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是向规模化与集约化的形式发展,由于大量有机化肥的使用,使土壤中有机养分逐渐降低,因此以新疆瘠薄土壤为研究方向,通过实验方式制备生物有机肥料为该地区果蔬种植提供最佳土壤养分条件。首先,以花生饼和菜籽饼为主要原料,以醛渣、酒糟、鸡蛋壳及菌种为辅料发酵成为基质微生物复合有机肥料,利用重铬酸钾测定上述有机肥料的有机质含量,并采用凯氏定氮仪、碱熔-钼镝抗比色法及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方法检测各肥料中的全氮磷钾等元素含量;然后,在实验区域种植番茄后并施加花生饼肥料、菜籽饼肥料及有机化肥,结果显示施肥后土壤中的有机生物质、土壤酶活性及其他性质酶活性等养分明显增加,且该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低于化肥施肥果实。  相似文献   

2.
栽植到土壤的苗木成活,与苗木本身质量密切相关,即与苗木本身所贮存的养分能否保证根扎入土壤中进行生长并吸收水分和养分有关。苗木根系能否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既取决于苗木被栽植到造林地所处的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由于南北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也就有很大的差别,北方地区引起南方树种进行栽培,面临着气候与水分的树苗成活技术要求,本文对北方地区引进南方果树的苗木全封闭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土壤是微生物生存的圣地,因为土壤中具备各种营养条件、空气和水分,所以土壤内微生物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尤其是耕作土壤中含有各种动植物残体及人工施入的大量有机肥料,有机质特别丰富,就更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了。据估计,1克肥沃的表土内所含细菌数可高达1亿个。  相似文献   

4.
生物的生长离不开光、温度、水及土壤,如何利用好这些条件对生物的生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就如何运用好光、温度、水及土壤进行浅议。  相似文献   

5.
山地整地与造林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林口林区山地造林地采取雨前整地,改善土壤小气候状况,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造林苗木根系生长空间以及间接影响土壤养分状况和加强造林地的空气对流等,进而达到提高林口林区山地针叶树的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  相似文献   

6.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鉴于目前我区耕地质量、耕地类型。依据2007年测土配方项目土壤取样调查成果,特别是近期耕地质量评价的调查结果,我区耕地面临着长期施用化肥所造成的土壤污染、生物生长限制因素增加、土地质量下降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耕地质量提升综合技术推广就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结合西藏实际情况,分步骤、分地域地实施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绿肥种植、水肥一体化等有效的技术措施,改良土壤,协调土壤与肥料的矛盾,协调肥料与燃料的矛盾、协调肥料与饲料的矛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达到2020年化肥零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利用复合微生物菌群,对埋入温室内的秸秆进行发酵分解,产生热量、二氧化碳、抗病孢子、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对茄子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始花期、始收期提早,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设施蔬菜生产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基质、苗龄型、接种时间及长短、施菌量等各项因子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个菌种在不同基质上均能形成菌根,而有利的土壤基质更能促进菌根的形成和苗木的生长;苗龄不同,菌根的感染率不同。最佳的接种时间应在苗木长出第一级侧根时进行,在播种时接种亦可;适宜的施菌量为250g/m^2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在高原设施温室中生物炭的施入对土壤的温度、含水率、pH值以及对设施园艺作物生长的影响,该试验选择了以玉米秸秆、花生壳和水稻秸秆等为原料的3种生物炭制品,同时以施入羊粪、复合肥以及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CK)。分别在辣椒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温室土壤的温度,但对温室土壤含水量和pH值的影响不明显,而生物炭施入对温室辣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显著。适宜在设施温室中进行生物炭推广,以改变土壤性质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生产中,人們都知道氮、磷、鉀三种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三要素”,其中又以氮素为最重要。可是,氮素在土壤中却偏偏又是最为缺乏的,以致成为限制农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土壤氮素肥力就成为农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提高土壤氮素肥力有許多途徑,如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