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一周里,由网络(特别是微博)、报纸、电视和广播(特别是直播)、移动媒体和公众传播共同组成了一个特定的舆论场。其中,作为北京市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此次同题竞争中,北京晚报的表现可以用"抢点精准""抢先半步"来概括:7月21日,率先刊发气象台暴雨预警和排水集团等有关部门未雨绸缪的新闻和图片;7月22日,《雨中情》在暴雨后第一时间推出11块版的当天最大规模纸媒报道;7月23日,《721》首先发回京港澳高速的抢  相似文献   

2.
连新元 《新闻记者》2012,(10):43-46
今年以来,重大自然灾害频仍,广播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如何发挥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情感抚慰的作用,本文以北京"7·21"暴雨报道为例,对此深入探讨,提出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广播应成为信息的集散点、议程的发源地、感情的共鸣箱。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公共新闻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一个新闻事件的文本分析:就国内部分报刊对2012年"7·21"北京暴雨的报道,对公共突发事件及媒体应负责任进行考察,认为,在此次暴雨报道中,媒体积极促进信息发布、普及公共知识、展现人文关怀,并提供公共表达空间引发舆论关注,但在谋求与政府沟通、促进公众政治参与、增进民主意识方面尚显不足,其功能角色既积极又保守。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中国经受了考验;中国媒体也经受了考验.2008年中国传媒业在考验中进步.胡锦涛"6·20"讲话首次提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并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党报的影响力事关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提升,提高舆论引导力关键要增强党报的影响力. 在推进党报改革创新过程中,<安徽日报>以"改进创新,提质提速"为抓手,在提升党报影响力的实践中,把改进图片报道放在突出位置,用时代要求和审美眼光审视图片报道,紧紧把握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不断推动图片报道水平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保证社会内部稳定的重要方面,而民众对政府信息传播的认可度直接反映出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提升政府信息有效传播的关键是提高政府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信息传播的可信度和对社会公共文明事业宣传的高效度,从而构建起政府新闻信息传播工作的完整体系。以"7·21"北京特大暴雨中北京市政府的新闻信息发布工作为例,分析政府与民众的有效沟通以及如何提升政府信息传播公信力的途径,以有效地促进政府公关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路鹃 《青年记者》2012,(27):32-33
"7·21暴雨"中手机媒体的表现2012年7月21日,北京突发特大暴雨。灾难发生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体现出了惊人的有效性,尤其是手机媒体和微博对于民间力量的迅速动员和组织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8.
在突发事件中,媒体担负着掌握核心话语权、消除不确定性、传播正能量等责任,以达到引导舆论、稳定社会的目的。发生于2014年3月1日的昆明暴恐事件是对当地媒体是否具备担负这些责任的能力的一次考验。本文以个案研究和内容分析法对昆明当地媒体新浪微博认证账号在"3·01"暴恐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能力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已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重要平台。本文以2021年"7·20"河南暴雨灾害为例,选取传统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市场化媒体"澎湃新闻"以及气象领域的自媒体"中国气象爱好者"三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在"7·20"河南特大暴雨期间的微博报道为样本,结合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信息来源、报道方式以及新闻议题框架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微博在气象灾害新闻报道中的特征及其报道框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不同媒体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微博报道框架呈现显著性差异,形成了联动互补的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市场和主流媒体的协调机制,抓住舆论引导主动权和主导权是昆明"3·01"暴恐事件舆论引导的成功经验。暴恐事件舆论引导是一项涉及社会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的综合性社会工程,只有加强反恐宣传活动和普法教育,才能让暴恐事件舆论引导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发挥媒介市场对信息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让信息传播主导舆论引导。主流媒体用新闻专业主义报道消除谣言影响,满足公众信息需求,掌握暴恐事件舆论引导主导权。  相似文献   

