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戏曲故事是学和戏曲的综合,它是融广播的凝练和戏曲唱、念、演播式的说为一体的艺广播形式。宁波电台创作的越剧故事《蝴蝶梦》在探索这一新的广播戏曲节目样式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满足新时期听众对广播戏曲节目的审美需求方面做了一番努力。越剧故事《蝴蝶梦》在2002年度浙江省广播艺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曾莹 《文化遗产》2014,(6):53-60
《春阳曲》作为唐代著名的声诗格调,其背后有着丰富的故事因子和情感内涵.汤显祖《牡丹亭》一开篇即显露出与声诗《春阳曲》之间所存在的关联,其戏曲整体结构当中更不乏《春阳曲》相关要素作为线索的点染与穿插.本文通过探寻《牡丹亭》与《春阳曲》之间的关系问题,意在更好地认识汤显祖戏曲创作的结构意识和尚趣观念;另一方面,亦希望能够就声诗和戏曲之间存有的关联性问题做出进一步的阐发.  相似文献   

3.
日本关西大学图书馆长泽文库藏《中国语会话文例集》是明代晚期的抄本,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琉球官话课本,有着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抄本末尾采择收录了11首"曲座"唱词,有些唱词不仅与保留下来的琉球御座乐相合,而且更与我国明代的相关曲词一致;另有一些唱词虽然尚无法查考到其确切来源,但从其形式与内容来看亦应为我国元明时期的曲词佚文。这11首"曲座"唱词不仅可补我国明代戏曲之佚,而且也为研究中国戏曲在琉球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六十种曲》本《赠书记》传奇题为无名氏作,吕天成《曲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未予著录,《重订曲海总目》、《今乐考证》、《曲录》均著录,为无名氏之作。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亦均列为无名氏之作。经考证,本人认为《赠书记》即《检书  相似文献   

5.
庄一拂先生编著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以下简称《庄目》),因资料搜罗较为完备,常为治曲者称道。然以个人之力寓目曲海,终不免罅隙存焉。笔者在编撰《古代戏曲总目》、《古代戏曲总目提要》、《明代传奇要录》等著作时,曾剔出《庄目》“本事漏考”、“误标作者”、“一目多出”、“本事误注”、  相似文献   

6.
史为恒 《兰台世界》2016,(7):128-130
在对曹操的评价问题上,明代文人持贬斥态度的居多,并且形成了一股骂曹之风。这种风气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明代文人普遍接受以蜀汉为正统的历史观念,作为明代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在这方面发挥了引导性的作用。此风气之于文学上的影响则主要有两端,首先是出现了像徐渭《狂鼓史》这样露骨骂曹的戏曲之作,其次是毛氏父子在修改《三国演义》时极力强化了"贬曹"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7.
《梅花三弄》起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时期人们常提的“梅花三弄”,其实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单曲名称,而是有关乐府横吹曲中笛曲《梅花落》和角曲大、小《梅花》的泛称。明代有关颜师古创作琴曲《梅花三弄》的说法并不可靠,琴曲《梅花三弄》也不是胡乐羌笛《梅花落》的简单移植。从其情感内容以及最早记载此曲之《琴传》一书的时代看,应创作于“梅花三弄”这一说法开始流行的北宋时期,而其广为人知则要延至元代。  相似文献   

8.
潘颖 《晋图学刊》2016,(5):49-53
明代前中期,由于官方戏曲政策的压制及正统观念的深入影响,私人藏书家较少关注戏曲文献.官方出于汇存典籍、声色娱乐等目的,搜集收藏有大量戏曲文献,是明代前中期戏曲收藏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梳理明代官府对戏曲文献的收藏情况,归纳其戏曲收藏的内容、来源、特色,探讨明代官府藏曲对于戏曲发展和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南音三籁》是一部产生于明代后期的古典戏曲选集,由当时著名文学家、《二拍》作者凌 初(1580~1644)编撰而成。全书共收录三十余位作家的戏曲作品,分前后两部分。前者为散曲选,计有九十七套,另有小令二十七题,后者为南戏与传奇选,计一百三十二出,另有只曲十七题。选集取名《南音三籁》是有道理的:首先,凡入选的散曲与戏曲的曲调多采用唐宋大曲及中国南方民间词曲,并以江、浙一带语音为用韵标准,呈五声音阶,腔调柔缓舒宛,常伴之以箫、笛类乐器,其美学风格相对于高亢铿锵的“北曲”而言,则具备“南曲”之特征,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文论形式多样,戏曲理论也不例外,既有曲话类的著作,又有大量的序跋;既有曲谱,也有评点;有的以曲论曲,如沈的[二郎神]套曲,也有的以诗咏剧,如凌廷堪的(论曲绝句)。这里,我们介绍一种见于明代传奇《鸳鸯绦》中的独特的理论形式—戏中论曲。《鸳鸯绦》传奇为路惠期所作,关于这位作者的生平情况,资料很少;卷首有敬一山人的“叙”,末署时间为“崇帧乙亥上已”,可知该作创作于崇恢八年(1635)。该剧写书生杨直方进京赴考,途中宿一寺庙,为恶僧谋算,杨生逃离寺庙,为一女子张淑儿所救,张淑儿赠之以鸳鸯绦,与杨生订下…  相似文献   

