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数量相应的同类物体。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感知物体的轻重。 2.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2.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运算能力。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1~5的数字卡片3套,符号卡片(其中“ ”、“-”各1张,“=”2张)两套,数字骰子一个(数字为1~5),每个小组一套拼图材料(如图一、图二,其中图二被切割成10张同样大小的卡片,每张卡片背面一一写上分合题,如图三)。2.教师示范材料:与幼儿相  相似文献   

4.
一样多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感知“一样多”的概念。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脚的用途及其保护的方法。 2.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用语言准确表达感受的能力。 (二) 活动准备 1.创设由贝壳、软垫、瓷砖、塑料等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 2.颜料、泡沫板、抹布。 (三) 活动过程 1.引出问题、启发思者。  相似文献   

6.
认识上下     
活动目标 1、认识空间方位“上、下”。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感知空间方位。 3、能力评议:表达物体的上、下方位。  相似文献   

7.
我们基于幼儿的兴趣点,以大班幼儿为主导,开展皮影戏的探究活动,从"选择皮影戏幕布"到"搭建皮影戏台""决定表演内容""制作角色道具",再到"表演皮影戏",活动中幼儿各领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在本活动中,我们尊重幼儿的想法,支持幼儿的实践操作,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习得多方面的能力。一、活动目标1.感知不同材料的稳定性、透光性,光源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理解颜色和形状的对应关系。2.帮助幼儿学习将两种特征对应并整合。3.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活动准备1.教具:一张大的图片(国王的新衣),一张表格(小动物对应的形状和颜色指示图,其中的小动物可取放和替换),一张大的操作材料纸。2.学具:蜡笔,幼儿人手一张操作纸。  相似文献   

9.
物体膨胀     
设计意图幼儿活泼好动,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好奇心较强,常常会问一些如太阳为什么是圆的?爆米花是由什么变的?等等问题。针对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特设计这一科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膨胀的现象,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2.学会观察比较的方法。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所看到的现象,体验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1.课前组织幼儿把黄豆放在水中浸泡,在冰箱内放置瓶装水、鸡蛋和饮料。2.准备电炒锅、微波炉、黄豆、虾片、玉米若干、瘪的乒乓球、木耳、茶叶、透明容器等。活动过程1.用变魔术的…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大小不一的空瓶子,这本身就是一种轻松的学习活动。孩子们在收集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瓶子的大小、高矮以及数量的多少,在自然状态下感知数概念,同时还能培养孩子关注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以及良好的习惯。活动目标1.让幼儿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2.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操作游戏中感知理解数的守恒。 2.训练幼儿注意、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活动要求:1.通过涂色、“捉鱼”等活动,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2.激发幼儿学计算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活动能力。活动准备:1.用大积木围成的小鱼塘两个(图1)。2.幼儿每人一张涂色练习纸(图案相同,算术题排列可不同,但是组成鱼的部分得数必须是5,如图2)、一把剪刀,一张长条纸、一盒蜡笔、浆糊少许。  相似文献   

13.
目的:1.让幼儿积极、愉快地参加各项游园活动,通过动手操作了解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丰富有关科技活动的经验。2.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幼儿充分感受节日活动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风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操作、探索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2、让幼儿具体感知风,并让他们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  相似文献   

15.
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幼儿获得空气多少与物体沉浮关系的经验,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鱼与潜水艇之间的类比关系,激发幼儿利用类比法发明新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幼儿获得空气多少与物体沉浮关系的经验,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鱼与潜水艇之间的类比关系,激发幼儿利用类比法发明新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的: 1.通过在春夏秋冬四季对同一棵落叶树的写生,培养幼儿的观察写生能力和对大自然色彩的感知能力。 2.认识落叶树四季变化的规律,领悟大自然的循环变化,培养幼儿做事的恒心,形成初步的时空观念。 活动准备: 1.在幼儿园内或园舍附近选择一棵落叶  相似文献   

18.
影子传奇     
设计意图“影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们对“影子”十分好奇。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玩“踩影子”的游戏。为了让孩子们知道“影子”是怎样形成的,特设计了科学活动“影子传奇”。利用常见、易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动手试验操作,让幼儿多角度、创造性地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从而达到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感知、发现“影子”形成的条件及与光之间的关系,增加对操作活动和实验的兴趣。2.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及与同伴之间合作实验的兴趣。活动准备1.台灯、手电筒(可调节光…  相似文献   

19.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复习“小娃娃跌倒了”这首歌曲,培养幼儿轮说轮唱并注意相互倾听、协作的能力。 2.运用拍手和跺脚两个声部为歌曲伴奏,使幼儿感知节拍和节奏。  相似文献   

20.
李凤玲 《宁夏教育》2013,(12):29-30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幼儿不断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既能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又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