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荣 《青年记者》2016,(18):36-37
《南方周末》自1984年创刊,三十余年来成为理性、严肃的中国媒体的典型代表.从1997年开始刊登的新年献词特色鲜明,是《南方周末》精神的综合体现.本文着重从人格化视域对《南方周末》以及《南方周末》1997年至2015年的新年献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和当时很多综合性周报一样,<南方周末>也是从文化娱乐起步的,之后逐渐转向时政新闻.20年磨砺后,它已经形成新闻、文化、经济等几大板块的办报格局.最早<南方周末>是一份对开四版、发行量只有7000份的报纸.时至今日,<南方周末>已经成为了一个对开32版,发行量突破1300万份的大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方周末>开创了一个新闻周报的巅峰时代.作为一份成功的报纸它肯定会有很多的独到之处,在<南方周末宣言>中他们就归结出了"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现"这三个特点.本文从编排形式和内容特色上试析<南方周末>头版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19):17-28
自1996年以来,《南方周末》转型成为南中国一份主流的政经大报,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它深刻地嵌入在中国社会、中国新闻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本文以《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透过过去二十年新年献词的话语变迁,探讨《南方周末》与中国新闻界、中国社会呈现出何种变迁关系,《南方周末》在此过程中如何定位自身媒体角色和社会功能。第二个问题是,在社交媒体中,《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何被再次提起,不同的行动主体又为何对此进行集体记忆,其间又有何种社会意涵。研究发现:1.过去二十年中,《南方周末》经历了启蒙者、记录者/监督者和解释者等角色认知的变迁,总体上处于"混合型"的角色认知。另外,由于调查的式微,《南方周末》被迫转变为解释者角色。新年献词极力塑造《南方周末》的职业权威和合法性,但其所倡导的社会观念并非一以贯之,而是借助往年焦点事件所进行的一种"策略行为",是"事件驱动"而非"价值驱动"。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话语实践受到总体政经结构、地方宣传领导人更迭和职业选择等多重因素影响。2.在社交媒体上,微博用户总体建构了《南方周末》曾出现过"黄金时代"的集体记忆,也代表了中国新闻界的"光荣与梦想"。在论述"过去-现在"、"理想-实践"和"传统媒体-互联网冲击"三类关系的话语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在"江艺平退休"和"沈灏被抓"的焦点事件中,网民话语都指向职业模范的离场与"倒塌",映射《南方周末》光辉不再。但也有差异,"江艺平退休"指向新闻业的"时代结束","沈灏被抓"指向中国媒体"制度缺陷"。3.话语若从组织化空间进入公共空间,其周围的结构性条件和行动主体将发生位移,原本的话语也将赋予新的社会意涵。  相似文献   

4.
一《南方周末》是南方日报社主办的一份周末报。它1984年2月创刊,8年多的时间里,在南方日报社编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几经风雨,已成为一张有全国影响的综合性大型周报。《南方周末》的发行面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在北京、上海、成都、海口等地设立有分印点。特别是今年扩大为对开8版后,发行量上升很快,去年12月最后一期的发行量为471997份,今年5月则增加到630299份,短短5个月内,就上升  相似文献   

5.
李樵  魏曦 《新闻前哨》2011,(12):15-16
开局不凡声誉鹊起创刊不满一年,在湖北省内期发行量便稳居10万份,可谓开局不凡。《帅作文》周报是一份由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联办、《楚天都市报》倾力打造的语文教辅类周报,于2011年1月5日正式创刊,面向全国发行,著名作家王蒙和曹文轩担任顾问。面世以来,  相似文献   

6.
在《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中,多有关于新闻人自身新闻理想的描述.本文就是以1997年到2016年这21篇新年献词为例,从中分析《南方周末》新闻人的新闻理想是什么,有何变化.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南方周末》新闻人的新闻理想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新闻理想分别表现在为底层百姓代言、走向理性建设以及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英文《21世纪报》是由国内最大的英文报系中国日报社主办,面向中国广大英语读者,以报道国际时事、介绍世界风情、指导英语学习、提供留学信息为主的普及性英语周报。自1993年创刊以来,发行量持续大幅度增长,现已达到每期五十多万份,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英语时事报刊,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广大知识分子及涉外工作者中已享有  相似文献   

