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空气占据空间实验的改进装置由一只矿泉水瓶和3支弯头吸管制成。在矿泉水瓶盖上扎小于吸管直径的洞,插入两根弯头吸管,再用一小截吸管做成对嘴吹管即可。该装置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使用率高,能克服原有教材所推荐装置的不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雨后生彩虹”。是不是每次都这样呢?材料●塑料矿泉水瓶两个。●圆规一枝。●大头针一枚。实验1.用大头针在塑料瓶盖上扎大概50来个小洞。2.将塑料瓶灌满水,盖上扎了洞的瓶盖。3.你背对太阳,伸出双手握住瓶子,轻轻地挤压它。一股股水流从瓶盖小洞里喷出(你使它往上喷  相似文献   

3.
正为践行"三究四学"课堂,在学习九年级物理《浮力的应用》一节时,导学环节我们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利用一个矿泉水瓶和一个深色笔筒来探究浮沉条件。笔筒口用铜丝缠绕配重后开口向下浮于水面,水面上露出少许,放入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实验装置就做好了(课前准备),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军中爱迪生     
"一个点射,航模靶机就被击落了!"刘鑫右手捏的矿泉水瓶盖重重地打在左手举在眼前的矿泉水瓶上.  相似文献   

5.
学会谦让     
李楠 《江西教育》2012,(11):46-46
<正>有一次,我要上一节校级的科学学科公开课。由于要做实验,我事先让每个学生准备好吸管、矿泉水瓶、橡皮筋、纸杯。器材准备好后,都放在我这,由我保管。但有些学生迟迟没有交器材,我催了好几次,才陆陆续续有人补交器材。后来,我发现纸杯和吸管不够用。我就打算让同桌的两个学生共用。为了在公开课上起到好效果,我先在别的班试讲了一堂课,结果同桌的两个人在做实验时抢器材,互不相让,搞  相似文献   

6.
如果将你正在从事的事业比喻成一瓶矿泉水的话,你知道你的瓶盖上有多少个齿吗?如果将你正在从事的事业比喻成一瓶矿泉水的话,你知道你的瓶盖上有多少个齿吗?一个矿泉水瓶盖有几个齿?  相似文献   

7.
流淌的光     
它怎么就能传播光波信息呢?儿子,今天怎么这么安静?盯着电线发什么呆呀?老爸,我正纳闷呢!光线不是直线传播吗?可弯弯曲曲的光纤线怎么能传输光波信息呢?问得好!那我们就先来做个实验,让光线像流水一样倒出来。我们需要矿泉水瓶、报纸、手电筒、脸盆、橡皮泥、钉子和锤子。OK,老爸,实验用品已备齐。开干!先用钉子在矿泉水瓶的瓶盖上打一个大洞,在瓶底钉出一个小洞。用橡皮泥堵住两个洞,装入大半瓶水。然后打开手电筒,放在矿泉水瓶底部,使光线能钻过瓶子。再用报纸将瓶子和电筒卷好。然后拉上窗帘关掉灯!哎哟,好黑,你们爷俩又搞什么鬼呀?老妈…  相似文献   

8.
一、家庭小实验、小制作的意义 1.家庭小实验、小制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就对一些未知领域充满兴趣、求知欲强,尤其是对小实验、小制作兴趣最为浓厚,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看有关动手实验的节目,如中央一套少儿频道的《异想天开》、科技频道的《原来如此》栏目,但这些实验的参与者只能是部分犬城市的部分学生,如何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起来,只有靠家庭实验。一年级第一节自然课老师为了让学生对自然课有个感性的认识,做了一个喷泉实验:实验很简单,老师拿了一个盛半瓶凉水的饮料瓶,瓶口上插一个吸管,用开水从上面浇饮料瓶,水就会从吸管里喷出水来,像喷泉一样。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为的是进行有效的教学。日常生活中收集各种废旧饮料瓶,如可乐瓶、矿泉水瓶、牛奶罐、易拉罐等,如果恰当地用之于体育课堂,它将是一种廉价的体育器材。另外,饮料瓶这种器材适用于各种运动项目的教学,可以应用在多项练习中,方便取舍。一、在创编体操活动中的应用1".沙锤"操:"沙锤"的制作很简单,在废旧的饮料瓶里面装上砂石粒,盖紧瓶盖,摇晃起来发出沙、沙、沙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为的是进行有效的教学。日常生活中收集各种废旧饮料瓶,如可乐瓶、矿泉水瓶、牛奶罐、易拉罐等,如果恰当地用之于体育课堂,它将是一种廉价的体育器材。另外,饮料瓶这种器材适用于各种运动项目的教学,可以应用在多项练习中,方便取舍。一、在创编体操活动中的应用1".沙锤"操:"沙锤"的制作很简单,在废旧的饮料瓶里面装上砂石粒,盖紧瓶盖,摇晃起来发出沙、沙、沙  相似文献   

