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由于在统计时间、范围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别,同一社会统计指标往往会有不同的统计数字。反映到统计资料上,则通过不同的资料来源,检索到的统计数字会有所差别。以北京市1987年社会总产值为例,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北京市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中为580亿元;在《中国经济年鉴》和《中国百科年鉴》中为623.8亿元;在《中国统计年鉴》、《北京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中为625.9亿元。对这同一个指标,有3个检索结果,且数字相差数亿至数十亿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检索过程中应当如何选择统计资料?这样的问题目前多数文献检索教材还没有涉及。本文试图通过对统计公报、《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百科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这几种有代表性的常用统计工具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2.
刘淑波 《中国索引》2007,5(1):18-21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年鉴都没有索引,在已有索引的年鉴中,编制上也未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对年鉴索引重要性认识不足、编纂者的水平以及出版时间和经费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是年鉴索引现状的主要成因。要确保年鉴索引的规范性、标准性,充分发挥年鉴作用,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年鉴索引重要性的认识,培训年鉴编纂人员,加强年鉴索引编制规范化建设,并提供索引编纂的时间和费用等条件。  相似文献   

3.
话说年鉴     
陈志光 《档案时空》2003,(10):39-39
年鉴是系统编纂一个地方或单位一年内重要文献信息的资料工具书。是辑录市情、交流经验、发布政令、展示形象留存史料的重要载体。它以丰富翔实的档案资料,按年度及时、全面、客观地记载各地、各战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和面临的新情况。是各级部门领导决策进行市场开发、信息咨询、史料研究的重要参考工具。年鉴起源于16世纪英、美、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年鉴是美国1868年创刊的《世界年鉴》。我国最古老的年鉴形式是历书。1924年,由阮湘等编篡、商务印刷馆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国人编篡的年鉴《中国…  相似文献   

4.
全国年鉴编纂经验交流会于1984年3月28日至4月1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各地的49家年鉴编纂单位的八十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分组交流了经验和情况。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自然科学年鉴、广州经济年鉴等编纂单位在大会上介绍了编纂经验。代表们还听取了有关年鉴的性质和作用、年鉴编纂工艺、年鉴编纂总体设计、年鉴史等专题学术报告。上海市社联、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的负责人夏征农、龚心瀚、罗竹风、宋军等同志出席了大会的开幕  相似文献   

5.
1998年4月18日,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8周年的日子里,中国年鉴研究会年鉴展示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浦东新区党校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贾树枚,浦东新区领导同志、中国年鉴研究会负责同志等15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据悉,目前年鉴展示中心已经搜集了近2000册年鉴,包括28个省市年鉴,港、澳、台年鉴和建国前的珍本及部分海外年鉴,还有年鉴著作、论文、图片等资料。该展示中心向全国年鉴界及社会各界常年开放,义务服务。在揭牌仪式之后,展示中心的技术人员演示了上因特网(国际互联网)全国各地年鉴信息。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年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成书于14世纪40年代的《宋史·艺文志》中就有《年鉴》一卷,可惜已经失传.年鉴大体可分综合性年鉴和专业性年鉴两类,前者如百科年鉴、统计年鉴等,后者如经济年鉴、文艺年鉴、出版年鉴等.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年鉴》,之后还有《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电影年鉴》等出版.  相似文献   

7.
《中国百科年鉴》是新中国第一本大型综合性年鉴,它创刊于三中全会之后的1980年,以后每年出版一本,到现在已出版1980、1981、1982三本。它系统地、全面地记录和反映了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对世界各国政洽、经济、科学文化等情况也作了反映。《年鉴》在内容上是由“概况”、“百科”、“附录”  相似文献   

8.
有关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报纸形态的权威数据见于1988年的《中国新闻年鉴》(以下简称《年鉴》)。1这期年鉴用9页的篇幅详述了1950年全国报纸数量、性质、分布区域、刊期、开张等具体内容,并对当年统计内容的遗缺做了尽可能全面的补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私营报纸研究的重要依据。根据1988年《年鉴》可知,由新闻总署研究室按照当时所得资料制定的《1950年初全国报纸统计表》(以下简称《统计表》),统计截止时间是1950年2月28日。《统计表》中,私营报纸总量为55家。1990年以来的一些重要研究借鉴了这一数字,并未对1988年《年鉴》所修正的具体报纸名目进行  相似文献   

