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夏之卷刊载了李婷婷的《周代乡乐考论》一文,秋之卷又发表了彭林先生的批评文章《说乡乐、房中之乐与无乐——评〈周代乡乐考论〉》,反映了该对于学术争鸣的认真态度,也反映了彭先生不避长幼,为学术尊严而发言的可贵精神,后学自当引为楷模。本人完全赞成彭林先生的意见,并再申述一二李文存在的问题。无论是“乡乐”、“房中之乐”还是“无乐”,都是上古的礼乐,其出自《仪礼》有关诸篇即是证明,涉及“乡饮酒礼”、“乡射礼”和“燕礼”等有着严格规范的古代礼学。上古用乐有着严格的制度化要求,这是治中国音乐史者…  相似文献   

2.
《仪礼》的《乡饮酒礼》、《乡射礼》和《燕礼》等篇有关于乡乐、房中之乐和无筭爵的记载,对三者的理解,学界自来没有分歧。最近看到《中国文化研究》“夏之卷”目录有《周代乡乐考论》一文,从题目看,似乎作者有新见或心得,颇觉欣喜。但三读之后,相当失望,全文逻辑混乱,不知所云,甚至缺乏基本的常识。全文未作分节,但可约略分之为四部分,今依顺序简要评述如下。第一部分,作者征引了《仪礼》的《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中郑玄、贾公彦的四段文字,作为全文论述的基础。这一部分属于纯粹的列举材料,最不应该出问题。但是,居然也明显…  相似文献   

3.
今传礼书经注中保留有多个周代旧乐名,诸如"燕乐"、"房中之乐"、"乡乐"、"无算乐"、"雅乐"等.现代学者欲对诸乐名义进行界定,对其间关系进行梳理,然而囿于新旧学术体系的隔阂,不免产生若干失误.笔者认为"燕乐"等周代诸乐名称的得名之源各不相同,诸乐并非处于同一层面上,抓住这个根本点是理解诸乐名义及其间关系的关键.同时,文章指出对礼书经注的用辞通例,诸如礼书内部的时代层次、礼书经注同物异称例、郑注随文释义例等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关于孔子的鬼神观念,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对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观念以及由"礼"与"仁"所构架的整个儒家思想体系进行分析可得知,孔子一方面是借鬼神祭祀来恢复"周礼",进而维护周代上下有别、长幼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另一方面,孔子又将鬼神祭祀转化为了一种不需服从于神的个体的人格自觉、道德完善与社会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5.
射礼作为一种以射箭为主要内容、带有竞技性质的、有一定政治目的和道德教化作用的象征性礼仪活动,起源于商,兴盛于西周,春秋时礼节仪式进一步规范化,在《周礼》当中被归为嘉礼,战国时渐渐衰弱。射礼具体内容和含义的演变,很好地反映了礼乐仪式背后的奴隶制贵族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礼俗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进行全面综合论述的文章。通过对"礼的种类"、"礼的起源"、"礼之实"、"礼与仪"、"礼与俗"等题目,从形式到内容,从表象到实质进行考察和探析,从而得出如下结论:礼是以仁义为内容的社会规范,是调剂血缘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形式。它所具有的熏陶作用是其他形式的社会规范所不能替代的。当前,报上登载某些地区或学校的青年学生为立志而举办"成年"礼仪。这就给社会提出一个课题:如何使传统的礼仪文化在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新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诗经·驺虞》主旨关乎上古蜡祭中的"迎虎"及"田狩"之礼;作为上古的仪式乐舞,此诗用于与"迎虎"及"田狩"相关的"射礼";《礼记·乐记》等古籍关于"《驺虞》,乐官备"之说,并非毫无根据,其说源于上古乐官在确定时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上古田猎具有时节性,更为了焚烧草莱、开辟土地,而农业生产最重"时令","乐官备"是上古农业生产的保障;仁兽"驺虞"的原型是人间的虎,同时是天上的参星,参星在上古是指示正月等季节的重要星辰。  相似文献   

8.
礼讼是指在宗法制度下 ,因王位继承者的嫡庶、丧服的等差、宗室勋戚的封号等礼仪问题所引起的争讼。朝鲜后期频繁发生的礼讼事件 ,与党派斗争交叉纠结 ,对社会政治不断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依据宗法理念和相关史实 ,分析了元宗追崇、己亥服制等礼讼事件在君统、宗法等问题上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刊夏之卷发表了李婷婷的文章《周代乡乐考论》,秋之卷又发表了彭林的文章《说乡乐、房中之乐与无乐——评〈周代乡乐考论〉》,由此引发了对周代乡乐问题的讨论。本期我们在"学术争鸣"专栏同时发表李婷婷的《评彭林教授的〈周代乡乐考论〉》和罗艺峰的《关于〈周代乡乐考论〉和彭林先生的批评》两文,以期将讨论引向深入。本刊热诚欢迎对此感兴趣的学界同仁撰写文章,参与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五礼通考》为研礼者常用之书,其中备载历代五礼事迹,也多为史家参考。但该书大量袭用《古今图书集成》相关内容,影响成书品质。即以王鸣盛所编军礼部份而论,由未能核查原书、仅仅转引《集成》所造成的讹误、混乱与缺失已颇严重,纂修者难辞其咎。今日利用此书,当注意及之。  相似文献   