11.
目前废弃的矿泉水瓶(或各种饮料瓶)较多,本人在实验教学中利用它,既为教学带来了方便,又能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现介绍如下。a.矿泉水瓶用于化学实验的优点。①瓶口气密性特别好,贮气时间长;②瓶口标准,与7号橡皮塞恰好配套;③容积规格多,可根据实验需要任意选用;④质轻,便于携带;质软,可变形,还可根据需要进行裁剪、钻孔等;⑤不易受强酸强碱腐蚀;⑥来源广,易收集,用于学生实验效果佳。b.应用举例。①用于做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实验(或其它变压实验)。见图1。将少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倾入收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再盖紧瓶盖,…  相似文献   

12.
在讲三年级<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上课前我充分地为学生设计了新的实验,并准备了材料,材料有:水槽、红水、白纸、玻璃杯、无盖矿泉水瓶两个(其一瓶底底部周围有6个眼,另一个没有眼),气球、矿泉水瓶盖一个.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在"反冲运动、火箭"[1]一节中,介绍了演示反冲旋转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把弯管装在可旋转的盛水容器的下部。当水从弯管流出时,容器就旋转起来。我们用矿泉水瓶代替锥形容器制作的装置,实验效果非常明显。1制作器材高约22cm的矿泉水瓶1个,中性笔笔芯(或牛奶吸管)1根,细线1根,清水、胶带纸等。  相似文献   

14.
矿泉水瓶、可乐瓶等俯拾皆是,一般人都把它们当成废物随手扔掉,但在物理教学中,却是很好的实验材料,可以演示许多物理现象,验证许多物理规律。特别是在条件比较落后的边远地区学校。下面介绍它在物理实验中的几个应用实例。1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有的人在喝完矿泉水之后用力把空矿泉水瓶捏瘪,顺手一抛,再凌空一脚把瓶踢飞。殊不知,在这一捏、一抛、一踢之间却表现了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探究力和压强2.1演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把一个空矿泉水瓶放在一块海绵上,向瓶中逐渐加水,观察到海绵的形变逐渐…  相似文献   

15.
《科学启蒙》2010,(6):25-25
喝完的矿泉水瓶能用来干嘛?做花瓶还是做储物盒?现在告诉你一种新的矿泉水瓶再利用方式:以瓶盖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和空气"这一单元中的一课,教材有两部分探究内容,一是空气占据空间吗?二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对于空气占据空间探究,课本原来是这样设计的:在瓶子里装一些水,用几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在不倾倒瓶子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利用空气把水从瓶子中挤出来?因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也有一定难度,因此,我通过其他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概念. 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先在一个塑料瓶的瓶盖上打一个孔,安装上一根吸管,再在瓶中装满水,将瓶口密封好.如果用手挤压瓶子,水就会顺利地从吸管的顶部溢出;如果用手堵住吸管口,再挤压塑料瓶,这时吸管里的水面就不可能被挤压到管口.这是因为水面到管口有一段空间被空气所占据,使得水面不能上升.  相似文献   

17.
小猪笔插     
材料:圆形矿泉水瓶、小药瓶、扣子、毛线、铁丝、强力胶。制作过程: 1.将矿泉水瓶平放。在瓶体上方剪出若干个圆孔,圆孔大小以可插入铅笔为宜。在下方剪4个稍大的圆孔(图一)。 2.用强力胶在瓶盖上粘一粒扣子当猪鼻子,用4个小药瓶插在矿泉水瓶下方的4个圆孔内当猪脚(图二)。用2粒小黑扣分别粘在2粒稍大的白扣上,然后用强力胶固定在瓶体前方当猪眼睛(图三)。用途:在瓶身上方圆孔内插入各种笔成为笔插。  相似文献   

18.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户外运动。“户外夏令营”也成为了我们小朋友的乐园。那么,在野外恶劣的生活环境下,如何才能获得必需的干净饮用水呢?我们通过做以下实验,就可以知道一般的处理办法了。材料准备:大塑料可乐瓶1只、吸管1根、滤纸、木炭粉、细纱、沙砾、碎石、棉花、杯子、泥浆水、剪刀。实验步骤:1.用剪刀剪去塑料瓶底。2.在瓶盖上打孔,插入吸管。3.盖好瓶盖,将瓶子倒放。4.依次一层层放入棉花、碎石、沙砾、细纱、木炭粉,最后盖上滤纸。5.慢慢倒入泥浆水。哈哈!现在,你会发现,从瓶口吸管中流出的可不是脏兮兮的泥浆水,而是经过过滤后…  相似文献   

19.
矿泉水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实验在物理新课程中的要求越来越高,同学们更多的参与探究活动当中。我们除了要求利用物理实验器材完成实验之外,更鼓励大家充分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来进行实验,这也是对同学能力的训练。而矿泉水瓶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品,用它能做什么物理实验呢?1声音的产生用两个矿泉水瓶互相敲击,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在振动,说明了振动发声。2制作简易管乐器将8个相同的矿泉水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在瓶口依次吹气,发出的音调不同。说明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3声音传递能量将矿泉水瓶从中间剪开,靠瓶口一侧的剪开处…  相似文献   

20.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有一条:“要求学生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发展制定计划,会进行简单实验设计和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而矿泉水瓶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物品,在很多科学探究活动中都可应用到它,是手边一种很好的变废为宝的实验材料,充分利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