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女儿不见了     
张正 《家长》2007,(Z1)
双休日,我们带女儿去图书馆看书。在图书馆门口,女儿遇到了她班上的几个同学,他们也是来看书、借书的。女儿很快和他们打成了一片,钻进了少儿阅览室。妻子进了成人阅览室,我进了图书馆门口一家售书的小书屋,随便看看。大约过了一刻钟,妻子走进来问我:“女儿呢?”我说:“不是和你在图书馆里吗?”“我看见她出来了,我以为她来找你了。”妻子说。  相似文献   

2.
那天,我正在书房里看书,女儿缘缘手里拿着一份试卷,怯生生地走了进来,说:“爸爸,这是我的数学试卷,老师让家长帮助我一起订正。”  相似文献   

3.
有段时间,妻发现放在抽屉里的钱经常莫名其妙地“缩水”,她一口咬定是我这个“内贼”所为。因为,如果是外贼行窃,不可能几元几元地偷,肯定会一锅端了吧!弄得我叫冤不迭,又百口莫辩。后来,妻子在清理上小学的女儿的书包时,才为我洗清了“不白之冤”——女儿书包里有张与她的“收入”——每天的零花钱不相称的10元钞票。于是,妻子便断定这桩“失窃案”是女儿所为了。  相似文献   

4.
苹果的故事     
胡居成 《老年教育》2008,(11):30-30
女儿3岁那年,一天,妻子抱她上街,和水果店里的一位老同学说了一会儿话,离开时,却发现女儿两只小手抱着一个大苹果。妻问她苹果是哪里来的?她结结巴巴地说:“我、拿的……”“是阿姨给你的?”女儿摇摇头。妻明白了,是女儿自己在水果店里拿的。妻告诉女儿,没有得到水果店里阿姨的许可,水果是不能随便拿的。  相似文献   

5.
最爱和最恨     
正女儿贪玩,暑假将半时,才做了一点点暑假作业。妻子较为严厉地批评了她,女儿便对妻子生了气,拒绝和她说话。女儿的舅舅在旁边见此情景,没有跟着责备我的女儿,而是亲切地向她提问:"在炎热的天气里,你最恨什么?"女儿想了想答道:"毒日头。"舅舅又问:"那你最爱的是什么?"她笑着说:"甜甜的西瓜和幽幽的阴凉。"  相似文献   

6.
[译文]王翱有一个女儿,嫁给靠近首都地方的做什么官的什么人为妻。王翱的妻子很喜爱她的女儿,每次去迎接女儿,她的女婿坚决不让妻子走,并恼怒地告诉妻子说:“你的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里任职,你就可以早晚奉待母亲;况且调动我的官职,象摇摇树让叶子落下来那样轻而易举,可是为什么一定这么吝惜呢?”王翱的女儿  相似文献   

7.
有段时间,妻子发现放在抽屉里的钱经常莫名其妙地“缩水”,她一口咬定是我这个“内贼”所为。因为,如果是外贼行窃,不可能几元十元地偷,肯定会一锅端了吧。弄得我叫冤不迭,但又百口莫辩。后来,妻子在清理上小学的女儿的书包时,才为我洗清了“不白之冤”———女儿书包里有张与她的“收入”———每天零花钱不相称的10元钞票。于是,妻子便断定这桩“失窃案”是女儿所为了。我的“不白之冤”虽然洗清了,但我的心情却沉重起来。说实话,我宁可这钱给小偷偷走了,也不希望这事发生在独生女儿身上。小时偷针,大了偷金,任其发展下去还了得?于是,我第…  相似文献   

8.
第十七封信     
朵朵 《初中生》2014,(1):12-13
正妻子患病去世,给一岁半的女儿写了17封信。我隔段时间给女儿读一封,读到最后一封,女儿有了妈妈。【一】我的妻子爱珍是在冬天去世的。她患有白血病,只在医院里挨过了短短的三个星期。我送她回家过了最后一个元旦。她收拾屋子,整理衣物,指给我看放证券和身份证的  相似文献   

