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9月24日至26日,中国(上虞)·越窑青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上虞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以及韩国、日本等地的50余位古陶瓷领域专家学者和各窑口代表性传承人齐聚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就瓷器的起源、制瓷技艺的传播、越窑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发展青瓷产业等议题进行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对绍兴市上虞区的"顾氏越窑"窑主、青年陶艺家顾少波,我是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名。他是G20杭州峰会青瓷礼物一套4件"和"字盘(寓意"世界和平",书法"和"由著名残疾人书法家陈伟强书写)的承制者,其创作的青瓷作品先后获得全国26个金奖,其中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颁发的就有6个。我怎么也没想到,顾少波在从事青瓷研究之前是一名厨师,曾在五星级的宁波开元名都大酒店的厨房里从事雕刻工作。因是宁波技校烹饪专业的毕业  相似文献   

3.
上虞北濒杭州湾,南接温州,东邻宁波,西毗杭州,素为“九县通衢”之所。辖区面积1427.5平方公里,人口78万,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上虞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山川毓秀,人杰地灵。殷商甲骨文已有记载,秦赢政二十五年置县,是全球最早的青瓷发源地。舜会诸侯,谢安聚贤,王充论衡,伯阳炼丹,灵运赋诗,学诚立志,一大批贤人志士铸就了上虞灿烂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在上虞,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日前正式开馆迎接中外陶艺家入驻。陶艺中心是由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代陶艺研究所合作共建的公益性学术机构,聘请国内外陶艺家入驻创作,记录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创作技法及烧成等全过程,并且收藏现代陶艺作品。灰色砖墙上挂着玻璃展窗,里面镶嵌着从东汉至五代·北宋的上虞青瓷碎片。陶艺中心分为陶瓷拉坯及制作室、陶瓷半成品展示区、精品陶艺展示场所等功能区,可以见到  相似文献   

5.
正2001年1月,上虞乡贤研究会在上虞成立,为乡贤文化奔波了十多年的陈秋强众望所归,被一致推举为会长。这是当时全国第一个成立的乡贤文化民间组织。当年虞籍乡贤、著名导演谢晋欣然担任了乡贤研究会的名誉会长,并专程赴上虞,在成立大会上作了激情四溢的讲话。"一瓣心香一瓣荷"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曾经说过:"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龙泉窑是中国瓷业史上最后形成的一个青瓷名窑,其文化内涵丰富,生产规模极为壮观,是南北两大瓷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范,是官民瓷业相互关联、相互激荡的结果,是中国青瓷工艺发展的历史总成。一青瓷,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融入了这座城市,融入了龙泉人的生活。2014年3月,庆元县成人职业技术学校工地施  相似文献   

7.
正画无印好比花无主,有画有印才算完美。乡村若是一幅墨色鲜湿的画,那片云便是灵光闪烁的题款,谁是那枚押在画上的印章?当然是鸟窝。乡村这幅画,历朝历代画家都这么画,近处是草,远处是山,草边有树,山上有石。草木山石之间画几笔,横竖撇折,线条连起来就是房屋。画儿画好了钤印。印章不劳画家出力,喜鹊喳喳叫着揽下这活,它说,我会,我会!它真会。喜鹊不好吹牛,吹就吹"喜相逢",吹就吹"欢乐颂"。甭替它发愁,春夏秋冬它都能寻足印章材料,精挑细选,纯正原木,  相似文献   

8.
正龙泉,宝剑之邦、青瓷之都。相传春秋时,一代剑师欧冶子在这里铸就三柄利剑,其中一把名为"龙渊",遂以剑名地。后因避唐高祖李渊之名讳,改称"龙泉"。龙泉又有"瓯婺八闽通衢"之称,自古为"驿马要道,商旅咽喉"。十里窑场,千年窑火,精美绝伦的龙泉青瓷从这里源源不断走向世界,书写了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9.
王佳  余彩龙 《文化交流》2008,(11):24-28
谢晋在上虞溘然离我们而去。他生于斯,逝于斯,故乡人民哀思绵绵,无限怀念。10月24日,"杰出乡贤——谢晋导演追思会"在上虞举行。谢塘镇政府、上虞市乡贤研究会在谢塘镇谢晋故居设灵堂供家乡人民悼念。上虞市还举行"谢晋电影回顾展"等一系列纪念活动来追忆谢晋。下图为谢晋生前正在观看上虞故乡人民布置的"谢晋电影图片展"。  相似文献   

