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说明文考查,选文以课外为主,内容紧跟时代步伐,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考查热点大多涉及环境保护、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开放性试题已占一席之  相似文献   

2.
[命题趋势] 议论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重要内容.上海、苏州、益阳等考区连续出现议论文阅读考查,所选议论文以立论文为主,个别考区出现驳论与立论相结合的选文.  相似文献   

3.
一、从选文的处理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常有教师面对着一篇篇内容、题材、体裁迥异的选文产生这样的教学困惑:这些文章到底应该怎样教?于是,不同教师对同一篇文章就有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以讲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为主;有的以分析文学形象为重点;有的侧重于写作方法指导;有的青睐于语文知识的教学,不一而足,五花八门。到底应该怎样认识语文内容教学的这种随意性呢?  相似文献   

4.
高考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无论阅读材料的选择还是试题的命制,都越来越趋于理性。从2006年高考17套语文试卷的“小阅读”看,社会科学类选文和自然科学类选文平分秋色。社科类文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特点简析兰州一中马琨一、试卷特点1。第Ⅰ卷和第Ⅱ卷分工明确。从知识内容看,第Ⅰ卷紧扣“双基”,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但也渗透了能力的考查;第Ⅱ卷以能力考查为主,但也注意了能力与基础知识的结合。从要求层次看,第Ⅰ卷基本上是了解和理解层次...  相似文献   

6.
王晓华 《初中生》2015,(9):42-44
考点透视 1.理解重点字词.包括通假字、重点实词和常见虚词.侧重考查相同字词在不同文章中意义与用法上的差异. 2.翻译重点句子.多在两文中各找一典型句子由考生用现代汉语写出该句的意思. 3.理解选文内容,并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如整体概括选文内容,或划定段落、句子概括内容,或比较选文内容的异同. 4.比较选文写作手法的异同.有的考查学生对选文写作特色的把握;有的考查两文写法上的异同,有的要求例谈文中的某种写法等.  相似文献   

7.
中外改革史是近年来中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从考查内容上看,命题点比较多,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为主;从能力要求上看,侧重考查理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点梳理】一、管仲改革1.时间:春秋时期。2.人物: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3.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4.作用:齐国国富兵强。  相似文献   

8.
“根据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重点。其实,在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中,也同样存在推断和想象问题。先看2006年辽宁卷选文。  相似文献   

9.
从2013年部分考区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情况来看,呈现这样几个特点:1.从选文看,论述类文章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文章选择以关注现实社会、关注文化传统、注重人文精神为主要原则,内容涉及文艺学、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各个方面,往往反映某一个领域的最新动向,展示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具有鲜明的新颖性和时代性。2.从考查内容看,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面相当广泛。《考试大纲》规定的两个能力层级(B理解;C分析综合)、六个能力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  相似文献   

10.
《中学文科》2004,(9):27-48
新大纲明确规定“能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围绕新大纲,近两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以考查理解文言词句为主,兼以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及欣赏能力。从取材看以课内篇目为主,近年有向课外发展的趋势。选取的课外材料主要是比较浅显的趣味性记叙文,还有部分哲理性短文。从考查的内容看更加注重能力考查。除对字词的考查外,更多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性考查,包括句意、段意、篇意以及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11.
2006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从总体上看,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历史学科内容的三大版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比例相当。考查的形式以专题为主,考查方向以能力立意,以问题为中心。试题从与历史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出发,设置新情境,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从内容看,试题侧重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考查,并结合我国社会的重点问题,充分体现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刘有斌 《中学文科》2007,(9):124-124
考查近几年来全国及各省市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从选文内容上看,官吏断案、官吏治政、良将战阵、名士结交、官吏沉浮类考的比较多。其中与上述内容相关,使用频率较高的实词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下面分类列举以上几类内容使用较多的实词的意义,以期能给广大考生一点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这部分试题最稳定,2000年仍然是变化最小的。从比重看,约占全卷的10%,分值8-15分之间。从考查重点看,一是默写古诗词或文言文的名句,二是理解文言词语和句意。从范围看,基本上在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篇目之内,因此选文“撞车”颇多,如《出师表》。从要求看,遵循大纲“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课文”的规定,少有超纲的试题。  相似文献   

14.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有以下特点:一、选文篇幅不长,内容相对完整;二、符合考纲要求,语言规范;三、选文内容上多为浅易中夹有艰深;四、选文尽可能联系学生学过的文言知识,并注重考查这些知识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从选文上看:①重整体性:一般选用具有一定篇幅的文段或把有密切联系的几段文字组合在一起做测试材料.②重文段容量与可考性:选文一般都包含丰富的语言信息和较多的,可考的知识与能力点.③重议论、说明性文体:选文多为文史、科技、应用类论说性文章,因为这类文章更能考查阅读理解方面的思维能力.其次也选用些散文、小说、戏剧的片断.④重课外文章:选文多出自课外,但在课内可以找到答题的依据和门径,从而体现课文不过是例子的思想.二.从测试目的上看:①重在考查能力:阅读题既考知识,又考能力,但突出考查的是理解、分析、概括、迁移、评价、阐释能力。②体现难度,用以加大考试的区分度.③精读与速读并重;非精读不能准确解答问题,不快读在规定时间内难以完成.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复习的重点与难点,要提高复习的效率,必须明确命题方式及备考思路,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地安排复习过程与内容。一、命题范围据新课标规定,现代文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整体的感知、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近年有淡化文体的趋势,考查的选文以文质兼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人文色彩的课外阅读材料为主。  相似文献   

17.
注重数学应用教育与考查,是当前我国数学教育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2009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看,数学应用问题的命题方向依然坚持:数学模型百花齐放、以随机性模型为主,背景结合现实、富有时代气息,题型稳定、难度适中、适度考查数学建模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九三年全国高考新科目组语文卷的试题该如何评价?毁誉不一,各有褒贬。但笔者认为:从选文到设题作整体观照,它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可概括为以下三点。其一,选文精当,比例合理。第一则选文“生物降解”是科技文,设三个小题,占8分:第二则选文是散文《青菜》,设五个小题,占20分。从选文内容、体裁来看,和92年高考保持一致,即用科技文考逻辑思维,用人文作品考形象思维:从选文篇幅看,较92年高考又有所压缩,两则选文总共不足千字,但设置点却很多,因此虽减少了阅读量却增加了思维量。可见选文是精当的。从配分比例看,科技文占8分,  相似文献   

19.
【考点指南】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文章,通过剖析事物来阐明事理、发表观点。《语文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近年来,议论文逐渐成为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从内容上看,选文以热点话题为主,大都是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面教育;从题型上看,以主观题为主,增加了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平时,考生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值、题量、题型、测试材料、考查内容以及命题角度等方面对2006年高考语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作全面分析,重点考查了此部分选文特点以及试题设计,从中归纳命题特征与趋势。选文上,社会科学类文章成为考查重点,取材上注重人文性和地域性,语言在严谨中不乏生动与形象。试题设计上,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仍是共同的命题立意,题目设置在兼顾各考点的基础上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同时,分省命题也凸现了不同的命题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