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目山,古名浮玉山,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主体由东、西两山组成.东天目山主峰大仙峰,海拔1479.7米,西天目山主峰仙人顶,海拔1505.7米,均在杭州临安. 选择进山 如何介绍一座山?我想不出什么好的开头. 如何表达对一座山的热爱?——我想留下来.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西天目山,留在了一个叫"大地之野"的自然学校,起因很...  相似文献   

2.
一座山的守望,东天目是最有诚意的。唐时清风宋时月,或许还要更早一点,她就在东南佛教文化的最高领地,占了一方之威,并且卓尔不群地绵延到今天。  相似文献   

3.
天目山雄奇俊秀,草木葱茏,古树参天,继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之后,为我国的第五大佛教名山。 1934年秋天,天目山秋高气爽,浓荫蔽日。就在这个出游的大好日子里,艺术大师徐悲鸿携他的爱妻廖静文来到了天目山。大师在天目山游览之时,除了对天目山之奇山、秀水、古木感到美不胜收、魅力无穷之外,更对天目山中那千古不绝的梵音禅风与古刹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早在晋朝,竺法旷法师便在这里开山建寺,此后求法问道者便绵延千年络绎不绝,且仰仗这方山水造化之功,天目山代有明心见性之高僧出世,由此可见隐于此山之刹,非同一般!……大师心驰神往之余,泼墨挥毫,绘下《西天目山老殿》,并在画中题上“西天目山老殿古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21日,《今日早报》刊登《失传800年天目釉重出江湖》一文,报道了萧山宋代名瓷研究所所长、著名陶瓷专家叶国珍研制出“国宝”天目釉的消息。随后,记者经过实地寻访和查阅相关资料,对被称为天目山三大“国宝”的天目木叶盏、天目“尺八”箫、天目柳杉是如何流传到日本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正《林业思想与文化分典》辑录了我国古籍中与林业有关的生态思想、管理哲学和生态文化等内容,分为"林业思想""森林植物文化""森林动物文化""动植物图腾与神话"以及"山林游栖文化"5个总部。林业思想总部主要关注古人对森林生态、林业产业等问题的认识,下设天人和谐、森林功效、林业科技、林务管理4个主题,我们广泛搜集史料,撷取精华,以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传统林业思想的概况及发展过程。"天地变化,草木蕃"。花草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良好生境,也是反映"天人和谐"的晴雨表。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古人形成了尊重自然、顺  相似文献   

6.
天目山以树而名,踏进这片由1000余公顷森林构成的植物王国,幽幽古木遮天铺地,排排绿浪扑面而来。这里萃集着2160余种植物,其中以"天目"命  相似文献   

7.
2月24日上午,杭州天目山下人声欢笑、雄狮腾跃、锣鼓喧天、气氛热烈。杭州天目山和台湾阿里山缔结姐妹山签约仪式在天目广场隆重举行,国台办主任王毅致电表示祝贺,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有关方面的领导和台湾嘉义市观光协会理事长许贤哲等21位来宾出席了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8.
蟒蟾坡     
林然 《生态文化》2008,(3):44-47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普普通通的山,因为山体向阳的坡度很缓、很长,人们就把这山叫“坡”。又因为这山在村子的最北边,这山的全名就叫“北坡”。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省中西部,有座叫兰溪的江南小城。它素有"钱塘第一商埠""民国第一县""小上海"之称,是宋徽宗题誉的"天下江南",也是"东方莎士比亚"李渔的故乡。婺江、衢江在兰阴山麓汇成兰江,一路向北,入富春江,至富阳以下,连通钱塘江。耸立在兰江之滨的兰溪,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旖旎,商埠贸易繁华。元代诗人萨都剌途经兰溪时忍不住夸赞:"越船一叶兰江上,载得金华一半秋。"自唐咸亨五年(674)建县,儒家文化、山水文化、美食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在此生生不息。如今,  相似文献   

10.
"径山茶宴"是我国古代独特的茶宴习俗的存续,因诞生于南宋都城临安府(今杭州)余杭县径山万寿禅寺而得名,它起源于唐代中期兴起的茶会茶社,在宋元时期的江南禅院盛行一时,流传迄今已有长达1200余年的历史。径山为浙西天目山的东北余脉,因有路径可通天目山而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段学界旧事: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安徽大学学生闹学潮,蒋介石传令时任安徽大学校长的刘文典,前去当面向他汇报。刘文典对蒋介石给教育部下达的文件里使用了"责令、责成""纵容学生闹事"等词十分不满,谓"我刘叔雅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因有怨气,去见蒋介石时,刘文典戴礼帽着长衫,昂首阔步,跟随侍从飘然直达蒋介石办公室。蒋介石面带怒容,既不起座,也不让座,冲口即问:你是刘文典么?刘文典针锋相对,不仅没叫他蒋主席,反而傲然回答:"字叔雅,文典只是父母长辈叫的,不是随便哪个人叫的。"后来两人的冲突升级,刘文  相似文献   

