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洲华文读者的构成:澳大利亚现在华人人口一共将近50万,占全澳洲人口的百分之四十,现在是澳洲第四大少数民族。分别来自祖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七十年代以后移民的新移民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其中一半以上的华人具有中文的阅读能力,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大概占整个华人百分之九十,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是个十分重视国民阅读的城邦国家.在新加坡婴儿出生时的产妇叮嘱事项中,就包含着“如何读书给婴儿听”的内容指导.新加坡政府也提出了“天生读书种,读书天伦乐”(Born to Read,Read to Bond)的阅读口号.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截至2014年6月,新加坡人口达到547万人,其中华人约占74%.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及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新加坡与中国在各领域间的联系日趋密切.中国是新加坡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加坡作为一个严重依赖国际贸易的国家,华文也更加受到新加坡政府及社会的重视.因此,除去官方语言英语外,新加坡对于华文的阅读推广一直尤为重视,这也是新加坡国民阅读推广相较于其他国家的鲜明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3.
自宋元以来,不断有中国人移民至南洋,至清末在当地形成了以商人和劳工为基础的华人社会,这些商人和劳工为新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星洲图画》是由新加坡著名的兰伯特照相馆拍摄的原版照片册,主要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城市风貌和社会生活,由新加坡华侨刘金榜和陈士杰进贡给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本文结合海内外资料,通过对该相册摄影者、进献者生平及照片内容的考证,论述了照片背后所蕴含的华人社会风貌及其特点和华侨心系故乡、建设他乡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4.
郝平 《历史档案》2006,(3):3-9,32
近年来,作为中华根祖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山西洪洞已引起海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口耳相传、流播极广的民谣,使洪洞作为大槐树移民的故乡备受瞩目。借助于这一传统人文资源,大槐树旅游和寻根祭祖活动已成为今日洪洞旅游的重头戏,全国各地,尤其是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侨络绎不绝。可以说,“移民情结”乃是出现这一昌盛局面的主要因素。目前有关洪洞的研究著述颇丰,多数集中在大槐树移民问题上。洪洞移民研究似乎已臻成熟。顺着这条思路,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在外界如此具有影响力的移民运动在其发源地洪洞似乎也应该具有同样的影响力,甚或过之。事实却在人们的想象之外。在对洪洞进行区域社会史研究,尤其是实地田野考察过程中,笔者却发现在当地另有一种民间信仰活动比大槐树移民传说更具影响力。那便是流传数千年的远古传说和与之相应的民众信仰与迎神赛社活动,如远古时期演绎八卦画太极图的伏羲、炼石补天的女娲、禅让天下的唐尧、体恤万民的虞舜之类,它们都在洪洞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和丰富的传闻。这些具有深刻传承性的民间信仰与迎神赛社习俗,不但是远古文明和历史的见证与载体,而且在当地民众精神世界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该地域社会有别于其他地域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新西兰为南太平洋最大岛国,目前常住人口约440万,其中80%为英国移民后裔,9.7%为土著毛利族,华侨华人仅次于毛利族为第三大族群,约18万人,大部分集中在奥克兰,基督城、惠灵顿和丹尼丁次之。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新西兰是典型的多元文化社会,政府鼓励多元文化发展。华人、华文媒体在此经历了从无到有、繁荣鼎盛、多方竞争等多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支婧茹 《今传媒》2012,(10):31-34
从早期华人下南洋开始时,以新加坡为例,来看华人在新加坡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转变,到第一份华文日报《叻报》的出现,从《叻报》的创办过程和《叻报》所传达出的华人对文化、国家和族群的意识,推动了新加坡报业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华人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少数族群媒体,华文新媒体具有华人强化身份认同、确定华人与其他族群边界的作用。这种圈层内的传播形态,赋予了华文新媒体与当地主流媒体不同的传播特征,即在华人社会中实现内容生产的本土化与传播的全球化。伴随大量中国新移民定居海外,华文新媒体迅速发展,但同时,其在海外的文化环境中面临经营困难、两极分化等问题,亟待进行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以增强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8.
