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3年6月召开的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是英美构建20世纪两种世界经济体系的转折点:英国力图借助美国的金融实力,通过与美国合作恢复由其主导的世界经济传统秩序;美国则希望让英国的领导作用随着旧的世界金融体系一齐垮台,自己“另起炉灶’,建立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新经济秩序。会议失败后美国即着手构建自己设计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2.
新闻背景在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之时,11月12日至13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21个成员国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举行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结束时发表了《檀香山宣言——迈向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及四个附件,标志着会议取得丰富成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内参》2005年11月17日的报道:本周三,美国企业协会和大学入学与成功协会共同召开了一次关于学生贷款和债务的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提高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学生贷款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从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我觉得首先需要一个定性。这次危机在本质上是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是对需求方过度消费能力、供给方过剩生产能力的总调整。自从1944年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斯顿森林召开货币金融会议签署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协定后,当今世界的货币发行权就掌握在了美国的手中。1971年之前美国对全世界来说,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确立的欧洲经济战略是:极力使欧洲保持和平与稳定,以利于美国进行经济扩张。美国在1933—1940年实行的安抚、绥靖、绥靖与遏制并存的对德政策即服务于这一欧洲经济战略。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前,美国奉行安抚政策,企图通过修正《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不公正对待来消除德国的不满情绪,进而维护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从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到9月的慕尼黑危机,美国奉行绥靖政策,企图以牺牲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小国的利益来换取欧洲和平的维持;慕尼黑会议之后,直到德国于1940年4月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之前,美国则实行绥靖与遏制并存政策,一方面继续表明自己可以接受以牺牲一些小国的利益来换取欧洲和平的维持,另一方面则试图阻止德国进一步的侵略扩张。  相似文献   

6.
天下     
《教育与职业》2007,(7):14-15
亚太继续教育及终身学习会议在香港成功举办;第十届国际教育会议在古巴召开;调查显示:美大批学生因经济原因放弃首选院校;调查显示:芬兰绝大部分高校学生都曾打工助学;美国经费紧张导致许多杰出科学人才纷纷外流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工程教育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SEE)组织、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2011年美国工程教育学会全球研讨会(Global Symposium)于2011年10月24~25日在上海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工程教育与全球经济”(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8.
1970年代后半期,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经历了由国际论坛向国际机制的转变,形成了日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基本框架.这主要是当代国际体系三个结构性变革推动的结果.经济相互依赖的增强导致国际国内政治界限的模糊,美国霸权相对衰落之后带来的"霸权后合作"问题,经济国际化对官僚制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在担忧经济下滑、上市公司业绩下降背景下,大盘表现较弱。周三A股及B股出现暴跌,虽周四大盘在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及美国联合五大央行救市利好下出现反弹,但周五反弹没能持续,出现弱势震荡走势,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由于本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要召开,11月的经济数据有可能显示经济下滑态势明显,市场主力资金普遍采取观望态度,等待经济会议有关政策为未来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静 《教师》2010,(19)
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其任期内提出三个报告,即关于政府信用的报告、关于建立美国银行的报告、关于发展美国制造业的报告,可被视为他经济思想的精髓.他的经济思想对美国的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也为美国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疏远、对立与妥协——1895至1922年的美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甲午战争到华盛顿会议,美日因追求不同的东亚国际格局而形成对立关系。美国力图维持东亚国际格局的均衡,日本则谋求在东亚建立区域性霸权体系。美国为维护和扩张其权益而遏制日本。美日关系经历了美国支持日本,相互合作,美日疏远、对立,并相互妥协的过程。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将日本暂时纳入美国主导的东亚均衡格局。  相似文献   

12.
欧克博奇会议在美国教育技术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绍了欧克博奇会议的历史背景,评述了欧克博奇会议的特色,探寻了欧克博奇会议主题与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联系。论文还特别提出一个思考的新视角和新概念——“学科智慧”,强调了专业责任感、使命感,倡议在中国重新点燃欧克博奇的圣火,创造信息时代的欧克博奇精神。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0月15日-16日,第六届国际研究生奖学金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美国“积极行动博士研究生”组织、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和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三方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中国23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院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8所美国一流高校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3—4日,第四届"生态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在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和美国近1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路径和策略,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中国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本专题选取在此次会议上作主题发言的、有代表性的3位美国学者的文章,经作者授权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裁军原则和美国参与的国联裁军活动是建立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之上的.美国在裁军运动中发挥的有限作用,使美国的裁军总原则不可能得到顺利贯彻,必然会遇到来自德法的抵制,而未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将在30年代的世界裁军会议上重现.这就决定了世界裁军会议必然无所结果的命运.美国在裁军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政治短视,最终使敌人坐大,削弱了自己.  相似文献   

16.
在英美尤其是英国推动下,1945年11月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晤,就原子能国际管制及三国核合作进行会谈。会议发表的《华盛顿宣言》,奠定了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成立基础,是原子能国际管制的重要一步;会议达成关于三国核合作的备忘录,因美英理解的不同导致执行时大打折扣。由于美国保持核技术优势,以及在谈判中缩短谈判时间、不设会议日程等策略,华盛顿会议最终的结果,更符合美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西进运动是美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与工业革命相伴而行的大规模的群众性的社会开发运动,它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推动了美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速了美国人口的流动和城市化进程,改变了美国农业发展的格局,加快了美国农业机械化步伐,而且加速了美国商业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为美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87年11月10日在美国城市大学召开了劳动者教育会议,与会者是美国工会的领导及教育学专家,本书汇编了在此次会议上发表的有关工人教育的论文。本书从劳动者再教育的制度、思想观念、教学法及个人因素四  相似文献   

19.
王静 《教师》2010,(22):122-123
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其任期内提出三个报告,即关于政府信用的报告、关于建立羡国银行的报告、关于发展美国制造业的报告.可被视为他经济思想的精髓他的经济思想对美国的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也为丧国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10月4日的一场美国高等教育领导者会议里,多位校长们和其他发言者一致同意,经济现状的困难、学费的上升和一群被数字化的新一代学生们,全都是学校需要用新方法来服务学生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