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也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梅荣政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重要谈话中,总结他关于社会主义的丰富的科学思想,从本质的一般规定性上概述了社会主义本质,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3页)。这一论述,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也是对有意无意反对改革开放的那种社会主义旧观念、旧模式的直接否定。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述评王淑朵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一新概括,是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正确指导下,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经...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袁金祥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概括,他在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个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理论界对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确定为社会主义本质没有疑义,但对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却存在不同意见。本文对此问题作一分析。有的学者不赞成把解放和发展生  相似文献   

6.
关于共同富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共同富裕金喜在,齐晓安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本文拟就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谈一点看法。两极分化是指,在存在私有制和商品生...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精辟的阐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次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简洁、明了的科学概括,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对于我们解放思想、转换脑筋,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需正确、全面把握其内涵.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拉大,但还未出现两极分化.这种差距的形成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及其分配方式决定的.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调节和控制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所说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指的就是效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的是公平。也可以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效率加公平。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实行计划经济,再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公平的涵义就被片面地理解为收入分配均等化,即平均主义。一方面,人们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效率,就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劳动  相似文献   

10.
1986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电视采访时说,“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1992年初,他在视察我国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进一步阐述和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这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一种崭新而科学的社会主义思考。这种崭新而科学的社会主义思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集中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及其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巨大影响。“文革”之后,邓小平以其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的伟大襟怀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同时,构建了国家发展一系列的重大战略,其中他的教育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深刻把握和创新性发展。邓小平教育思想及其政策显现出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之深远、对重塑中国教育事业意义之重大,是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  相似文献   

12.
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也是邓小平理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领导人,他不仅继承了毛泽东的国家利益观,而且还遵循马克思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国家利益观。邓小平国家利益观的核心与精髓主要表现在对时代主题的准确判断、国家利益内容的排序以及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和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和协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邓小平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发展观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不仅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和解决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科学方法和锐利武器。邓小平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重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进取性,必须尊重实践,用实践检验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15.
邓平在1927年年仅23岁时就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后历任党、国家、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第三次复出后成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领导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历史时期,是举世公认的管理大师。邓平在管理党、国家、军队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而以人民利益为本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的始终,是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本文对邓小平以人民利益为本管理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的梳理。  相似文献   

16.
制度建设是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中最具创新意义和最具特色的部分。文章分析了邓小平行政伦理的制度建设思想:制度德性优先于个人德性;行政伦理需要具体的制度支持才能实现;构建行政伦理的监督机制是对权力进行监督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围绕廉政建设与反腐败这一行政伦理的核心问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行政伦理监督机制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详细论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及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于邓小平,起作用的是中国文化的实践理性、实事求是精神;邓小平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的高度看待实事求是的,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的新哲学世界观;邓小平实事求是哲学是包含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科学观、主体论、发展观、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等方面思想的哲学理论体系;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中深藏着邓小平的哲学智慧。遍观当代中国各种哲学理论,只有邓小平实事求是哲学才是成功地反思、表征、指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哲学理论;邓小平理论能够整合、统领当代中国多元文化;邓小平实事求是哲学将代表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竞争中夺取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再到现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寻找一条解决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并继续进行着艰辛的探索。其中,邓小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和平崛起是建立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它体现了新的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理论中,虽然没有"文化软实力"的提法,但是"文化软实力"思想还是十分丰富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蕴含在邓小平理论之中,而且这些思想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国软实力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