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族档案历史悠久、类型多样,是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在简述藏族档案构成与特点的基础上,从旅游文化价值关系入手,分析了藏族档案旅游文化价值存在的客观性及其价值表现.  相似文献   

2.
拉珍 《东南传播》2016,(2):26-28
社会的经济于过去相比在不断的发展,更能满足人们对物质需求的追求,开始渴望精神、情感方面的交流。电影承载着人们精神与情感交流的桥梁,电影的不断的发展,对于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藏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影视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藏族题材电影的拍摄与发行,一方面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藏族的传统文化,另一个方面也能够加强藏族和其他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藏族也不例外,当藏族题材电影向非藏族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跨文化传播。本文首先对藏族题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跨文化传播效果进行了评价,指出了藏族题材电影跨文化传播效果的提升对策,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华青措 《档案》2013,(2):59-61
藏族传统档案文献是藏民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对藏族传统档案文献进行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利于藏族传统文献的保管和利用,同时也有利于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藏学研究至今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所设领域之广、所获成果之多,已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地步。用独特的视角整合这些繁细的成果,全方位地揭示藏族历史的脉络,应是藏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藏学研究的旨归所在。对此,丹珠昂奔先生在其近作《藏族文化发展史》中做了有益的尝试。《藏族文化发展史》近日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洋洋百余万字成煌煌巨制,全书除导论外,主体内容共分四编,分别是藏族的史前文化、苯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社会主义藏族新文化。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构架,将这四个时期的文化模式和特质罗纳备至,阐发尽净。在时间上穷通古今,在内容上包举万端,使之成为一部内容宏富、条贯清晰的藏族文化通史。全书从阐发民族文化底蕴立意.从研究文化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在民族文化旅游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使藏族档案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在简述藏族档案构成与特点的基础上,从旅游文化价值关系入手,分析了藏族档案旅游文化价值存在的客观性及其价值表现。  相似文献   

6.
李娜 《东南传播》2015,(8):142-144
伴随着手机和电脑在人们生活中的全面普及,西藏文化和文化产品在互联网上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藏药、藏族传统服饰等藏族商品在购物网站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一方面说明互联网成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另一方面藏族商品的热销也标志着藏族文化对大众的吸引力。本文以国内最大的购物网站淘宝网为例,对淘宝网上藏族商品的概括做出整体扫描和描述,然后对销量高访问量大的淘宝店铺广告进行分析,并结合广告学知识和消费主义理论对藏族商品广告传播深化分析。  相似文献   

7.
鲁汉蓉 《兰台世界》2015,(2):111-112
本文基于旅游学中的本真性理论,在回顾分析藏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开发藏族档案的旅游文化价值符合旅游本真性的需求,并重点探讨了开发藏族档案旅游文化价值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刘云霞 《传媒》2015,(5):57-58
少数民族的文化是我国历史的瑰宝,做好少数名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很有必要的.在民族文化逐渐消沉的今天,用一种新的媒介来传播它,是与时俱进的做法.《天籁之音中国藏族歌会》(以下简称“藏歌会”)以“中国爱”为大背景,通过电视节目的形式,让全国观众对藏歌有了进一步了解,对藏族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服饰舞蹈等有了更深的认识.“藏歌会”沟通了藏汉文化,为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条件.“藏歌会”的成功举办使得藏族民俗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传播,同时也使得四川卫视的影响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伏藏》这本书是崔忆和宁心在西藏6年行走、拍摄、感悟、生活的记录。著名藏戏剧作家、藏语教授、书法家群培在序言中总结了本书的三大特点:第一,作者介绍了很多藏族人都不了解的让人心旷神怡的神山、圣湖;第二,作者通过研究前人留下的文化资料、书籍,拜访藏族文化老人,准确地介绍了藏族文化;第三,作者还拍摄了许多图片资料,更加直观地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藏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藏族人名汉译名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人名汉译名识别属于人名识别的范畴,但现有的人名识别方法并不能完全切合藏族人名命名特点:藏族人名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内涵,字(串)特征和内部构成复杂;其次,藏族人名中含有大量高频单字,使得藏族人名和普通词语之间歧义冲突变得十分突出,同时也使得藏族人名和上下文之间的边界变得非常模糊.本文在大规模藏族人名实例和语料库调查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藏族人名的用字(串)特征,并构建了藏族人名属性特征库;通过藏族人名的命名规则及属性特征将藏族人名形式化表示,实现了藏族人名汉译名自动识别系统.真实语料库开放测试F值达到87.12%.  相似文献   

11.
文章概述了藏族口述历史记忆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藏族口述历史记忆的内涵表达,探讨了藏族口述历史记忆价值,重点对凭证价值、文化价值和民族身份认同价值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2.
张乾御 《大观周刊》2011,(43):23-23
藏族传统文化能否对平面设计有启示价值作用?为提升平面设计设计价值,本文通过藏族色彩、文字及图形民族元素这三方面的探索分析,阐述其历史形成根源与特点,论证出该民族元素与平面设计的共通之处,并且得出对平面设计的运用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倩影 《出版参考》2009,(19):20-20
西藏自治区无论是在自然地理、气候、社会历史、经济发展等方面,还是在民族文化方面都是独具特色。西藏人民出版社作为西藏自治区唯一一家综合性图书出版社,在推动藏族文化建设、丰富藏族农牧民文化生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下,西藏人民出版社是如何实现特色发展的呢?  相似文献   

14.
保障藏族人民学习使用藏语言文字的权利,促进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一直以来是我国落实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西藏和平解放开启了藏族文化发展的崭新进程,藏文辞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各种藏文辞书相继出版.60年来,民族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等9家国内涉藏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各类藏文辞书数十种.这些辞书类型丰富多样,为藏族人民学习使用藏文,对藏族社会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文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介绍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从时代背景、图书馆社会职能、图书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分析西藏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探讨西藏高校图书馆参与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在形成的过程中,长期与其他部族、民族接触、交往、融合,在自己古老文化的基础上,吸取其他部族、民族的文化丰富自己,形成了以苯教和佛教思想为主线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7.
藏族纪录片是华语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轨迹映照出传统藏族社会政经、宗教、文化、生计等多方面的变迁脉络,以及藏人心理的嬗变.转型期的藏地民族志影像以镜头语言来诠释地方文化,揭示其内涵和结构关系的过程,并承载了与以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成为连接不同族群的文化纽带和一种可分享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为繁荣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四川最近出版了一批颇具民族特色的音像制品。其中有藏族的卡拉OK带《高原回声》,把原汁原味的藏族歌曲和雪山草地风光及民族风情融为一体;还有由三位土生土长的彝族歌手演唱的歌曲音带《山鹰演唱专集》及充满彝族人民  相似文献   

19.
胡丰月 《出版广角》2016,(19):61-63
《藏族典籍翻译研究》一书为我们了解藏族文学、宗教、历史及其典籍翻译情况提供了很好的文献支持,也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如何通过翻译出版"走出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该书的出版加深了人们对中华多民族优秀文化翻译出版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藏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建立于中古时期的吐蕃王朝以其创建的古藏文文字,记述了当时藏族的历史,藏族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往来.本文通过对英法所藏敦煌古藏文文献史料价值的分析,综述了国际藏学界对吐蕃早期文字与文化的研究成果.而全面研究、整理、出版现存于英国、法国的敦煌古藏文文献,必将对我国古藏文研究、敦煌学研究、吐蕃社会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