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询问:"老师,您今天教的,我孩子都学会了吗?""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本领?"却很少听到家长问:"老师,我孩子在幼儿园能和小朋友一起愉快做游戏吗?""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跟小朋友玩得开心吗?"由此可见,"应试教育"仍然在年轻父母的心中留有烙印,  相似文献   

2.
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 ,交钱上幼儿园 ,是为了让孩子多学点知识 ,幼儿园不能成天让孩子玩。家长们的担忧有其自身的道理 ,希望孩子能从小打好基础 ,长大了更好地立足于社会。那幼儿园为什么要让孩子玩呢?游戏究竟能带给孩子什么呢?笔者认为 ,要让幼小的孩子具有综合的素质 ,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 ,游戏应该是最好的途径。一、游戏能让孩子享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每个正常的孩子都需要游戏 ,这不仅仅是因为游戏满足了孩子好动、好奇、好模仿的特点 ,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需求 ,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游戏还能给孩…  相似文献   

3.
去幼儿园做家长培训时,总会遇到家长问:"我的儿子怎么那么贪玩呀?他总是坐不住,一点也不爱学习."抑或是:"这间幼儿园让孩子花在玩上的时间太多了,教东西太少了,孩子上小学恐怕会跟不上的."那么,儿童该不该玩?玩对儿童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4.
正父母必读育儿传媒已在"养育科学研究院"公众号设置专栏进行宣传,也将陆续发布讲座的相关内容和活动排期。专家精彩观点:杨欣宇:通过"造飞机""角色扮演我来做妈妈""画自己""妈妈/宝宝我想对你说"等亲子活动游戏,让家长和孩子用彼此的视角看问题,让家长明白信任孩子很重要,孩子需要的是"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同时,也让孩子理解家长们的不易。李洁:带领着门头沟区第一幼儿园西园小班的孩子和家长们从做手指游戏开始,希望通过游戏的方式,促进亲子之间的相互关心和了解。  相似文献   

5.
我的儿子进入幼儿园小班后,逐渐对大人玩扑克牌发生了兴趣。我认为,与其让孩子跟着别人去学玩牌,倒不如有目的地由我们家长教他一点玩牌方法,既可在“玩”中让孩子提高计算能力,又能活跃家庭气氛。我和爱人、孩子一起玩了以下一些游戏: 一、认数字我们把A当1,让孩子辨认从1到10十个数字,每种花色都会辨认,再教孩子数数和认  相似文献   

6.
常卫跃 《家教世界》2014,(22):47-48
正我们都知道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地玩、有效地学?目前,游戏活动已成为我园常态化的活动,然而,之前不少家长并不了解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在推进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家长也经历了从疑惑到认同的过程。有这样一件事至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进步,家长们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的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幼儿时期是一个孩子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黄金时期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现代化改革下,幼儿园越来越趋向于游戏化教学方式,以此来促进幼儿园儿童学习的效率和满足孩子玩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  相似文献   

8.
高尔基说:"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世界。"然而目前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孩子拥有许多玩具、玩电子游戏,让孩子们失去了童年游戏的乐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下,幼儿园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和智力的开发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当孩子在游戏中遭遇挫折,不愿意继续尝试时,如何跟孩子沟通,鼓励他继续探索呢?幼儿园老师通过具体的案例为爸爸妈妈提供了和孩子沟通的实操方法。叶子向我提议:"老师,咱们好久没玩抢椅子游戏啦,今天玩这个游戏吧!"其他小朋友也说:"我也想玩。"于是几个孩子把椅子搬到了中间,抢椅子游戏开始啦!  相似文献   

10.
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当今社会上最累的人不是白领,不是蓝领,而是孩子!玩本是孩子的天性,可是,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玩了。邻居家的圆圆刚满3岁,从幼儿园回到家,妈妈教她画画儿,爸爸让她写字,她想玩,根本没门儿。同事老马的孙子今年4岁,星期六奶奶陪着他去学电子琴,星期日爷爷陪着他去学英语,他想玩,根本没时间。孩子玩的时间被占用了,孩子玩的权利被剥夺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小画家、小翻译家……而我却和这些家长的想法相反,我要把孙儿培养成“小玩家”。孙儿3个月时,我在他手里放个小铃铛,让他摇着玩;孙儿1岁时,我在他的房…  相似文献   

