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互联网竞争日益白热化.重大主题的网络新闻宣传,因其内容的同质性很容易造成“千网一面”。做好重大主题网络新闻报道,对地市新闻网站而言,既是考验,也是机会。如何打好重大主题宣传战役,让地市新闻网站在多媒体竞争的纷繁态势中脱颖而出,不至于被淹没在茫茫的网络海洋中?  相似文献   

2.
全国性重大时政题材的报道是地方媒体的职责,在目前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地方新闻网站共同组成的网上主流报道格局中,地方新闻网站如何找准定位,结合网络特点、发挥地域特色,围绕重点,热点做好报道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南方网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做出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3.
重大题材报道一直是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地市党报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做好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和必须.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媒体的采编业务中,碍于自身特性,历史题材新闻以往不受传统媒体重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勃兴,历史知识大众化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迅速发展,“民国热”“史学热”等在大众文化领域兴起,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也开始增设历史类新闻报道版块。不过,我们也发现,由于历史题材报道专业性强,采访难度更大,目前见诸媒体的相关报道水平参差不齐,这一新兴新闻富矿潜力尚未挖掘透彻。本文结合《河北日报》深度报道部负责的深度周刊钩沉栏目以及在重要时间节点策采编发的重大主题报道,拟从采编人员素质、保障新闻真实性、提升可读性等方面,对新闻报道如何运用好历史题材、如何做好历史题材报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所有新闻报道中,经济新闻有其先天不足——较之时政新闻缺少显著性,较之科技新闻缺少知识性,较之社会及文体新闻缺少趣味性,专业性太强,被认为是比较难写的一种体裁。人们常说,经济新闻有三难,即难写、难懂和难以留下印象。如何克服"三难",写好经济新闻呢?下面根据我们的新闻实践谈点体会。一、抓取经济"热点"题材,关注民生,贴近生活经济报道反映的题材,必须是领导关心的、广大受众心目中占有显著地位的、有关国计民生的经济现象、重大经济问题和重大经济事件,是群众关注的,是当地的"热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为重要的题材之一.做好时政新闻是党报编辑的必修课.在如今的媒体竞争中,时政新闻恰恰是党报的"杀手锏".从新闻来源上讲,党报具有某种性质上的"资源垄断性",这也是党报时政新闻权威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业态出现了"数据化"转变的发端,数据新闻的出产赋予了新闻报道新的活力和魅力,尤其在新闻价值的挖掘、呈现上,数据新闻有着独特的表现力,在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五个维度中数据新闻都实现了增值效应;但大数据在新闻内容生产层面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数据唯大"容易导致新闻误导,大数据的"全样本""允许降低精准度"理念与新闻报道的"个性化""精确性"相违背,且固化程序式的新闻报道不利于新闻业的发展。本文就数据新闻在新闻价值层级中的表现展开辩证论述。  相似文献   

8.
播报时政新闻是地市电视台的重要职能,是"新闻立台"的重要支撑。当前,地市台时政新闻报道普遍缺乏吸引力、影响力,如何改进新闻报道,特别是时政新闻报道是面临的共同课题。基于此,试图从时政新闻存在的问题、改进与创新的实现途径和保障等几方面探讨地市台时政新闻报道改进与创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做好民生新闻报道,是地市党报的重要职责,也是提高地市党报影响力的关键。地市党报记者要采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生新闻,必须严把采访关。  相似文献   

10.
陈昊 《记者摇篮》2009,(5):43-43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最大区别在于,新闻报道是将新闻事件原滋原味地告诉受众,而新闻评论则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评述阐明某种道理。新闻评论的价值通常表现为作品题材重大、说理透彻和强烈的新闻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地方重点新闻网站迅速发展壮大,影响力日益增强,知名度不断提高,话语权越来越大,在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成为引导正面舆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然而,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快速发展起来的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有必要在互联网速度效应引导下的燥热状态中冷静下来,走出网站内容特色不鲜明、竞争优势不明显、发展思路不清晰、  相似文献   

12.
王繁泓 《传媒》2000,(9):19-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相应地科技新闻、特别是企业科技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在这类新闻采写、报道中,人为地拔高或埋没新闻价值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正确把握科技新闻的“高度”,为科技新闻“定调”,深入挖掘科技新闻的新闻价值,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关注美国融合新闻业务发展的现状,结合近年来经典的融合新闻报道案例,辨析融合新闻的概念与特征,分析美国融合新闻报道的类型和题材偏好,阐释此类新闻报道如何结合多种媒介以微内容组合式的结构呈现。文中还预测了我国融合新闻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新闻记者的职责是采写新闻报道,通过报道反映社会变化、做好舆论引导。采写新闻报道作为向广大受众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被认为是记者的首要职责。新闻记者如何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让新闻报道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发挥最大范围的影响力,不仅依赖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客观条件,更决定于记者对写作题材形式、结构、语言等技巧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地市党报从创立之日起到如今,从报道党的理论政策到对这些理论政策进行解读、分析与评论,从报道工作会议到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医疗等各方面的涵盖,地市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充分发挥了其作为一种媒介的重大宣传作用。地市党报作为一种重大宣传力量的同时,如今的地市党报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地市党报通过何种途径来进行改革,如何在改革中提高新闻报道的受关注度,让地市党报重现活力,让更多的群众将目光投放到地市党报的新闻报道上来,如何将地市党报办成一份群众的报纸,而不单单是政策的宣传渠道。本文论述了地市党报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新闻改革的背景以及进行改革的途径,在分析出现问题原因的同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地市党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引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地市报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地市报新闻学术研究工作日趋活跃,已从单纯的新闻实践逐步走上了与新闻研究相结合的道路。目前,全省17家地市报已有四分之三以上建立了新闻研究室。尽管这些新闻研究室大都建立时间不长,但在总结新闻实践经验、开展新闻理论研讨、交流新闻业务、传递新闻信息、培训新闻队伍、整理新闻资料、参与新闻报道策划、研究新闻改革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促进地市报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谭婷  蔡兴香 《新闻世界》2011,(5):236-237
作为一名时政新闻报道者,收集并掌握有关新闻背景,是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前提。本文对新闻背景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及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借助具体的新闻实例论述在时政新闻中应如何恰当使用新闻背景。  相似文献   

18.
可能一些人有这样的感觉:时政新闻不好做,它题材重大、参与者层次高,场面隆重、盛大、严肃,报道条条框框多、各种规矩多,有通稿的限制,往往给人以"重要而不好看""严肃而不活泼""板着面孔说教"等印象。从实际情况看,时政新闻承载了大量政策、信息,代表了党  相似文献   

19.
重大题材报道一直是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重大题材报道能否做得与众不同且高人一筹,是对党报整体采编能力和水平的检验。作为地市党报,立足本地实际,做好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不但是地市党报应有的责任,也是为了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渴求。莆田市《湄洲日报》十分重视重大题材报道,进行积极的有意的探索和实践,精心策划,力求创新,并形成了自己的一种重大题材报道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农村天地广阔,是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富矿"。做好农村民生新闻,要知农爱农为农,要善于挖掘题材,要练就一双"新闻眼",要勤联系多跑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