9.
年鉴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料价值,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年鉴因为传播方式单一、内容枯燥、阅读不方便等弊端,逐渐失去了读者的关注。在新的传播时代,年鉴应抓住机遇,在装帧、内容、发行宣传上进行革新,实现传统媒体和新的传播技术的融合升级。本文以《长江年鉴》为例,对年鉴创新进行探讨,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据来自中国年鉴研究会的消息,我国已有各类年鉴713种,成为工具书中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年鉴行业组织的中国年鉴研究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因此,今年他们决定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探索年鉴的转轨变型,总结推广成功的年鉴编纂经验。 2.开展年鉴评奖工作,先组织地方年鉴的评奖。 3.继续推动有条件的省筹建省级年鉴研究会。 4.筹建“中国年鉴发展基金会”。 5.开好三北片(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片、华东片年鉴研讨会,城市年鉴研讨会和地、县(市)年鉴研讨会。 6.办好《年鉴工作与研究》。 7.与北京大学合作,举办两期年鉴编辑研修班。  相似文献   

11.
李丹 《云南档案》2008,(12):55-55
<正>近年来,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区政府在编纂年鉴的工作过程中,都在年头下发文件要求五华公安分局协助收集整理编纂上一年度公安部分的年鉴资料。为使分局重点史实更加突出,年鉴资料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年鉴资料收集与编写工作的改进。做为具体的编纂人员,必须要抓好以下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出版年鉴》自1980年创刊以来,至今已经出版了五本。纵览五年来的《出版年鉴》,鲜明地呈现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出版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前进中的某些问题。《出版年鉴》内容逐年有所改进,在专业年鉴中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在读者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几年来,在参与年鉴编纂工作中,深感年鉴的编纂工作要从  相似文献   

13.
9月 2日至 5日 ,中国新闻年鉴第 2 2届全国工作会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召开。来自中央及地方各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领导和中国新闻年鉴社全体工作人员近 60人聚集一堂 ,交流探讨如何改进新闻年鉴的供稿和发行工作 ,以及进一步提高年鉴质量。会议由宁夏区党委宣传部、中国新闻年鉴社主办 ,宁夏日报社承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刘仲 ,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朱玉华等出席了开幕式 ,并发表了讲话。中国新闻年鉴编委会副主任、年鉴社社长尹韵公在会议上作了总结性发言。会议认为 ,中国新闻年鉴是准确、全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CALIS联合目录中年鉴数据的分析发现,CALIS联合目录中年鉴书目记录存在书刊编目不统一、集中分散不统一等问题,因此编目人员在著录时应注意年鉴等连续出版物在CNMARC字段著录中独特字段的使用,并特别注意一些子字段和字符位的著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最早的年鉴,或者说我国最早编纂的现代性质的年鉴是哪一部?在众多的工具书指南和有关论文中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是1913年上海神州编译社出版的《世界年鉴》。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年鉴应运而生,兴起一股“年鉴热”,因而。有关年鉴编纂的探讨也广泛展开,如年鉴的定义、性质、结构、选材、质量等,多从编辑角度着眼。笔者认为,年鉴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决定和衡量其客观效能者不只在于编辑,也在于广大读者。因为,广大读者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和直接创造者,当他们作为年鉴的消费者使用年鉴的同时,也就无可争议地具有对年鉴各种角度内容衡量的权威性。所以,加强对读者的研究,从而获得对年鉴效能的反馈,无疑对提高年鉴编辑的素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乔云霞 《出版参考》2017,(12):74-76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年鉴出版工作迎来发展期.1 980年首先出版的是《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出版年鉴》等,近年来又有空前繁荣,各地区(包括县)有年鉴,多数行业有年鉴.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是在年鉴潮流涌动中出现的,以其显著特点存世.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年鉴编撰者必须要锐意创新、打造精品,才能充分展现企业风采、广泛传播企业信息、全面提供决策参考、有力指导员工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各类获奖年鉴、全面总结历年企业年鉴编撰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理念、组织、内容、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全面提高企业年鉴编撰质量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年鉴是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是档案编研的重要内容,做好年鉴编纂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年鉴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一部好年鉴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标准,并结合工作实践,探索性地提出了年鉴编纂要突出重点,把好篇目、稿件、总纂、编校四个关键关口.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资料室的调查,用数据和事实说明年鉴在受到读者欢迎,发挥多方面作用的同时,在图书馆管理和年鉴编纂出版方面目前都存在着问题.在反映读者诸多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找出提高年鉴质量、改进图书馆各环节工作的措施和方案,以期使年鉴中蕴藏的巨大信息资源得以更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