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一家亲     
田海燕的声音里有一种单纯的甜美,象夏日的和路雪,没理由不喜欢。所以,我居然就这样从唐突的造访到和她愈聊愈开心地慢慢煲起了“电话粥”。田海燕,安庆黄梅戏剧团的演员,拍过电视剧等近二十部。2000年,在著名导演胡连翠执导的黄梅戏电视连续剧《二月》中,饰演了女主角陶岚,其清新动人的形象给人留下  相似文献   

2.
交流     
《文化博览》2006,(1):64
好几次在别的地方怀着如饥似渴的心情去买《文化博览》,书摊的老板回给我的却是茫然不知的神情,有几次甚至就在本市。当每次听到他们说不知道《文化博览》的时候,我的心里就要承受了委屈一般的难过。也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喜欢她的第一页写上:非诚者勿扰!一行字,或许我不想再让她被"太多"的人打扰吧!我是一名学建筑的学生,我  相似文献   

3.
他是《天下无贼》里的"傻根",《暗算》里的"阿炳",最近又成了《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王宝强这个朴实的农村小伙,在影片中所饰演的许多角色,憨憨地感动着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这个8岁就到少林寺习武的穷孩子,成功道路充满了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4.
毕业于上海东方文化学院影剧科的黄奕,俏皮灵气、个性爽朗,如今在演艺圈已经小有名气。从《上错花轿嫁对郎》到《还珠格格3》再到《长恨歌》,黄奕已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风韵十足的女人,一个柔情万种的女人。黄奕的漂亮不是惊鸿一瞥,也不是惊世骇俗,只是如邻家女孩般的清纯。别看荧幕上的她大大咧咧,生活里的她却不太一样,平日里她其实喜欢读很女人的悲情小说,王安忆的《长恨歌》和池莉的《口红》是她最钟爱的两部作品。《上错花轿嫁对郎》:成名时《上错花轿嫁对郎》里的李玉湖虽然不是黄奕的第一部电视剧,却是她迅速成名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2004年,总有些名字让人记忆深刻;伊始的2005年,也总有些电视剧让人过目不忘。尤小刚导演的电视剧《非常24小时》,选择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开始播出,连播24小时。在这部电视剧里,饰演一个备受感情煎熬的网络专家夏末的,就是青年演员石小群。她曾经是浙江越剧小百花的当家小生并被称为"茅威涛第一继承人",又怎么会成为"中北"的当家花旦呢?  相似文献   

6.
于丹 《文化学刊》2009,(3):168-168
于丹在《新浪读书》2009年4月15日撰文指出:经典会随着我们的生命体验不断地深入心灵。大概十几岁时,《论语》我就通读得非常熟了,可那个时候喜欢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些掷地有声的话。到40来岁,上有老、下有小了,我就想起,孔子的学生问老师,说您的理想还没有跟我们说呢。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电视剧《雷雨》的播出,让我们记住了饰演“四凤”的青年演员田海蓉。近两年,田海蓉呈现出来的态势;越来越让人刮目相看——由她与王志文、蒋雯丽等主演的电视剧《黑冰》在国内各城市电视台播出后,引来了如潮的好评;2002年,在央视影视频道播出的古装大片《银鼠》中,那位既八面玲珑又惟利是图,被专家公认为是该剧亮点的“小狐仙”就是田海蓉扮演的。最近应《文化时空》之约,田海蓉道出了她人生中难忘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马识途助姜文《让子弹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子弹飞》这部巨制电影,其源头在哪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到一位名叫马识途的96岁的老作家,因为《让子弹飞》的剧本改编自他的小说。为了求得这部作品,姜文心存夙愿几十年,且多次与马老电话联系,姜文团队更是几次前往成都,登门造访马老。  相似文献   

9.
正两年前,她翻译的德文版《西游记》首发,这是这部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第一次被完整地译成德语并出版。2018年10月,她再出新作,用德语翻译了号称"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的《千字文》。德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法兰克福汇报》将它纳入"适合节日阅读"的推荐书目中。她的名字叫林小发,一位瑞士汉学家。林小发原名叫Eva Luedi Kong。"林"是根据自己的姓氏Luedi找一个L开头的中文姓,而小发又和她的德文名字EVA比较接近。她之所以喜欢"发"字,是因为其中蕴含了"发起""发动""萌发"之意。  相似文献   