12.
何一枫  舒姝 《文化交流》2013,(12):32-35
“混沌始开,江南古陆。天池苍穹,震旦天目。”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原创茶艺情景剧《天目茶道》,在她的序曲、微电影《天目音画》展现的奇丽风光和珍稀动植物中开场。辽远的过去续接可触摸的年代。“梅福植茶”“彭祖采芝”“昭明分经…明本说法”“天目问茶”五幕微话剧,似诗画卷轴徐徐打开,低吟浅唱出天目山干百年来茶文化发展的轨迹及其风韵。  相似文献   

13.
正两年前,她翻译的德文版《西游记》首发,这是这部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第一次被完整地译成德语并出版。2018年10月,她再出新作,用德语翻译了号称"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的《千字文》。德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法兰克福汇报》将它纳入"适合节日阅读"的推荐书目中。她的名字叫林小发,一位瑞士汉学家。林小发原名叫Eva Luedi Kong。"林"是根据自己的姓氏Luedi找一个L开头的中文姓,而小发又和她的德文名字EVA比较接近。她之所以喜欢"发"字,是因为其中蕴含了"发起""发动""萌发"之意。  相似文献   

14.
天目山绵延数百里,横亘浙江省西北面。这里层峦叠嶂,更有青松翠竹如海,可真是秀色可餐。1996年1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吴邦国,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8个部委领导人的陪同下,风尘仆仆地来到天目山中部的安吉县境内。他们并非来此探幽寻胜,却是专程来视察建设中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一个电站的建设,迎来了两位日理万机的共和国总理,足见其意义重大。这是一个世界级现代化的国家重点工程。工程完成后它将拥有180万千瓦的装机能量。无论规模和技  相似文献   

15.
重点导读     
正1中国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挑战、转向与创新当前,中国已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观,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但在向世界推介阐释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中国生态文明思想与话语的国际表达不充分而引发西方误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成就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而招致西方质疑等多重挑战。为破解这一困境,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国际传播需实现两大转向:一是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人类二元对立""经济思维主导"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博物馆的实践创新推进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在管理上,确立了"以人为本""市场营销""服务社会发展"的理念;建立了以"创新"和"发展"为导向的体制机制;强化了"中心馆"的作用,催生了"博物馆群"。在业务上,形成了时间与空间的延展、物质与非物质兼容、生态与体验的强调、特色与品牌的打造等特色。在服务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网上博物馆"等活动和方式,使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一位老农承包了一座人迹罕至的荒山,带领家人以"愚公移山"精神,经过20多年的辛勤播神和耕耘,在他垂暮之年终于使一座荒山变成了一座郁郁葱葱的青山,此乃传为佳话,令人敬仰。这座山也变成了一座值得纪念的丰碑。老人现在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每天到山林里走一走、转一转,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乐享自然安逸的晚年生活。网易创始人兼CEO丁磊先生放弃繁华大都市喧嚣的生活,毅然来到乡下开始自己的养猪事业,这  相似文献   

18.
孙侃 《文化交流》2008,(4):62-64
前些日子,我们跟着高长虹去爬东天目山。这里是他拓展旅游业的新的大手笔。他爬山的身姿异常灵巧,刚刚还在我们后面的,一下子就已在  相似文献   

19.
正奇山胜水相映成趣,云海雾岚缭绕其间,这就是生态探秘旅游的绝佳去处一一浙江省安吉县。举世无双的万顷"中国大竹海"就坐落在这个长江三角洲上一座美丽的"都市后花园"里。浙江安吉,这里人文兴盛,气候宜人,山川锦绣。到安吉旅游,你可以充分领略竹海的连绵起伏,深山峡谷的奇异诡秘和人与自然的最佳和谐。最近笔者采风走进这个享有"中华竹都"之美誉的安吉。安吉境内那山峦叠嶂、绿荫环抱、山清水秀、竹海茫茫,竹文化、竹风情,赋予了安吉旅游独特的迷人魅力。满目都是怡人的绿色,使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20.
深涧幽谷的恬淡本真,或许只在那漫不经心的一瞥,便入心入肺了。重新包装以后的东天目山果然秀色撩人!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约了几位文友,探访我梦中曾经神游过好多回的东瀑大峡谷。大峡谷其实是一条大山沟,和别的峡谷差不多的是,两旁照例是险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