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张庆洁 《传媒》2012,(2):71-72
在媒介高度融合的全媒体传播时代,政府形象塑造作为常态的沟通与传播管理,使执政理念得以流通,让百姓在知情的前提下参与社会管理。本文从政府形象塑造出发,对危机事件下的舆论引导策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进行恰当的政府形象管理.在当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话语考察出发.探讨政府与媒体、公众的对话误区,分析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传播原则,进而提出政府形象塑型传播和矫型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华君 《现代传播》2013,35(5):69-72
网络媒体的时效性极易使得政府的负面舆论通过网络传播扩散,形成网络空间的政府舆情危机。危机给政府形象的传播、修复以及政府公信力的塑造等方面造成极大困境。政府形象修复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在于获得公众的认同与媒体的支持。新媒体时代政府应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建立系统的危机传播管理体系,才能使政府形象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实现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媒体协同在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共力量,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必须借助这一力量去实现。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媒生态,使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信息公开、透明与政府形象策划、包装,同时为媒体所期待并加以推动,成为政府在传媒时代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指的政府形象传播,是基于“政府行为+解释政府行为=政府形象传播”框架下的传播行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政府形象传播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政府形象传播内容的性质不同,将其分为常态传播和非常态传播;根据政府形象传播的表现形态或运作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塑形传播和矫形传播;根据政府形象传播对象的归属不同,将其分为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根据政府形象传播主体的不同,将其分为自己传播和他人传播。文章从以上几种政府形象传播的类型入手,分析了不同情况下政府形象传播的不同运作和把握。  相似文献   

6.
李佳敏 《今传媒》2020,28(1):48-53
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提升了社会的“媒介化”程度,危机传播对政府媒介形象具有现实的影响。本文以陕西奥凯电缆事件为例,运用案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从形象修复的角度剖析西安市政府和奥凯公司在危机传播中的应对策略,探讨人为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应采取何种媒介策略化解危机并进行形象修复。依据研究结果,为政府面对危机传播、修复媒介形象提出了四点相关建议,以期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强化媒介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控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文章结合现实,将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控制问题置于政府形象建设的视域中进行研究。在阐释了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控制与政府形象建设的关系基础上,指出了提升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控制能力的意义,进而从建立和完善信息机构管理制度、实现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控制中政府议程和新闻议程,增加信息传播控制系统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培养专业的危机信息传播控制人员队伍四个方面提出提升危机信息传播控制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传媒读库     
《新闻世界》2009,(8):199-199
《政府传播论》 【内容介绍】当今时代,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也对政府信息传播方式提出了新要求。那么,什么是政府传播?政府怎样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传播?政府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交往和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为基础,从信息公开、组织传播等角度对政府传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传播不仅是传播主流价值、改善政府形象、化解公共危机、扩大公民参与、保障社会监督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刚刚过去的2011年被研究机构誉为政务微博发展的元年,政务微博作为政府信息发布的新渠道,越来越为网民所接受,并在危机公关、形象传播和公众诉求受理等方面发挥了网上通道的作用. 网络微博工具的出现及其用户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传播结构正在发生的变化.从传统媒介环境下的单向传播,到基于互联网的双向传播,再到媒介融合背景下多维传播,人们信息交往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传播新技术面前,社会个体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发布权、接受权和公共传播权,从而使整个社会的交往行为和舆论发生机制产生了深刻变革.政府引导社会舆论的格局,先是从政府一方主导的单向宣传,转变为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进而发展到官员与民众个体之间的对话交流.从宣传到传播,再从传播到对话交流,反映出社会文明在技术推动下的一种进阶.  相似文献   

10.
政府形象传播中的媒体责任 在大众传播时代,政府形象传播必须通过媒体的信息承载和话语转译,才能到达受众那里.现代社会,媒体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技术工具平台,以信息载体的本真面貌出现,而且媒体还是一个社会组织、一种社会力量,能够对信息传播的内容加以选择,取合、控制,以代表媒体组织的立场和价值观,同时也将其利益诉求夹杂其中,使媒体营造的拟态社会现实更具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曹劲松 《当代传播》2008,(6):99-101
如何在媒体议程的被动状态下,通过新闻传播引导社会舆论、塑造政府的媒体形象,是政府新闻传播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在阐释新闻反馈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新闻反馈的主要内容,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政府新闻传播应当及时回应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12.
危机事件情境下政府形象传播的二维矩阵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社会的到来,人类社会发展得越快,不期而至的危机事件就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危机发生时,政府作为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公共服务机构,自然是化解和防范危机的主导力量,政府行为绩效成为关注焦点,政府形象也会经受巨大挑战。因此,此时的政府形象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政府形象传播的二维四象限矩阵模式的意义就在于,在瞬息万变的危机情境下,把复杂抽象的政府形象传播转化为具化直观的象限模型。通过调查,迅速找到政府目前形象传播区间,着手分析原因,及时调整指定政府形象传播措施,就会达到良好的实际效果,提高政府在受众中的认知度指标和美誉度指标。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5,(12):48-51
本文在对十年来我国政府形象传播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归纳了国内有关政府形象传播研究所涉及到的五个主要方面,分别是:政府形象传播的本质、要素及传播模型的研究、传播困境及对策的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地方政府和组织机构的形象传播研究以及其他视角下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本文对这五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简要的评述,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形象传播研究的若干问题和改进方向,藉此为政府形象传播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危机传播成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危机传播管理策略能够帮助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做好预案、树立政府形象、降低危机负面社会影响。本文以新媒体时代媒介特点为切入,重点讨论了危机传播管理机制的建立,对公共突发事件的信息监测、舆论疏导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今新兴媒介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为终端传播信息,成为一种强而有力的传播新锐的同时也蕴含着特殊的传播理念,这些特殊性势必为政府形象的传播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本文拟从媒介环境变化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具体问题做出分析,为政府形象的传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东阳 《青年记者》2016,(29):116-117
网络媒体普及的时代,是一个人人有麦克风的时代.空前膨胀的网络民意,人声鼎沸的虚拟空间,使网络媒体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成为民众打破传统媒体信息获取、发布及话语垄断的重要出口,也成为传播与讨论有关政府的各种信息与话题、维护与危及政府形象的舆论场.在社会转型期的环境下,审视网络媒体上有关政府形象危机管理的问题,从双重视域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已成为学界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形象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方面。文章以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为写作对象,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介绍了我国当前国家形象传播现状,接着分析了我国国家形象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公信力问题等等;最后分析了我国国家形象传播对策,从政府建设、政府发言人制度完善、加强媒体建设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政府形象传播的主体是政府。通常情况下,政府形象是通过媒体来传播,而政府既是传播者,又是把关人。也就是说,大众传播中,政府垄断了政府形象传播的信息资源,政府在政府形象传播中充当了信息生产、分配、传播的多重角色,使得大众传播中媒体失去传播的主动性。传统政府形象传播往往以“强势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政府理念、  相似文献   

19.
王祚 《新闻世界》2014,(6):214-216
国家领导人形象是政府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排队买包子"事件的相关传播活动是一次政府形象传播的创新尝试,信源、传播过程、传播效果都与以往显著不同。本文从"传播流"视角,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此事件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流"和"影响流"走向,梳理出政府形象传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载体,在传播中具有大众性、裂变形、透明性、即时性的优势,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平台的打造塑造政府形象。但同时微博传播又具有双面性,只有了解政府微博的特征和作用,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府微博管理的机制,打造政府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的形象,从而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