10.
林少波 《职业圈》2014,(13):118-118
经常有年轻的朋友给我微博私信咨询。 前阵子有个女生私信我,诉说了烦恼:明年毕业,但不喜欢本行业外贸,想从事美容业学习美容技能和中医养生。可是呢,又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会面临生存问题,想追寻自己喜欢的但又怕束缚。因为她看美容行业报道说,美容师很难找到结婚对象,因为工作时间和面对的人大部分是女性。她说她害怕我在《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2》里提到的“职场黑暗期”,怕熬不过去就又面临结婚,不想晚婚被剩。  相似文献   

11.
王珍 《文化交流》2015,(3):21-24,2
杭州姑娘、舞台名角史兰芽在家乡主演话剧《枪声》。作者在杭州剧院与史兰芽面对面的一场专访,婉约细腻地写出史兰芽在《枪声》中饰演母亲这一主角的心得,以及近20年演影视、话剧的演艺感悟。史兰芽出身于杭州的一个艺术世家,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她对家乡、亲人、友人绵绵不绝的眷恋之情,让人欣喜、感动。  相似文献   

12.
交流     
我是一个刚步入社会不久的打工者,平时除了上班之外很喜欢看一些杂志,一方面是自己的爱好,一方面也算是打发时间。一个偶然的时间,从朋友那里看到了《文化博览》,刚开始也没怎么在意,只是想拿回来看看好打发晚上无聊的时间。没想到看了几页真令我对她刮目相看了!她里面的内容是那么精彩和富有哲理性。《文化博览》还很年轻,有些栏目也比较单调,如"异域",内容较少涉及异域生活的风土人情,文化生活也少了一些,是否能再增添一点篇幅,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看法。我没有看到《文化博览》的约稿启事,但我心里还是有一点触动,想努力地寻找一些美文推荐给贵刊,为贵刊多增添一点色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贵刊会成长得更加出色,吸引众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3.
芳邻 《文化博览》2006,(8):18-19
我不记得自己究竟是几岁开始读《红楼梦》的,但我却记得自己抱着《红楼梦》生吞活剥地狂读并且咀嚼那些生涩句子的情景,甚至忘了吃饭。我一直鼓励女儿读《红楼梦》,但她置若阁闻。幸好,女儿的寒假作业要求读《红楼梦》,我以为机会来了。好说歹说,女儿从高高的书架上取下《红楼梦》。"这么厚?"女儿畏缩了。"没关系,先读有意思的情节。"我绕开开篇那些容易让人迷糊的段落指点女儿。"哦,天呀!"女儿表示自己的能力不允许自己读这部巨著,"我还是读一些短篇吧。""也好。",我悻悻然。我知道小丫头在和我耍滑头。"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马克·吐温……这么多,我先读谁的?""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莫泊桑的《羊脂球》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随便读哪篇都可以,你会知道什么叫名著,什么是大家。你也会领略风趣幽默和辛辣讽刺……""好吧,我先读《羊脂球》。"女儿被我说动了,跃跃欲试。为此,我们还去眼镜店专门为她配置了平光  相似文献   

14.
从《非你不可》的苏岩,到《小鱼儿与花无缺》的江玉燕,再到《蝴蝶飞飞》中的钟小印,杨雪凭借青春靓丽的外形以及多面化的角色形象,逐渐地让观众熟悉起来。眼下《蝴蝶飞飞》的旋风还没过去,近日又刮起了“小公主”杨雪的另一阵旋风:她与夏雨、陈道明主演的《浪淘沙》以及和柳云龙、河沿的《变脸》,与好姐妹韩雪“双雪合璧”出演的《明天我不是羔羊》等连续剧轮番在各卫星电视台播出,杨雪成为近日荧屏上一位活跃的明星。喜欢杨雪的观众都喜欢叫她“小公主”,即便她扮演一些如江玉燕般恶毒的人物,观众也会不自觉地为她开脱,所以如此,也许这与杨…  相似文献   

