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媒介市场化环境下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生存的必需.本文以湖南卫视《百科全说》为例,分析如何通过提升电视节目的看点和品位,满足受众对生活、消费方面的信息需求,实现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的生存和发展.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的发展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来源于综合类电视节目中的健康类信息板块,在媒介市场信息传播细分化环境下诞生,对信息的传播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因而得到了受众的青睐.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2.
当前,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提高、健康需求日益旺盛,催生了大量的健康类电视节目。健康类电视节目的涌现无论是对我国电视节目发展,还是对健康传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新闻资讯也更加贴近群众生活,为了更好地发挥电视民生新闻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并努力提升引导效果,从民生新闻工作服务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积极探索,旨在能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有效提升电视民生新闻在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玉凡 《新闻传播》2015,(2):103+105
自以反映民众生活为题材的电视节目《南京零距离》热播以来,相关的电视节目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并且在民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如今,这种题材的节目内容老套、缺乏吸引力,收视率明显下降。这就意味着电视民生类电视节目必须改革,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民众生活。对此,本文从民生新闻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现状作为出发点,论述了如何构建符合当今民生新闻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以对日益下滑的民生类电视节目起到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部分,以贴近百姓的视角,报道普通人身边的人和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自从《南京零距离》开始,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民生类新闻报道,形成了全国性的浪潮。本文从民生新闻的核心价值观角度出发,分析了民生新闻的发展状况,并为其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电视健康类节目是通过电视媒体再现以健康话题为核心的人际传播形态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本文分析了电视健康类节目的传播方式、健康信息流的构成及传播特点,并对电视健康类节目的受众进行解读,提出电视健康类节目民生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教育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一定要得到媒体资源的有效支持,才可以更好的顺应社会需要,实现创新发展。本文首先对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创新传播的基础条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教育类电视节目传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提升教育类电视节目综合性传播质量的策略,对提升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传播质量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玉静 《大观周刊》2012,(32):19-19,2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的不断提高,仉热爱生命的意识逐步增强,健康养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媒体传播的发达环境下,健康类电视节目应运而生,它主要是以普及健康知识、介绍诊疗保健方法、倡导健康饮食及生活理念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电视服务节日形态。当前比较著名的节目有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中华医药》等,各地方台也开办了不少此类节日,竞争力越来越大.服务质量以及创新形式是实现健康类节目新突破的最重要两点.本文从目前健康类节目现状和问题分析,并提出实现健康类节目发展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如何改变农业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入手,介绍如何打破思维定势,转变观念,做出农民真正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以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牌调解》《幸福魔方》《8090》等众多情感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民生调解类电视节目已经成为各家卫视的主流民生电视节目类别。宁波广电集团社会生活频道的调解类电视节目《娘舅大石头》自开播以来,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态度,报道百姓生活、化解家庭矛盾、调解邻里纠纷,向公众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正能量”。但从电视节目制作的角度看,我们还要关注这类“正能量”栏目是否可以长期生存,也就是它是否可以产生优质电视节目的其他效益,如收视率、经济价值等,也就是市场价值。只有当社会从道德上评判它是一个好节目,同时制作方又从市场的角度评判它是一个好看的节目,它才能得以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1.
苏杰 《记者摇篮》2012,(12):50-51
以人为本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主要理念,这一理念已经逐渐融入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和传播的全过程。本着以人为本和本土化的宗旨,2010年8月30日,锦州电视台第一档也是唯一一档以关注大众身心、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为主旨的医疗健康服务类栏目《健康锦州》创立并开播。与大家想象的不同的是,它并没有选择大多媒体成  相似文献   

12.
李燕 《新闻传播》2023,(9):115-117
受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影响,新媒体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内,在融合传统媒体后,让更多新的传媒形态应运而生。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数量增长明显,但内容粗糙化、制作同质化现象也非常严重,很少出现有创意、能引领的电视节目。在现阶段的传播环境下,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文化类电视节目应积极优化内容、创新模式,将节目水平不断提高,以将自身所承载的社会价值更好地实现。对此,本文立足于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种类和传播价值,从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创新文化类节目传播模式,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电视节目作为传播载体,其内容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电视节目中,民生新闻是每家电视台都注重并会设置的一档新闻栏目,同时,这类节目的观众也占了一大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方面报道了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同时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更为深刻、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在服务社会生活和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方式对社会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民生新闻概述从广义上讲,民生新闻属于社会新闻的一个类别,民生新闻在形式上偏向于短小,在内容上主要取材于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民生"类栏目都是各大媒体的收视"王牌"。实践证明,哪家媒体的新闻宣传对民生关切更到位,观众对哪家媒体的认知、喜爱和信任程度就会越高。"关注民生"既是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也是增强电视节目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关注民情更要服务民生。地方电视台应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服务意识。节目要从"关注你"到"帮助你",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排忧解难,这样的节目才能好看、好用,观众才离不开、抢不走。多采用平民化的视角和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相关信息,提供生活参考。如在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5.
健康是人类自古以来所有需求的基本前提,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飞速进步,人们逐渐过上了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民众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回归,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健康类电视节目是以倡导健康理念、介绍诊疗保健方法和普及健康知识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电视节目形态,在最新历史形势下,健康类电视节目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其发展走向的相关讨论逐渐成为一道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6.
夏吉江 《中国广播》2013,(6):110-111
近年来,民生类节目备受青睐,成为媒体竞相打造的重点。这类节目关注的是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群众,充分体现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本文从注重贴近性,增强服务性和权威性;坚持平民视点,将视角由"小民生"逐步转向"大民生",凸显节目厚度;传播信息、通达民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对民生类栏目的视角与媒体应秉持的社会责任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各大卫视、地方电视台,在打造民生类电视节目时,相继推出了以"帮忙"为宗旨的民生类专题节目。本文着重论述了市级电视台如想办好"帮忙"类栏目,必须与移动媒体相融合,才能确保节目无论是在传播内容,还是在传播效果方面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故事讲述类电视节目成为近年来一道亮丽的屏幕景观。而这类以故事为核心、以讲述为手段的电视节目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就要有必要的讲述策略。分段播出被实践证明是这类电视节目优化播出效果的有效策略。本文试从故事讲述型电视节目的叙事策略、分段播出后观众主体地位的凸显以及广告插播与电视节目发展运作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从而进一步展示讲述类电视节目分段播出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众对电视台的节目播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电视行业发展的整体背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媒介生态环境之下,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的压力也日益增加。做好电视台媒介的生态研究,为电视节目的变革提供理论支持,是电视节目保持活力的必要条件。本文以民生新闻为视角,主要探讨了当前我国的电视台媒介生态环境、民生新闻节目存在和发展的背景以及现行电视媒介生态环境之下,做好民生新闻的策略三个方面的问题,以便为民生新闻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电视节目不仅为电视受众提供信息、知识和娱乐服务,同时获取受众的时间和注意力实现其产品价值.近几年来,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创办宗旨的原创文化类节目相继播出,成为电视节目形态发展的新亮点.本文以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其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为本土文化类电视节目提高传播力、塑造媒介形象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