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年年高考,作文总是新闻不断的。今年高考关于作文有这样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一位江苏考生写的作文《怀想天空》,第一个阅卷老师给了36分,第二个阅卷老师给了42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阅卷老师,第三位老师判给39分。综合三次  相似文献   

2.
《怀想天空》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满分为60分);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39分."背靠背"的电脑阅卷降低了"串分"的可能性.这表明3位老师对它的评价相差不远.  相似文献   

3.
钟青 《课外阅读》2007,(10):44-45
这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第三位老师判39分。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怀想天空》。反复读了三遍,何永康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从阅卷程序上看,这属于"终审",比最早的评价高了18分。  相似文献   

4.
年年高考,对于作文来说总是新闻不断的。今年高考关于作文有这样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一位江苏考生写的作文《怀想天空》,第一个阅卷老师给了36分,第二个老师给了42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给39分。综合三次成绩,这篇作文被终判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育》2007,(8):32-32
这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第三位老师判39分。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怀想天空》。反复读了3遍,何永康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从阅卷程序上看,这属于"终审",比原先的评价高了17分。  相似文献   

6.
被“打捞”出的优秀作文终审评价提升了17分 这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 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高考作文满分60分);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了第三们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给它39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视点一:阅卷流程公平、公正 在电脑自动操作下,每一份试卷都通过随机选取至少两位阅卷老师进行审阅,要求阅卷老师按阅卷小组给出的评分标准进行给分,只有当两位阅卷老师所给分相差不超过规定的误差范围时,才会通过。如果两位老师评分结果相差较多,不符合要求,会随机再选一位阅卷老师进行再评,如果所给的分数仍达不到标准,则最后由学科阅...  相似文献   

8.
标题信息     
上海市部分区县的期末考试出现新动向,纷纷试行“网上阅卷”,“拷贝”中高考的评卷模式。例如,语文作文采取“一卷两阅”,若两位阅卷老师给作文的评分相差较大,那么还需要进行“三判”。如果两位老师给的分数差是在4分以内,那系统就将自动算出平均分作为该学生的作文成绩。如果评分差超过4分,那就成为‘问题卷’,交由第三位老师仲裁。总负责人还可以随时对批改情况进行“进度监控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9.
一、高考作文要坚持正确的个性 在2008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中,有一位考生用网上发帖的形式写了一篇作文,评卷老师给这篇作文判了15分.无独有偶,在2009年的高考作文中,四川省的一位考生用甲骨文写了一篇作文,结果也得了个很低的分数.这两位考生的作文及阅卷老师的给分,引起了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这样的作文是不是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10.
@@据多个省市调查,近五年来,二等作文卷占75%~80%,一等占8%~10%,满分作文凤毛麟角,35分以下的三四等不到20%。作文分数差不多可以拿40分上下。@@@@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阅卷老师追求“保险”,阅卷标准一般规定同一份作文需2~3人评阅,彼此给分差异若超过5分,就需重新评阅。但判作文很辛苦,工作量相当大,又必须在7天之内判完。阅卷人看一篇800~1000字的作文,时间只有1~2分钟,甚至只有几十秒。如果两位阅卷人打分相差6分以上,就必须由第三个人来判,阅卷进度就拖延了。于是,阅卷人就会彼此求同“趋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给二等,即40分。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     
写自己的生活,别让屈原不停地投江。在今年江苏省的高考语文阅卷中,一篇作文先后被三名阅卷老师给了36分、42分和38分。后来,负责语文阅卷组的何永康教授把该文仔细看了三遍,最后给了一个高分:53分!接近满分  相似文献   

12.
第一位老师给36分,第二位老师给42分,第三位老师给38分,电脑判定37分——到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南师大何永康教授手中,一下变成53分。(7  相似文献   

13.
严丽荣 《湖南教育》2007,(10):25-26
今年高考阅卷期间,江苏省一位考生的作文《怀想天空》在不同评卷老师的手中,其分数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一评给了36分,刚及格(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二评给了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三评又判为39分;到了复查阶段,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  相似文献   

14.
被"打捞"出的优秀作文终审评价提升17分这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写好开头尤为重要。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文章开头写得好,一下子就能把阅卷老师吸引住,从而能大大刺激阅卷老师的给分欲望。而且,一个好的开头,也给全篇文章定下基调和主旨,下面的正文就好写多了。那么,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的开头,才能达到"大大刺激阅卷老师的给分欲望"的效果呢?好的开头,当如"凤头",精巧而优美,引人入胜。当然,文无定法,文章开头的技法很多,本文着重谈谈以环境描写开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程立海  许织云 《班主任》2007,(11):20-22
高考作文历来备受关注,今年不仅被关注且引起讨论,讨论是由两篇作文——《怀想天空》《必须跨过这道坎》在阅卷过程中几位教师给分的分歧而引发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江苏省的《怀想天空》一文,第一位阅卷老师给了36的及格分(满分为60  相似文献   

17.
徐德同 《新高考》2011,(9):26-28
2011年高考过去了,笔者参加了这几年的高考阅卷,感触、体会颇多,写成以下文字,供同学们在备战2012年高考的过程中参考.一、高考阅卷给分的两条原则高考阅卷有很严格的给分要求,一般在阅卷前一天所有阅卷的老师都必须参加阅卷工作培训,一是研究试题,二是学习评分要求.结合阅卷体会,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条给分原则.  相似文献   

18.
《怀想天空》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满分为60分);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  相似文献   

19.
说法·数字     
《师道》2014,(7):111-111
通篇空白,只在标题上写了四个字“跪求零分”。 ——江苏一位高考阅卷老师表示,今年江苏的高考出现了“跪求零分”的作文.但因为他写了题目,还是会给分,最终,这位考生得了1分  相似文献   

20.
一、高考作文要坚持正确的个性 在2008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中,有一位考生用网上发帖的形式写了一篇作文,评卷老师给这篇作文判了15分。无独有偶,在2009年的高考作文中,四川省的一位考生用甲骨文写了一篇作文,结果也得了个很低的分数。这两位考生的作文及阅卷老师的给分,引起了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这样的作文是不是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