15.
在法国人看来,喜欢异性是很正常甚至是很必要的一件事,恋爱是终生事业,无论老幼.哪怕孩子还很小,大人们就已经开始逗了:"告诉我,班里有没有你喜欢的女孩子啊?"等孩子真长到十七八岁还没有和女孩子约会的话,家长们先开始急了:我那孩子怎么还没有女朋友?  相似文献   

16.
她想她是海     
七八岁的时候,她很喜欢恒生叔。恒生叔一头怒张的鬈发,腿上的牛仔裤永远是破的。她注意到他时,他就微微一提裤脚:"这是我上次去西藏的时候,青藏公路的车太颠簸了……"他滔滔不绝给她讲雪崩遇险、藏女奇缘、在无人区逃生的种种情景,她如饥似渴地听那丰富而感伤的经历,像海洋全无防范地迎接怒吼的大江。然而母亲不过淡淡一笑:"恒生呀……"很快,她知道了恒生叔的落魄。他在周末若无其事、仿佛偶遇地到她家蹭一顿饭,一边吃一边点评新闻联播:"这地方我去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朋友:您好!《文化博览》我很喜欢。我是一个很失败的人,因为没有人喜欢我,我没有主见,而且我很胆小,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特别是在女生面前……尽管我已是一个大学生了,但是我知道自己依然很懦弱,我知道没有一定的口才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于是,我一直在复杂的思想问题边缘徘徊、  相似文献   

18.
吕斌 《文化交流》2009,(1):63-66
她7岁时就开始走上荧屏,9岁时几乎成为当时很多电视剧中孩子角色的首选。14岁那年她出演了电视剧《孝庄秘史》中顺治的宠妃婉如、《天龙八部》中的天山童姥等,今年她刚满21岁。从7岁到21岁,她先后在40余部电视剧、4部电影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并先后获得广电部颁发的“金童奖”、文化部“五个一”工程奖、金鹰节新秀大赛“最佳电视新秀奖”、“最受观众欢迎奖”、“优秀奖”三个奖项;  相似文献   

19.
清清茉莉     
绿荷 《文化博览》2006,(11):42-43
她是十六岁那年认识他的。那年,他已经二十八岁了,是最年轻的教授,出了名的作家,他是她的校友,来学校做报告,带着他的新书。之前,她看过他的书,那么细腻生动,感动得让她落泪,她觉得,自己已经暗暗喜欢了那个男人,虽然她还没有见过他。正是初夏,她站在夹道欢迎他的队伍里,穿着白裙子,瘦而矮,不是一眼让人记住的女子。他演讲,带着激情,很多女孩子崇拜地看着他,她更是。他那么清秀俊朗,她找他签名时,他抬起头,灿然一笑。她的脸腾地红了,她哆嗦着手,拿着那本淡蓝色的书——《我的清清茉莉花》。封面上,是缤纷的茉莉花。像她,淡淡地,散发着幽香。十六岁的花季,为了他,初次绽放了。雷南,多好听的名字。圣诞节,她寄了一张贺年卡,祝他快乐。他回了一张,问他,你是那个眼睛大大的女孩子吗?她有些失望,因为她的眼睛细细的,并不大,她想,他一定是记错人了。但能收到他的贺年卡她高兴坏了。十八岁,她去了他所在的大学。但他走了,因为离了婚,他出国了。  相似文献   

20.
邱兆敏 《对外大传播》2014,(5):56-56,59
正"我很喜欢吉林的宣传片、画册和图片展,看了《爱上吉林》,我真的爱上了吉林。吉林的色彩很好,作为画家,我很喜欢,吉林给我的印象就像画册里写的一样,是美酒,是诗歌,让我醉了,现在我特别想去吉林,特别向往吉林,我一定会去吉林留下属于我的故事。"法国女画家索菲看了《爱上吉林》纪录片和画册后由衷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吉林省于2013年11月28日-12月6日在德国、法国举办了"中国吉林电视周"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活动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