会馆发端于中国明代,是一种具有地域性的特殊的社会组织。会馆文化随着明清时期的中国移民去往世界各地,华侨华人会馆对于海外移民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东南亚地区是全球华侨华人聚居最为密集的区域,会馆文化作为华侨华人的特色文化亦在东南亚各国地区立足共生。相较于东南亚诸国,越南与中国比邻,因此在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等各方面都与中国具有独特的联系。自明清时期从中国迁居越南的移民,同样将会馆文化带至当地,伴随着越南的历史更变与社会变迁,越南华侨华人会馆依时而变,延续至今。越南华族会馆的生存机制以地缘、神缘为基础,是二元合一的结果,会馆的"生"来自于族群群体的意愿、文化与实力,而会馆的"存"则是适应时代背景与社会变化的结果。越南华族会馆的生存机制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华人图书情报的了解和认识,去年年底,英国图书馆协会西北地区分会在曼彻斯特(简称曼城)召开了研讨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国图书馆界对华人图书馆的关心。英国是一个多种文化的社会,由于殖民政策的结果,外来移民很多。虽然没有美国移民那么多,那么杂,但在曼城、伯明翰、伦敦等城市,移民人口相当集中,华人已有15~20万,是英格兰第三大少数民族。由于少数民族的图书情报需求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是1965年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的国家.全国面积643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其中80%是华人,是东南亚十国中,华人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在地理上,它处于东南亚、大洋洲、欧洲与美洲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在历史上,它曾经是中国向外移民与华商云集的重要海岛.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在不同时期所推行的语言教育政策引发华语社会地位与功能的变化,也使当地华文报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构建华人身份过程中做出了调整,其新闻采编也由此折射出独具新加坡特色的华人身份及认同感。本文以当地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联合早报》为例,通过追溯新加坡语言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结合政治、经济、种族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探究《联合早报》与华人身份认同所经历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海外华人离散群体最为关心的议题.通过研究离散华人对疫情的评价与意见表达,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中国的情感态度及认同情况.本文以华文新移民自媒体"新加坡眼"的网友评论为研究对象,结合话语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梳理离散华人在中国疫情各阶段的态度变化,以此探讨中国与海外离散华人的相互影响关系.研...  相似文献   

13.
陈乐 《新闻记者》2005,(11):54-55
一、澳大利亚华文媒体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在澳大利亚2000多万人口中,华人已超过55万。但实际上可能有近百万人,因为其中不乏以其所在国国籍登记的东南亚国家难民,或是第二、第三代已拥有澳洲国籍的华人后裔。目前,澳大利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华人移民首要定居国之一,而且华人移民人数仍在不断攀升。随着新移民人数的上升。华人已成为了澳大利亚重要的少数民族,华文作为一种外来语言在澳洲已占据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陈原为总团长的中国出版代表团,于1989年6月2日至10日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华文书展。此次世界华文书展由新加坡《联合早报》和《联合晚报》主办。主题为《从传统到科技》。确定这样的主题,据新加坡同业解释,旨在“让人们认识到最新科技发明如何结合华人的语言文字而把传统华人的艺术文化带入现代化的纪元”,从而“体现今日华人传统文化所面对的时代冲击”。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社会。由于华人移民和新一代华裔越来越多地使用当地社会的主流语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读英文报刊,中文读者日趋减少,较具规模的华文文化机构如今所剩无几,《联合早报》已成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且已肩负起沉重的文化象征意义。虽然报刊面临因特网的冲击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但就《联合早报》而言,其读者群体的减少与语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1,(25):31
《华侨华人蓝皮书》 本书以中国的侨务政策“为侨服务”为出发点,强调了中国政府在侨务政策上推进世界和谐、共荣共赢之宗旨与良好愿望,从历史、政策、国际移民潮流和规律、主要华侨华人居住国家和地区现状、国内侨务概貌以及经济科技、华文教育等角度,探讨了近年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书推荐站     
《华侨华人蓝皮书》 本书以中国的侨务政策“为侨服务”为出发点,强调了中国政府在侨务政策上推进世界和谐、共荣共赢之宗旨与良好愿望,从历史、政策、国际移民潮流和规律、主要华侨华人居住国家和地区现状、国内侨务概貌以及经济科技、华文教育等角度,探讨了近年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元代妈祖信仰传入天津地区以来,在当地得到了长足发展,妈祖由最初的海神转变为天津城市的全能保护神。在与天津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妈祖信仰演化出以天津天后宫皇会为核心的妈祖信俗,它集合了天津建城以来多种民间文艺形式,深具天津地方文化韵味。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天津天后宫行会图》就是一部关于天津皇会的风俗画卷,真实记录了清末天津妈祖信俗的靓丽风采,是研究我国北方妈祖信俗的重要实物。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新加坡传来消息,由福建泉州市档案馆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加坡宗乡会馆携手在新加坡举办的《家书抵万金——新加坡侨批文化展》9月13日开展后,在新加坡华人社会轰动一时,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往参观,每月参观人数约7000—9000人,短短两个多月,参观人数  相似文献   

20.
妈祖信仰不断地往海外分灵,在新加坡等地建立起多重网络和紧密联系。妈祖信仰在新加坡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的本土化过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妈祖文化传播的国际化与在地化有机融合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