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教师要主动地和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语文教师要毫不吝啬地、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表扬鼓励学生,通过表扬鼓励,让学生增强自信,亲近教师,亲近语文学科,这也是教师爱学生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其次,给学生以尊重。在语文课上,尊重学生主要是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阅读见解,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的闪光之处和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赞赏,恰如其分的鼓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胡旭峰 《林区教学》2011,(12):37-38
通过一节公开课引出一段教学反思:给学生一个机会,还老师一个精彩。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用欣赏的目光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及时评价,适时激励。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爱心和责任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不断进步。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几个典型案例阐述了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因人施教,用爱去感染每一位学生,才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方文飞 《学语文》2004,(5):54-54
新课标提出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去观察事物,还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发现。鼓励学生去发现,尊重学生的发现,学生才有活跃的思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传统的教法是教师拿框框条条去束缚学生,其结果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说:“我们建立了很合理、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的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6.
这篇文章,希望同学们看后能提高自己学习作文的信心,希望老师们读后能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鼓励每一位可爱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正>一、重在信任鼓励,点燃学困生希望的心灯作为一名老师,我每天都要和一群学生朝夕相处。我们不能奢望所有的孩子都乖巧懂事,毕竟他们都是鲜活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而教师作为教育者就应该平等、和谐地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于个别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鼓励、欣赏,从而激励他们前进,他们也会像金子一样发光。我班上就有这样的“宝贝”,成绩很差,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一位爱生敬业的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语文教学中的美,从文章范读、解读到字、词、句及文章结构美的赏析,鼓励学生以愉悦情感去体验创造美,充分挖掘语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宁夏教育》2013,(4):79-79
1.激发潜能,实现课堂高效教学之目的。作为当代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创造机会,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优点,用真诚的心去发现孩子们美妙的内心世界,及时夸奖鼓励,给孩子们搭建舞台,创造机会,挖掘生命之真谛,激发学生之潜能。  相似文献   

10.
一、重视发现,激活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帅要善于挖掘问题的多向性以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要善于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设想。教师要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敢于怀疑和超越,对同一个习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来解决。尤其要安排时间让学生去想、去琢磨、去探索,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激活他们的  相似文献   

11.
一、重视发现,激活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问题的多向性以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要善于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设想.教师要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敢于怀疑和超越,对同一个习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摸透学生的个性特点, 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要用爱的雨露 浇灌着学生,让学生在爱的阳光照耀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 要善于走进学生的生活,用爱心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用宽容 去呵护学生的心灵,用真情去感化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打开 学生的心扉,让他们自由地翱翔,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教”,必须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善于鼓励、调动,启发学生自己去钻研课文,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关于“发现问题”,并不就是专指去“发现”教材中存在的瑕疵。正面领会课文遣词、造句、立意,布局,谋篇之妙同样需要培养学生去“发现”。鼓励学生“提问”,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首先引导学生看清文义,还要让学生有步骤地从  相似文献   

14.
<正>"开放性"是针对"封闭式"而言的。实施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有开放的意识,创设开放的课堂,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大胆质疑,为学生提供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使他们在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一、开放的教学思想,挖掘创新的思维潜能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从狭隘的、封闭型中解放出来,要扩大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方法以及广阔的知识面。实施创新教育是以民主、宽松、开放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  相似文献   

15.
欣赏学生,就是要欣赏学生的进步,欣赏学生的创造性,欣赏学生的个性差异性,欣赏学生的意见和见解。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选择,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宽容他们的缺点;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中的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前贤们对提问的研究也多半局限于如何让教师“会问”。但是我认为,鼓励学生“敢问”,教学生“会问”,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学法指导的第一要义。一、让学生“会问”的关键: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让学生“会问”首先是让学生“能问”,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改变传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而教师必须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往往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据此,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学生给予鼓励夸奖,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摆脱失败的苦恼,从而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王伟华 《考试周刊》2013,(77):137-137
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进步、成功都要关注,并及时给予鼓励、评价、赞赏;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教学中改变教师的“权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与学生一到讨论、探究、查阅资料、社会调查,作为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其次,新课程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增添了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科学知识,化学教师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与化学、社会发展与化学等各方面知识,并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思想品德学科要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必须要有适应这种人才成长的“土壤”和良好环境。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并加强教学民主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有效途径。1.善于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好问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创新性的思维活动。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生有了疑问才会去发现,去创造。因此,课堂教学创设质疑问难情境,倡导教师善于问难,鼓励学生主动质疑,积极探索,大胆发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创设质疑问题情境的导演,不要自己说了算,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