11.
北京"7·21"暴雨是首都遭遇的罕见特大自然灾害。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在目前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塑造社会共识难度加大的背景下,政府、媒体、公众借助于不同的传播渠道和平台,突破了以往的思维定势和角色分配,上下呼应,优势互补,标志着一个符合"全球、全民、全媒"发展趋势、合纵连横的新型传播格局正在走向成熟。政府部门突破了传播理念上的窠臼,充分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在内容、手段和形式上都有创新之处。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电视新闻报道中罕有地以"同期声"的形式多次播出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郭金龙同志受访和视察的画面,他在镜头前表示对民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我们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日子。既有南方雨雪冰冻灾害、3·14拉萨事件、火炬传递风波、5·12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也有奥运成功举办的举国欢庆。在这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在对世情、舆情、民情作出全面分析的大背景下冷静选择、有效掌控,及时准确地传达了权威信息,协助政府应急处置工作,稳定了社会情绪。对大事件的有效应对,锤炼了媒体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积累了突发事件报道的宝贵经验,增强了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媒体传播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个充满了学问的课题,有待深入交流,不断提升。最近一段时间,各新闻单位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6·20讲话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提高新闻宣传的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对此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期选发的几篇文章就是这方面的最新成果,希望给同行们以启发。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处置突发事件,引导舆论生态,不仅考验政府的应对能力,更是对各新闻媒体融合能力的全方位检阅。身处新闻竞争前沿,作为"尖刀班"的微媒体所呈现的"战绩",成为全媒体报道中受人关注的一环。抢"速度",占领舆论主阵地;拼"角度",抢占舆论制高点;有"温度",传递正向"蝴蝶效应"。而"微"媒体需要"全"流程支撑,配套机制设置为融合类报道护航。  相似文献   

14.
王静 《今传媒》2016,(8):48-48
主持人语: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以来,舆论工作引起了全国意识形态领域及各媒体机构的高度重视,全国掀起了开展舆论工作和学习的热潮。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项精密、精细、精深的工作,需要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传播风险就越大。媒体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中负面舆论引起的危机不容小觑,给信息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风险防范和控制尤为重要。有效的风险传播能够快速提高人们应对、防范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意识和技能,消除无谓的恐慌情绪,保持社会稳定。本期“风险研究”栏目选取的文章,重点论述在媒体事件中如何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及提高舆论引导力,以良性的舆论监督推动信息传播健康有序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着重探讨突发事件负面舆论进行正面引导面临的困境,从政府、新闻媒体、公众三个层面阐述负面舆论进行正面引导的对策,以及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如何提高主流舆论引导力,以推动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在信息传播理论、基本社会服务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山市基本社会服务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信息传播视阈下提高中山市基本社会服务水平的对策。分析网络意见领袖对涉军舆情的影响及对策,以期正确应对和引导网络意见领袖。最后结合“5W模式”分析微信H5传播模式的新特征,以促使H5传播模式在信息传播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栏目研究组织传播、信用风险、危机管理,总结新闻传播风险防范及规避策略,以提醒人们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力争推动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以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相继推出了独立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并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成为用户接收新闻信息的全新平台,提升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影响力。移动新闻客户端已成为用户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来源。但一些移动新闻客户端在丰富网上新闻信息内容、满足人们多样化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存在"把关"功能弱化、报道尺度过大、违规登载新闻等问题,给舆论传播和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舆情引导难度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6.
全媒体背景下的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场十分复杂,主流媒体应健全和创新舆论引导机制,巩固权威性,再塑公信力,掌控舆论场的话语权。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中,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发挥报业、广电融合的优势,增强报道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传播硬核信息,用洪大信息流构建透明舆论场;彰显人文情怀,让报道情绪影响公众情绪;拓展传播渠道,以立体化矩阵提高主流声音到达率;善于设置话题,使公众关注点与政府着力点相一致。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塑造了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舆论场中的公信力,发挥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压舱石"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公开透明、网络兴盛普及、新兴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创新报道方式、提高党报质量、增强舆论引导力成为摆在各级党报面前的问题。近年来,十堰日报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大胆尝试时政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主流化、外埠新闻本土化,有效提高了党报传播质量,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肯定和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总体发挥了正能量传播的积极作用,然而,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的政务传播和以社交媒体为主导的网络舆论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冲突点”。特别是地方政府部门对专业媒体的批评监督报道回应不足,部分网民对政府舆情回应、政府信息披露提出质疑和不信任,不利于充分实现主流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柯晓 《东南传播》2021,(9):127-129
近年来,各种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抖音平台以规模庞大的日活跃用户基数吸引了不少地市级党报开设账号,成为地市级党报进行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本文以莆田市湄洲日报社(抖音号为"莆田新闻")为例,浅析地市级党报如何利用抖音平台促进信息传播,扩大自身影响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促进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面对这一新闻,国内有影响力的媒体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以及各地方媒体如陕西的《华商报》、山东的《齐鲁晚报》等均做了及时跟进的深度报道。北京"7·21"特大暴雨期间,笔者正在英国剑桥游学,通过网络,笔者对50多家媒体关于这次特大暴雨的报道进行了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