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艺学习》文学创作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建构起当代人对文学的修辞认知与想象。从人称上看,"我"和"我们"既描述自我与外部的对话关系,又是个体与群体的权力较量,参与了新中国"工农兵"群像的塑造;从时空上看,创作者惯于借助各种"节日"政治符号,采用"现在-过去-将来"文本修辞结构,以及通过"荒野"、"车间"、"家庭"等空间类型的叙述,建构起人物的阶级属性与语篇的政治隐喻。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阐释中,阶级成了暴力欢呼的"纯粹政治"的同义语,直接导致阶级话语的退场.在谈阶级色变的同时,阶级能否重新审读,是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直接将"去阶级化"作为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三章的续写,但仅仅是一种错误的谱系.如何理解阶级先在性条件的变化,从资本形态的变化把握到资本逻辑硬核恒定性,是一种可靠的理解路径.阶级在人类解放的意义上,区别于一切政治解放意义上的其他分析方式.  相似文献   

3.
西方社会结构的变化引发了战后社会学对阶级和阶级意识问题的争论。作为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奠基人,马克思和韦伯之间的分歧以及他们对阶级概念的理论阐释的未完成状态给学界留下了极大的争论空间。关于阶级与阶级意识和阶级行动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代社会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关于当代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动问题,当代学者提出了与马克思阶级理论殊为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理解和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和方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发生、变化和发展以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为基础,表现着人们精神生产和消费的社会联系,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究其实质是进行"阶级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追求目标、教育内容和实现方式上与以往阶级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沉重的翅膀》是一本具有深刻意义的思想书籍。看似一本覆盖"政治"、"改革"复杂枯燥字眼的它,却潜在存有个人意识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从塑造不同阶级的人物出发,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并塑造了为之重要的个人意识,使我对于整本书有了"言外之意不在此,在于‘解析’个人意识关系社会之重也"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隔断经济与政治之间的相关性"是对马克思阶级概念重新续写的关键所在。后世对马克思阶级概念的续写主要奠基在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跃迁、后形而上学政治哲学的转型、话语政治的兴起以及现实社会主义困境等基础之上。任何试图重新理解阶级或者有意误读阶级概念的观点必须要直面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经济"与"政治"之间的真实关联,领悟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的政治性内涵。认为阶级划分的依据是"权力的垄断"或者"超越"阶级概念都是对马克思阶级概念的误读,这可能逼迫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倒退至"坏的政治哲学"领地。  相似文献   

7.
阶级分析法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只有运用这种方法,才能了解政治现象的阶级背景和它所反映的阶级利益,从而形成正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政治常识的教学中要始终掌握和运用阶级分析法。下面将政治常识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政治现象列举如下。 一、用阶级的观点分析政治的科学含义。 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政治的科学含义,我们应当着重弄清政治与经济、政治与阶级、政治与国家政权的关系。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定阶级的政治,总是集中地体现在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2.政治是一个具有阶级性的概念。政治是一种阶级关系,是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政治斗争都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面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等方面的新变化,在阶级划分的依据、工人阶级的定义以及传统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革命性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观点。作者试图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三个代表人物的代表观点的阐述与分析,希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视野中的阶级观有一个辩证的、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普鲁斯特对波德莱尔的评述与推崇引发我们思考两人之间的关系。从波德莱尔到普鲁斯特,是从第二帝国到第三共和国的时代变迁,他们是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时代的关系呈现出复杂的一面。两人来自资产阶级,分属于同一阶级的不同阶层,政治要求、阶层利益和时代境况的区别导致了他们写作艺术的不同走向。他们的书写见证了十九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路途。本文旨在将文学话语同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结合加以考察,抽取出书写艺术与主体阶级属性的关联,探求资本时代的背景是如何诉诸两位作者的美学探索和政治旨趣。  相似文献   

10.
政治常识前言指出,要理解和把握政治的科学含义,必须着重弄清政治与经济、政治与阶级、政治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明确: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斗争,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那么,全书是如何论述这三对基本关系、如何阐明这三个基本观点的呢? 一、根源并服务于“经济”这一基础 政治常识全书所涉及的政治现象,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都是根源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为这一经济基础服务,都是为了维护一定阶级的根本的经济利益。 首先,一定社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基本情况是由这个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状况决定的。也就是说,各阶级由于对生产  相似文献   

