不应仅仅是口号,制度规范也不应是约束人的条条框框。"我参与,我快乐"式的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主动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突出体验,强调践行,使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每个人的思想中,从而抵达提升人的素质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6.
正知识和能力是关于如何"育才"的两大基本要素。但大学仅仅是为了培养"人才"吗?我认为不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不是"人才",而是"人"与"才",而且不是讲"人才"的培养,而是讲"人"的培养,讲人的"价值"。价值、能力、知识的整体构成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位一体"的本科教育。在中文中,"人才"是一个词,并不是"人与才"。事实上,我们通常都把"人才"简单地落脚为"才"。古人讲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讲的是"才"。我们今天讲的大学的根  相似文献   

7.
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将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广厦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将学生文明修身教育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有效手段,形成和完善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手段——"六个载体",营造了一个健康、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8.
滕国宁 《广西教育》2014,(27):73-75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火车头精神"校园文化建设为例,分析实施"火车头精神"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及"火车头精神"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出应加强"火车头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三高三好"人才,并探讨"火车头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措施,以加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院校是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作为农业院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具有显著的育人功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农业院校应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通过全员参与,发挥多主体育人合力;全方位联动,拓宽校园文化育人渠道;全层面推进,丰富校园文化育人形式,确保校园文化育人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正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由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校园文化不是直接可以触摸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却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它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活力所在、动力之源。然而,我们只要留心不难发现,校园里因为人为的刻意和不注意,造成校园文化教育的"讽刺",让人尴尬,让人滑稽。  相似文献   

11.
职教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这就涉及教养问题。职校校园环境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为主体,并以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制约着人的活动与发展,与培养“有教养劳动者”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王倩 《江苏高教》2020,(5):86-90
当前的大学校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提供信息与拓展知识、促进学习与便利生活的同时,不良网络文化在思想、精神、生活、学业、人际等方面对"网生代"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校园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受到挑战。文章结合埃里克森(E.H. Erikson)"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剖析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同一性形成具有的关联性,并指出应通过提升网络信息素养,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完善校园网络文化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引导并监管校园网络内容建设,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三个方面,构建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以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深度开发红色资源 丰赡校园红色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度开发红色资源,丰瞻校园红色文化,要用红色资源装点校园景观,着力打造传播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用红色资源引领校园风尚,稳步营建新时代的红色精神家园;用红色资源充实课程教学,精心设计传播红色文化的主要窗口;用红色资源丰富校园生活,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形式;把红色资源链入校园网络,大力拓展传播红色文化的广域平台。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为社会培养一线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有别于其他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有其特殊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体现“职”,创新精神文化建设;适合“职”,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从三个方面分析并阐述了“世俗化”对校园化的负面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抵制“世俗化”不良倾向对校园化的冲击,加强校园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浅谈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尚存在诸多局限和误区,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予以加强和改进: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在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塑造校园精神,强化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践“三个代表”,必须正确处理校园文化与社会先进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校园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文化、行为文化之间的关系,树立校园文化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18.
高校党务工作者及管理者要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打造和谐团队,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是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拓先进生产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必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构筑德育新环境和健康的校园文化;三是必须以人为本,加强综合治理,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和稳定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9.
加强高校艺术类课程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与价值观;摒弃低俗艺术,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秩序,创作具有深刻、积极意义的作品,传递校园文化建设的正能量;挖掘民间文化的深层内涵,有效地延续和传承传统文化。坚持弘扬先进文化,自觉抵制腐朽文化,使我们的社会永远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