9.
有段时间,妻子发现放在房间抽屉里的钱经常莫名其妙地“缩水”,开始的时候她一口咬定是我这个“内贼”所为。因为,如果是外贼行窃,不可能几元十元地偷,肯定会一锅端了吧。弄得我叫冤不迭,但又百口莫辩。后来,妻子在一次偶尔清理上小学的女儿的书包时,才为我洗却了“不白之冤”——原来女儿书  相似文献   

10.
暑假里,女儿总是接到她的一个同学的电话,而且在电话里一讲就是老半天。我就笑着说:“谁这么有钱啊,可以让孩子经常这样煲电话粥。”女儿说:“我的这个同学家里是有钱,但我觉得正是因为她家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孩子,作为父母的溺爱和宠惯的多,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常要女儿吃点苦。妻子总说我的教育法真“残酷”,然而随着朋友、邻居、亲戚对女儿的赞扬声不绝于耳,妻子对我的做法也就默许了。女儿五岁之前,我什么事不大管,任其发展。到六岁时,我开始实施“残酷教育法”,不时要她吃点苦。烈日炎炎的夏天,家里买油盐酱醋我总要她一人到大约300米远的小店去买,她说怕热。几天后,我找到一个机会,带她到一建筑工地,看工人们顶着烈日在忙碌。此时,我告诉她,你到商店里买东西,再热也不过几分钟的路,而建筑工人却整天在烈日下,与他们相比你的热又能算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一天晚上,我参加师门聚会回来,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我略有醉意地打开家门,没想到,此时家里依然灯火通明,客厅和卧室都亮着灯。妻子坐在客厅里上网,女儿在卧室里。听到我的开门声,女儿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急切地喊着:"爸爸,你回来啦,我给你留着汤圆呢!"我应声到:"真的吗?哪来的汤圆?你怎么还没有睡呢?"妻子在旁插话说:"靓靓非要等你回来才睡觉,她要等你尝尝她做的汤  相似文献   

13.
女儿筱筱从小便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天赋,又生得一双纤纤小手,许多朋友都劝我要早点儿开发她的音乐潜能,让她学学乐器演奏。于是,我欣然送她去艺校学电子琴。学了两个多月,老师夸奖了好几次,说她比其他同学领悟得快。正当我和妻子满心欢喜时,女儿却突然说不想学了。原因是老师总叫她练习基本功,她厌倦了。我和妻子急了,一番软硬兼施,仍不见效果,眼看着刚买回的  相似文献   

14.
女儿的家规     
一个10岁的孩子竟给父母制定了一份家规,这的确有点不可思议,但此事千真万确,这个孩子不是别人,就是我女儿,她今年才上小学五年级。最近我经常上网,有时一上就是几个钟头。妻子看到我坐在电脑前一边悠然自得地“吞云吐雾”,一边优哉优哉地与网友闲聊,她心里意见可不小,便唠叨了起来,而且喋喋不休。这样一来,我们彼此有点不愉快。女儿向来是妻子的“同盟者”,晚饭时我叫女儿出来,女儿竟没有理我。我用眼神向妻子求助,于是妻子起身走进女儿的房间叫她。可女儿大声说:“你们先吃,我还有事没做完。”“什么事情这么重要?”我有点吃惊。女儿向来…  相似文献   