11.
《政治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义的阶级观、国家观、民主观、政党观、民族观、宗教观、时代观、战争和平观。这些基本内容知识点多,基本原理多,与当前的实际联系又密切,对学生来说难度极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经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感到运用政治的科学含义来解决这些基本知识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关于政治的科学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唯有马克思主义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政治与阶级的关系、政治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三方面来全面把握,才抓住了政治问题的本质。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不能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政治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它揭示了政治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择了宗族较发达的江西石城为个案,以乡、村两级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基层土改中的阶级划分标准、土改理由与中共的阶级理论之间关系。至于阶级划分标准,中共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及其使用关系;土改一般是以乡或村为单位,乡、村的土地分配状况地区差异较大,基层的阶级划分标准与中共的或一致或偏离。总体而言,基层遵循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为阶级划分的标准,只是一些"无地主或富农"的村庄出现了"拔高"阶级成份现象。面对"偏离"时,往往是"客观性现实"服从"表述性现实",出现了划分标准的政治化、主观化。至于土改理由,中共认为是"两极分化严重";而在基层,"有(大)地主"、"无地主"状况均可能存在。如江西石城"土地分散",中共要面对无"阶级敌人"可斗的尴尬,但却有大量公产的存在。基于中共关于公产的阶级剥削性的理论解释,基层土改将大量公产纳入到"地主、富农"统计。这不仅修正了基层乡村"无地主"的结论,而且使革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千条万条,政治挂帅第一条”.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任何工作如果离开了政治挂帅,就会迷失方(?),遭到失败,或者犯严重的政治错误.什么是政治呢?“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反对世界资产阶级而争取解放的无产阶级的态度.”①“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②所以,政治挂帅就是阶级的领导,就是搞阶级关系,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指明形势和方向,提任务,想办法。我们的政治挂帅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挂帅,也就是党的领导,因为“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③所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历史上,随着殖民征服与支配行动的展开,"软实力"就在影响和控制"他者"上彰显出威势。而"软实力"当代常态性的出现,即作为民族国家对外战略的一种资源,则是较为晚近的事情。进入新的时空,不仅学界穷力捕捉"软实力"的学理性,而且国家也力图使"软实力"在国家内外关系中发挥硬实力难有的补充效应。对南非来说,自独立始,就以极大的主权优势展开了前所未有的软实力建设攻势。总体上看,软实力正在以表征南非社会普遍共识的模式,使南非在远离曾被边缘化的国际地位上产生着重要影响。南非将"软实力"转换为国家战略的最一般性根源,对中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现代民族国家的重构和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政治权威、资源整合能力以及社会动员能力为新中国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利益结构提供了前提条件.新的利益结构特征和模式包括不同社会阶层在利益格局中呈现全新的方位和"颠覆性"的变化;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关系的同质化和关联性;社会结构简单化、封闭化和"身份"特征的凸显化.这些特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计划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郑言中学政治常识课本在阐明政治的含义时,阐述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其基本观点是:1、政治根源于经济;2、政治由经济所决定;3、政治对于经济具有反作用;4、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和集团的根本经济...  相似文献   

17.
黑岛传治的《冰河》以被强制派往西伯利亚"冰河"地带的日本伤病员们为主人公,反映了作者反对阶级压迫、反战的无产阶级精神。本文从"生"与"死"两方面对"冰河"这一象征进行分析,并通过探讨处于"冰河"的伤病员的需求层次变化,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无产阶级思想。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2014,(19):62-63
正《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作者:德斯蒙德·图图译者:江红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9月定价:58.00元南非曾是一片种族隔离和种族压迫最为深重的土地,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黑人与白人之间堆叠了数百年的压迫、仇恨和冤冤相报的杀戮。幸运的是,南非不仅有曼德拉这样的伟人,还有改变了南非甚至也改变了世界的"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作为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主席,德斯蒙德·图图大主教以他的深邃智慧和无畏的  相似文献   

19.
《历史研究》一九七五年第一期发表了哲军的文章:《必须加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这篇文章在谈到阶级的涵义时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不仅是一个经济的范畴,而且是一个政治思想范畴,阶级和阶级斗争除了表现为经济上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外,还表现为政治和思想上压迫和被压迫、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因此,如果不用无产阶级扫帚把盘根错节形形色色的剥削  相似文献   

20.
普兰查斯致力于消除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结构和历史的对立关系,追寻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普兰查斯的社会阶级理论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进行了大胆而又具有自身理解特点的诠释。对于社会阶级的研究,普兰查斯从政治、国家权力与社会阶级的关系的独特角度去论述。在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理解上,普兰查斯作出了某种程度的积极探索,对于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