10.
正走进面积1400平方公里的浙东上虞,无论是翻开上虞的历史、触摸上虞的文化,还是游览上虞的山水、探询上虞的经济,活力磅礴、千年峥嵘的母亲河曹娥江,端的是生生不息的血脉。这条江携两岸山峦的奇秀俊逸,纳上下支流的甘泽旖旎,滋养了上虞的山水之丽、物质之丰;这条江铸名贤大哲的精神风骨,扬文化叶脉的丰采华瞻,涵育了上虞的文明之灿、人文之美;这条江是上虞的精气所凝、福祉所依;这条江更是上虞的发展所托、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1.
浙江上虞提出以科技自主创新实现品牌经济发展新战略,打响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之战。上虞经济列车正在一条崭新的科技创新路径上疾驰。一向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的上虞不失时机地谋划、实施新一轮战略转型,“科技自主创新”成了上虞发展的助推器,成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浙东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度过了它的百年华诞。百年前,上虞富商陈舂澜捐资,委托乡贤王佐和近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经亨颐创办春晖中学。学校坐落于上虞白马湖畔,依山傍水,风景优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校内完好地保存着一批20世纪20年代的经典建筑,记录着这所百年名校的历史沧桑。  相似文献   

13.
寻迹哑目连     
正上虞哑目连和杭州西溪哑目连,是一起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根据《东京梦华录》中对哑杂剧的描写,可以看出哑目连这种古老而典型的民间哑剧形式,其实有着北宋勾栏"哑杂剧"的遗踪。"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这句古老的谚语,道出了中国戏剧诉不尽的情怀往事。而在中国戏剧长河中有这样一种独特的戏剧存在,它没有一句唱腔和对白,配以独一无二的乐器招军(管乐器,铜制,分两节,发音极为洪亮),它就是"哑目连",已列入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绍兴是瓷器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越窑青瓷是先贤群体生活的精神体现,表现了当时生活的思维方式、艺术审美和精神意蕴,是祖先智慧的结晶,也建构了人们的精神家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提升,越窑青瓷出现的受众区域化、传承队伍老龄化、保护方式单一化等问题,严重限制青瓷文化活态传承与发展。融媒体具有模糊场域、宽广受众等优势,为青瓷文化在信息化时代所遇到的发展瓶颈开拓了全新的传承空间与发展环境,有助于青瓷文化的活态传承发展,使青瓷文化能够多维度、创新性地重归大众视野。  相似文献   

15.
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艺术价值看,它内蕴强化民族认同、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功能;从经济价值考量,它是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新引擎,是驱动乡村振兴,打通共同富裕的新通道.青瓷属于小众艺术品,材料厚重易碎,日用瓷商业模式陈旧,面临主体困境、模式困境、产业困境、创新困境等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关于龙泉青瓷的展览中,展品数量最多、来源最广、产地最繁且体现多元文化的一次展览。仅从开幕式上,故宫博物院三任院长郑欣淼、单霁翔和王旭东共同为展览揭幕,就可以看出这次龙泉青瓷展的重磅。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7月15日,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天下  相似文献   

17.
德国艺术家格里特·格里姆在结束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的创作启程回国前,举办了一个小型作品展,并把在上虞期间创作的11件雕塑作品全部捐赠给了上虞博物馆永久珍藏.  相似文献   

18.
骆蔓  黄芸 《文化交流》2017,(8):62-64
正展厅的一角传来极细且柔的江南丝竹的背景音乐声,好像是《采茶舞曲》,两名中国女子正用龙泉青瓷茶具演示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生活化程式不同,中国茶道更具舞台艺术的表现力,演示如淡云薄雾舒卷自如于茶山之间,让前来欣赏的日本观众感叹不已,纷纷竖起大拇指而频频点赞。这中国茶道表演是"日本·浙江文化年"重头项目"龙泉青瓷生活主题展"中的主要节目之一,不久前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日本是十分喜爱瓷  相似文献   

19.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由法国每年主办一次。去年,2012年,第十七届展会在巴黎举行,中国有15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及其52件瓷器和海派旗袍的作品参与,主办方为之颁发了展会荣誉证书。展会上,来自浙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毛正聪设计制作的两件龙泉青瓷作品《碎玉》《珍珠梅瓶》特别吸引人,老外纷纷竖起大拇指,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连声夸道:"OK,中国雪拉同(西方人称青瓷为雪拉同)……"  相似文献   

20.
李清严 《文化交流》2010,(2):M0001-M0002
在青瓷之乡龙泉鹅庄.近来出现一幢墙面全部用古青瓷片装饰的楼房.古雅质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周姓房主数十年如一日收藏古青瓷片.日积月累达数十筐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