11.
沙舟 《文化交流》2008,(10):72-74
北京第29届奥运会共设有28个比赛大项,除了柔道和跆拳道起源于日本、韩国以外,其他比赛项目几乎都来自西方,然而体育竞技源自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战争等,许多奥运比赛项目在古代中国都能找到其渊源或雏形。在我国,古人把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列为人生必修的六种技能,其中的射、御就是射箭、骑马。  相似文献   

12.
北山学派传自朱门高足黄榦,继承了朱熹晚年重视践履的治学特点。作为学派的开创者,何基以"居敬持志"为教,将"敬"作为功夫的着落处。王柏则益之以"博文约礼",把内在的"敬"进一步外在化为礼仪实践。通过北山之丧,学派树立了考礼、议礼、行礼的礼学实践品格,实现了学派的"礼学转向"。此后,北山学者以章句训诂考订礼,以文学创作传播礼,积极参与到地方家族礼仪的建设中。金履祥的弟子柳贯及其再传弟子宋濂与浦江郑氏义门交往密切,不但主持、参与了不少典礼,还教导了郑涛、郑泳等杰出学者,编纂了《家范》《家仪》等家族礼书。这些礼学实践经验最终促使北山学派由金华走向全国,塑造了明初洪武儒学的经世品格。同时,《家礼》所代表的朱子礼学也由地方实践推广到全国,深刻影响了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周代诸侯国名号是天子所赐,普遍带有政治寓意。周初所封的异姓诸侯焦、祝、蓟、陈、杞、宋诸国,它们的君主都是古代圣王的后裔。这几个诸侯国名号,其生成根据多种多样,所包含的寓意也有多种指向。祝、宋两国是以德命名,焦、陈是以类命名,蓟、杞两国的名号则是取于物。这些诸侯国名号的寓意和文化内涵,显示出周文化深厚的底蕴。  相似文献   

14.
何为房中之乐?郑玄、朱熹、敖继公等各从某些或某一视角观照、界定,有益于对其全面理解和把握。房中之乐有后、夫人与天子、诸侯之别,而周代用乐又等级森严,因此,随其出演的场合不同,参奏乐器亦应有所变化,不可执于一端。以《周南》、《召南》诸诗为主的房中之乐,在先秦上层社会流传甚广,促进了当时器乐合奏的普及和发展。其传承嬗变,主要是演奏内容和演奏形式的创新,进一步突显、张扬了周代房中之乐的娱乐性。另外,其对于乐府的产生和发展也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5.
刘洁 《文化学刊》2009,(2):74-79
中国历史进入周代以后,墓地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墓葬布局——夫妻合葬墓。这种墓葬形式在整个周代虽较为流行,但却尚未成为一种一般性观念在整个社会中得到广泛普及。由于西周与东周社会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因而“男左女右”的墓葬布局不是整个周代夫妻合葬墓中的一种定制。  相似文献   

16.
礼学是传统经学的重要内容,历代硕儒大都专精于此。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礼教“吃人”的偏激认识之下,礼学无形中成了腐朽、落后的代名词。尤其是经过“文革”的沉重冲击,礼制研究几乎成为绝学。可喜的是,近年来传统学问稍有复兴,礼制研究也渐渐趋热,出版了几部颇有份量的礼学著作,如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钱玄《三礼通论》和《三礼辞典》、陈戍国《中国礼制史》系列(六卷)、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等。其中,彭林教授的工作尤其值得称道,他在10年前就出版了《〈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此后一直致力于此,先…  相似文献   

17.
礼制的发生与发展,完善与成熟,是中国古代社会独特的经历,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特色,也是中国文明的基本脉络。这些礼制在"三礼"中多有记载,笔者便主要从"三礼"对研究楚国礼俗制度的意义、"三礼"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丧葬形制的意义两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考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邹玉 《现代企业文化》2011,(20):148-148
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女职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社会良好风尚和职业德道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实现者。鉴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在企业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的女工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起来。  相似文献   

19.
邹玉 《职业圈》2011,(20):148-148
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女职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社会良好风尚和职业德道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实现者。鉴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在企业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的女工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起来。  相似文献   

20.
“以和为贵”虽然是儒家礼学的中心思想,但儒家主张的“和谐”,原本就不是没有差等的“齐一”。孔子主张“正名”、“仁民爱物”,孟子认为“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或劳心,或劳力。”都隐含了“维齐非齐”的观念。荀子的“礼分”思想,无疑地可以视为这种观念的延续。只是荀子的礼学思想,较之孔孟,多了分具体实在。荀子的礼分思想,也很清楚说明“明分使群”的必然与必要。在这样的思维逻辑下,人与人之间的差等,也就很自然的必须被强调,唯有确知了差等的存在,人才能确认自己的权限。而维持差等的方式,除了大众心理自觉的认知,更可以加上外在的限制,使得人群间界线分明、各守其分。这些外在的限制,依托着礼的面貌,在《荀子》书中有了朴素的开端,而在秦汉之际的儒者手中,被完全确立了起来,礼的阶级化于焉完成。本文之研究,旨在整理荀子的“礼分”思想之大要,并探讨其与阶级化礼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