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提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把环境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来抓,要让广大青少年学生生发环境意识,了解环境知识,养成环保习惯,提升环境素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师生由于心理挫折而导致的心理问题量多面广,防碍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深入分析多元化的相互碰撞、负性事件的逆向影响、教育观念偏差、教育方法不当、家教观念陈旧、家庭变故等客观因素,以及中师生理想与现实的错位、能力与期望的矛盾、个性发展与制度约束的冲突等主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要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开展心理辅导,防治不良心理产生;教师要提高认识规范教育行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作好抗挫准备;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化解心理矛盾;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渲泄,维持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3.
要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必须提高人民的环境素质,最根本的是从教育抓起,特别是从幼儿、中小学生的教育抓起,使国民从小就受到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具有环境意识,具备环境技能,养成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相似文献   

4.
要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必须提高人民的环境素质,最根本的是从教育抓起,特别是从幼儿、中小学生的教育抓起,使国民从小就受到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具有环境意识,具备环境技能,养成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相似文献   

5.
杨建宁 《宁夏教育》2000,(11):47-48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指出:各级教育和有关部门都要重视环境教育,在中小学和幼儿园中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教给学生各项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寓环境教育于中小学教育之中,让学生学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党中央之所以要求抓中小学生环境教育,这是因为:第一,进行环境教育是为中小学生将来肩负起历史责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教学心理环境。众所周知,人的身体运动与心理活动是紧密相联的,在体育教学中要严格划清“身体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界了是不易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心理环境,影响师生的认知活动的广度、深度和对信息加工的水平以及情感体验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教与学的效率。因此,创设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必须以教学活动中师生认知和情感活动的需要为基点。不同的体育教学环境,师生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不同,其所依赖的心理背景和空间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一项义不容知音的责任和义务,农业中专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的环境形势下更应注重学生的环境意识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强农业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广西教育》2006,(9B):11-11
日本的环境教育要求教师对环境和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意识,自主开发环境教育教材,加强指导方法,提高指导能力,要求教师间互相协作,反复讨论,达成共识。教材开发是环境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起主导体作用。在环境教育中教师要结合所在地区环境的实际情况,从具体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挖掘环境教育教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环境,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适当地安排能让学生对环境问题综合思考、判断,能进行高明的选择和决策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的能力与态度。  相似文献   

9.
要解决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必须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最根本的是从教育抓起,特别是从幼儿、中小学生的教育抓起,使国民从小就受到环境科学的教育,具有环境意识,具备环保技能,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意识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主要靠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从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危机着手,提出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要提高人们的素质关键在于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必须重视环境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论环境伦理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教育包括环境专业教育和环境社会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由环境科学教育,环境法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等内容构成。要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与热情,养成公众对环境科学与环境法之尊重精神,就要重视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环境伦理教育应围绕培养公众的自然价值观、自然权利观和自然道德观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中学历史教学与环境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在研究人类历史的同时,应该加强对自然环境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历史活动课程,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3.
王雪梅 《今日教育》2007,(10S):50-50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增强国民的环境意识.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我国为此作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决策。“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普及环境知识.努力提高年轻一代的环境意识。”中学生的环境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师院校应制订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教学大纲,教师则应挖掘环境教育内容,利用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环境道德观念,以使全国公民自觉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易》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多处涉及教育思想,其中学校教育思想以《蒙》卦叙述最为详细,对教育的作用、教育中师生的地位和关系、教师的要求以及教育环境的营造都有很精辟的论述,虽然言辞比较简单,但是却符合教育规律,对今天的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的环境恶化,已经危及到人类的健康与发展。所以全民都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遏制环境恶化。思想品德课教师重任在肩,要把教育初中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国忧民的使命感作为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教育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环保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制定明确的环境保护教学目标,深挖课本中环境保护的知识点,找出思想品德与环境保护的最佳切合点,采用正确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李钊珍 《广西教育》2007,(10B):16-16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地理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地理教师负有相当重要的责任。学校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环境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8.
张建军 《现代教育》2003,(10):55-55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教育部门在环境教育工作中无疑要起主导作用,做为一名中等师范学校的生物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又是未来的小学教师或幼儿教师,就更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的根本好转做出应有的贡献,给后代留一个洁净的地球.  相似文献   

19.
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环境教育关系到环境质量,也关系到人口素质,更与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教育和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实为人类当今的重要课题。学生中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环保思想。重视环境保护。意义深远。本文分析当前我国环境教育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职教师环境教育初探李爱贞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在我国已正式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对全民进行持续有效的环境教育,尤其对中、小学生及青少年的环境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对在职教师进行继续环境教育则是这一基本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