15.
女儿的故事     
我有一个女儿,一个调皮而又可爱的女孩子。记忆中的女儿似乎永远也不会长大,只是带给我的感觉是日渐的新奇和成熟,使人深感惊讶,看到女儿长大,我不但没有为自己的日渐衰老而悲哀,反而看到女儿日渐的鲜活而充满兴奋和快乐。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你可以陪我看会儿电视吗?”语气中充满渴望,女儿从来不对我提要求,即使有什么想法也都是找她爸爸讲,而她的父亲似乎也从来没有对女儿说“不”的习惯。可是女儿突然对我说出这个企求,使我颇有受宠若惊的感觉。电视里播送的正巧是一部关于小孩子学习的故事,屏幕上的母亲正在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否则就不可想象后果。”没想到,女儿突然说:“妈妈,这个人很像你嘞!”我此时方明白女儿为何要我陪她看电视,因为她想借电视中孩子的口说出她心里的想法,她嫌我啰嗦,又不敢直接说出来。女儿长大了,她竟然懂得说话婉转,我心里没有一点对女儿的懊恼,反而为女儿的长大而暗暗高兴,因为在这个社会里不学会说话艺术,吃亏的情况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出现了,而且其后果是防不胜防,即使到后来赶紧补救都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16.
女儿办家报     
有一次,女儿所在的班级参加学校里的黑板报大赛。因为女儿画画好,班主任老师叫女儿专门负责黑板报的美术构图。女儿从找资料到画草图,里外忙了整整一个星期,结果女儿获得最佳美术编辑奖。女儿获奖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我和妻子建议她在家编一份定期的“家报”,这样把女儿的画画付诸实践;另外,写写文章对她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再说,我家无论是编报纸的硬件还是软件都是绰绰有余的。我给报纸写稿已经十几年了,可对女儿编报进行适当指导,妻子是学电脑编程的,毫不费力地为女儿设计了一个专门适合编“家报”的程序。家里又有两台电脑和一台彩喷…  相似文献   

17.
女儿吃中药     
女儿君君最怕吃药,可小时偏偏老爱生病。记得女儿第一次吃中药是在3岁半。那天,当我把一小碗中药端到茶几上,苦涩的气味飘到女儿嘴边时,她吓得躲了起来。我把女儿抱出来,鼓励她说:“君君,别怕,喝下去你的病就会好的。”“不喝,不喝,苦死了。”女儿坚决不喝。妻子在一旁帮腔:“好喝,快喝吧,你已发烧咳嗽一星期了,再不喝会更严重的。”说着,妻子把药碗端起,送到女儿嘴边。女儿用手一推:“我不喝,我不喝。”她边说边挣扎着要逃跑。  相似文献   

18.
女儿的抽屉     
家是孩子最大的王国,家中的一切也应该属于孩子。然而,真正属于我孩子的并不是家中的一切而是那个不大的四方抽屉。16年前,女儿呱呱坠地后,便开始在属于她的王国里玩弄电动车、玩具狗、魔方、积木。为了使玩过后的玩具不至于满地堆放,妻子便为她准备了一个抽屉。于是,抽屉便成了妻子为女儿收容玩具的天地。女儿8岁那年,上了小学,妻子为她买了一大堆学习用品,为了使它们有一个可放之处,妻子便把抽屉里的玩具转放进了壁橱里,抽屉成了女儿专放学习用具的地方。妻子是个细心人,三天两头便要帮助女儿从抽屉中清理出一些不使用的东西。女儿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女儿叫安安     
女儿叫安安马红根一九九三年六月六日,我在上海住院治病的时候,女儿安安在苏北降生了。从此,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永远地刻在妻子的心中。但是,坚强的妻子没在有丈夫侍候的大肚子们面前掉泪,她说:“我的男人给宝宝起名叫安安!”离家前,我跟妻子说:“我身体不好,要...  相似文献   

20.
爸爸不知道     
董复 《家长》2006,(12)
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在教育电视台举办的小学生辩论赛高年级组中一举夺魁,妻自然是“女贵母荣”,硬逼着我请了一天假,陪她参加女儿的颁奖典礼。女儿是优秀的,她集中了我和妻子的长处——外表像妻,智商随我。看她在台上自如地跟故意刁难她的主持人兜圈子,我掩饰不住满脸的骄傲。女儿的能言善辩应归功于我(我们家和现在很多家庭的情况一样,是“严母慈父”型的家庭教育体制,妻子管教女儿是毫不含糊,我却愿意当“和事佬”)。女儿从小就特别淘气,每次闯了祸,总找我为她说情,同样“畏惧”她妈妈的我就跟她说你要自己想办法说服妈妈不打你。女儿也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