11.
明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2013一、论从史出,下笔矜慎继《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与《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相继问世,罗宗强教授又穷12年之功,完成《明代文学思想史》,从而在他的中国文学思想通史的建构中矗立了一座坚实的大厦。明代文学流派纷呈,诸体兼备,而向无统摄全体的思想史。以往的文学史著,论及明代,或囿于传统,无视小说戏曲,如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或趋附政治,以所谓"人民性""阶级性"为准的,贬诗文而过崇说部戏曲,如  相似文献   

12.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09,31(11):F0002-F0002
《明珠记》是明代戏曲作家陆采依据唐人小说《无双传》创作改编的传奇剧本。陆采(1497~1537),江苏长洲人。原名灼,字子元,号天池,一作天奇,别署清痴叟。  相似文献   

13.
廖华 《出版科学》2012,20(2):105-110
受众心理对明代戏曲刊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促进明代戏曲刻本的产生、刊本形态的多样化、不同题材的戏曲刊刻、文本内容的修订、戏曲续集和改编本的刊刻,同时在《西厢记》等剧本的经典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傅惜华的《元代杂剧全目》、《明代杂剧全目》、《清代杂剧全目》、《明代传奇全目》与庄一拂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对古典戏曲存目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整理,给戏曲研究者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由于明清史料浩繁,汇编时有遗漏。笔者把读书之时遇到的剧目与庄一拂、傅惜华剧目书进行核对,发现了一些未被收录或收录有误的剧目,这里把其中比较清楚的剧目予以考订,给从事剧目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清代科举状元研究中,114名文状元的籍贯、地域分布等问题已基本明晰,但109名武状元的籍贯和地域分布问题仍未完全清楚。以往学者对武状元籍贯和地域分布问题的研究,多根据清人朱彭寿《旧典备征》中的"武鼎甲考",但该书对清代武状元的记载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缺载14名武状元籍贯;二是对一些武状元籍贯的记载不准确。本文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武会试录、武登科录和小金榜等档案,对《旧典备征》"武鼎甲考"中缺载和记载不准确的武状元籍贯进行考订,并在此基础上对清代状元的地域分布问题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在集部.曲类分类上存在不能将戏曲丛书明确归类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具体条目,说明曲类设汇编之属的必要性,以对今后馆藏书目的编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弦索"是戏曲史中的重要概念,它在明代中叶经过不断引申和拓展,一度成为北曲的代称,格律典范的代表。从明代后期至清代,弦索在昆山腔兴起后经历了南曲化的过程。弦索南化及其与昆腔的关系,映射明清时期南北曲的兴衰消长。北衰南兴的背后,潜藏着戏曲受众审美倾向的变化,而这一倾向变化的核心其实始终未变:即多方面地追求戏曲的精致化,这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此后戏曲发展的方向,进而呈现为由曲辞格律的精致化转向曲腔格律的精致化。受众对戏曲全方位精致化的审美要求,对于了解与把握当下戏曲发展的走向及未来的趋势,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明藩王墓出土金银首饰是一个至今未经深入探讨的专题,它不仅是明代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讨论明代艺术及其与戏曲之关系时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宁献王朱权与周宪王朱有燉一南一北构筑的诗酒风流,可以说为明代藩王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定下了基调,且影响差不多从明代前期一直贯穿到明末,而周宪王的杂剧创作影响尤巨,这也是明藩王墓出土金银首饰造型与纹饰设计的文化背景之一。本文以近年经眼的相关实物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实例,考订其造型、纹饰以及当日可能的设计构思,然后为之命名,在定名过程中完成纹样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19.
清代科举状元研究中,114名文状元的籍贯、地域分布等问题已基本明晰,但109名武状元的籍贯和地域分布问题仍未完全清楚。以往学者对武状元籍贯和地域分布问题的研究,多根据清人朱彭寿《旧典备征》中的"武鼎甲考",但该书对清代武状元的记载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缺载14名武状元籍贯;二是对一些武状元籍贯的记载不准确。本文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武会试录、武登科录和小金榜等档案,对《旧典备征》"武鼎甲考"中缺载和记载不准确的武状元籍贯进行考订,并在此基础上对清代状元的地域分布问题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学刊》2009,31(10):F0002-F0002
《琵琶记》,元末南戏。剧情讲述了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该剧是元代戏曲作家高明以宋元时期民间流传的蔡伯喈故事及戏文《赵贞女蔡二郎》为基础创作而成。全剧共42出。《琵琶记》问世以后,影响很大,被誉为传奇之祖,是我国古代戏曲一部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