8.
方超  许洁 《今传媒》2016,(2):87-88
《南方周末》作为中国一份深具特色的新闻周报,不仅以负责任而见解独特的新闻报道为人称赞,其报纸本身刊载的广告也极具特色.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本文以2015年全年的《南方周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广告版面、广告类型等方面对2015年《南方周末》全年刊载的广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方仁 《传媒观察》2006,(3):9-11
《申江服务导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是一份融新闻性与服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周报。自1998年1月1日创刊以来,以全新的办报理念、独特的新闻视角、领先的服务意识,以及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印刷,在上海报业市场上迅速崛起,发行量从最初的7万份一路增长到40多万份,已成为上海周报的第一品牌,特别在年轻读者中深具亲和力和影响力。现在《申江服务导报》年销售收入1亿多元。实现利润是5000多万元,50名员工人均创利在100万以上,牢牢保持在上海周报市场第一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刘永俊 《传媒》2011,(4):71-72
作为一份教辅类报纸,《英语周报》从1983年创刊至今,发行量已达1600多万份。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该报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只是迎合了"全民英语热"。他们没有深层  相似文献   

11.
金莹洁 《新闻界》2003,(1):18-19
向熹曾任《南方周末》经济部和机动记者组记者、《南方周末》常务副总编,现任《南方周末》总编辑。在他的眼中,优秀的严肃报纸的理念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好记者?我们对他进行了专访。本次专访以电子邮件方式进行,感谢向熹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并作耐心解答。笔者:今天的《南方周末》是中国目前公信力最高、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和版数最多的综合类周报。您作为报社领导,在您眼中,《南》现在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它将去向何处?向熹:南方周末目前处在一个转型期,它将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严肃周报。我对中国未来报业市场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12.
龙臻 《传媒》2015,(20):55-56
1874年正式创刊的《读卖新闻》,至今仍位居日本乃至全球发行量前列.2015年1月,日本ABC协会发布权威统计数据,显示《读卖新闻》日发行早报数量为1001万份,比发行量排行第二、第三的《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分别高出了210万份、649万份.另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美国新闻媒体状态》报告显示,2014年美国日报和周报发行量下滑了3%,新闻杂志销售量也持续下滑.此外,报社线上和线下广告总量也下滑了4%.这些似乎正在印证"报纸消亡论",传统报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3.
温如慧 《报刊之友》2014,(9):155-156
新年献词不仅是表现报纸定位立场、价值理念、人文情怀的一个载体,同时也是其树立媒介个性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本文选取《南方周末》17篇新年献词(除去2013年新年献词)进行文本分析,探究其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并摸清其如何将报纸的立场定位、价值理念、人文情怀融入其中,增强报纸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大地震一发生,便成了各大媒体报道的重点。其中,《南方周末》的报道尤为精彩,将自己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坚持“正义、良知、爱心、理性”的宗旨,努力做一份以精神缘为纽带的严肃周报,与600万知识型读者一起记录时代进程。  相似文献   

15.
"那一瞬间":《新年献词》的时间与生活辩证法从1998年起,《南方周末》都会在年终特刊的第一版显著位置献上自己的新年献词,这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又是对新的一年的期许,其中许多语句脍炙人口,成为经典,这些语言充满感染力,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天悯人,时而富于理性与建设性。1999年的《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文中大量出现阳光、温暖、希望等字眼,让人们看见了一个温情  相似文献   

16.
王利明 《传媒》2006,(1):21-24
<新女报>是一张周报,并且是以女性读者为目标人群的细分市场的周报.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新女报>不是一张主流大报.但是,小报也能做出大市场.2001年12月13日<新女报>创刊当天,5.5万份报纸就销售一空,3个月发行量攀升到15万份,9个月实现赢利,两年半实现跨地域经营,3年实现跨媒体经营.如今<新女报>的发行量接近20万份,广告经营额突破3000万元,形成了两报一刊一网的战略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洋葱》(the onion),有人称它为通俗小报,有人称之为讽刺文学周刊,还有人说它是讽刺性新闻周刊。其实它就是一份能以新闻逗读者一笑的免费周报。它以独特的嘻笑怒骂方式吸引了大批忠实读者。《洋葱》报在美国10个城市发行,发行量达69万份,读者400多万。而且《洋葱》的读者样本让同行羡慕:64%的人年  相似文献   

18.
观点     
《视听界》2013,(1):7-7
有必要冷静思考《南方周末》事件2013年新年伊始,《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现多处低级错误.造成《南方周末》名誉受损.南方周末编辑记者通过微博抗议新年特刊被广东省委宣传部改动.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的声音,从而酿成一个公共事件。对此,《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三次发表社评称.“这是媒体管理模式遭到挑战的突出例子”,  相似文献   

19.
从《南方周末》的变革看中国时政新闻周报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辽粤 《新闻界》2006,(1):93-94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南方周末》在中国的存在现象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从文化周报起家,向社会时政周报转型,坚持高尚的文化品味,集聚有思想、有影响力的读者受众,南方周末记录着中国的时代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时代进程。因此,《南方周末》才可以在最自己的网站上堂  相似文献   

20.
熊静  曾勰 《新闻世界》2010,(9):69-70
《南方周末》作为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和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其在深度报道中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本文从研究是什么成就了《南方周末》公信力的角度,分析和探寻我国当代报刊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