11.
正快门按下,几十张天真的笑脸在记忆中定格,又到了分手的季节。每逢此时,感怀、难舍、伤感,千丝万缕,内心深处的情愫总是难以言说。面对即将离园以及新入园的幼儿,我们该给予孩子些什么?在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后,我终于找到了方向。一、在游戏中成长,让欢乐无处不在去年秋季开学前,有一位家长在来园参观时问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孩子都有哪些游戏活动空间",经过介绍后,该家长放心地将孩子交到我手中。而家长的提问引起了新来清洁工的兴趣,他以近乎嘲笑的口吻说:"送孩子到幼儿园,居然先问孩子玩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与意图玩圈是幼儿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通过观察发现小班的幼儿也爱玩圈,可是由于经验不足不会玩。为了让幼儿掌握玩圈的技巧,并能探索多种玩圈的方法,我设计了《圈圈乐》这个活动。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亲子活动以幼儿跟家长的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当看到孩子玩的玩具坏了时,有的家长急忙去帮他修理,可他却不高兴了;当看到孩子玩"无聊"的游戏时,有的家长立刻让他玩家长设计的游戏,可他却不愿意配合;当孩子正专注于某个游戏时,有的家长给他递过去一杯饮料,可他却不领情……有时候,家长认为自己非常认真地陪孩子玩游戏,可孩子却不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年轻的父母为此烦恼不已!  相似文献   

14.
每次送接小外孙进出幼儿园的大楼,他都不肯直接进教室或回家,而是蹦跳着扑向院墙边的几部游戏设备,爬滑杆,坐晃船……玩得不亦乐乎。我发现其他幼儿也是这样,有时家长再三催促,孩子才不大情愿地离开。由此我感到,在幼儿园正常的作息时间里,让幼儿多玩玩,特别在室外玩个够,玩痛快,该多好呀!  相似文献   

15.
李丽 《山东教育》2012,(Z6):124
"木头人"是幼儿园孩子经常玩的一种游戏,它简单、随意,只要有场地,室内外都可以玩。一次,我带着孩子玩"木头人"的游戏,当说到"不许说话不许动"时,孩子们摆出自己喜欢的"木头人"造型,等待老师"拍照"。当所有的孩子都一动不动时,我发现有一位孩子两手举高,踮着脚尖哆哆嗦嗦地站立着。我连忙问:"你的造型很特别,能告诉我你摆的是什么吗?"孩子说:"上次我去动物园,看  相似文献   

16.
去幼儿园做家长培训时,总会遇到家长问:“我的儿子怎么那么贪玩呀?他总是坐不住,一点也不爱学习。”抑或是:“这间幼儿园让孩子花在玩上的时间太多了,教  相似文献   

17.
赵复骧 《早期教育》2000,(10):20-20
每次送接小外孙进出幼儿园的大楼,他都不肯直接进教室或回家,而是蹦跳着扑向院墙边的几部游戏设备,爬滑杆,坐晃船……玩得不亦乐乎.我发现其他幼儿也是这样,有时家长再三催促,孩子才不大情愿地离开.由此我感到,在幼儿园正常的作息时间里,让幼儿多玩玩,特别在室外玩个够,玩痛快,该多好呀!  相似文献   

18.
正民间游戏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浓厚的趣味性。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游戏活动,也为了传承我国的民间游戏,同时遵循《纲要》精神和《指南》要求"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要大力开展游戏活动",我充分调动家长,广泛收集家长及其长辈们儿时玩过的游戏,并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和运动发展水平,筛选了多种适合孩子们玩的民间游戏。在与孩子们一起玩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贴膏药"游戏兴趣浓厚,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作为家长,我们经常要想办法把孩子和电脑隔离开来,因为总觉得他们打开电脑就是在"玩",一玩就忘了学习。看了编程教育的文章,我才发现,关键是要找对让孩子"玩"电脑的方法。如果不是被动地玩别人编出来的游戏,而是自己主动地想办法编一个好玩的游戏,那不就是在"学习"吗?  相似文献   

20.
陈萍 《学前教育》2023,(21):56-59
<正>我园是一所有着70年历史的省级一类幼儿园,为了让更多乡镇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位于淮河北岸、城市近郊的淮上分园开园了。由于我园有着良好的家长口碑和师资优势,一开园就受到周边家长的欢迎。可是一段时间后,老师们反映很多家长要求幼儿园教拼音和写字,甚至有家长直接到园长室责备园长:“别的幼儿园小班认字、中班写字、大班学拼音,你们幼儿园天天玩,孩子上小学怎么跟得上?”到了大班,还有部分家长陆续将孩子转走,进行所谓的“幼小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