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燕 《大观周刊》2012,(42):29-30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在空间和时间中结合音乐、舞台美术等艺术表现手段,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舞蹈的结构、动作、时空、舞台呈现等,本文研究舞蹈表演艺术特有的规律和属性,加深对舞蹈偏重于表现与抒情特性的理解,为更深入的去欣赏舞蹈表演作品。  相似文献   

2.
戏曲是一种唱念做打诸般表现手段高度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观众是凭藉视觉和听觉来欣赏的。将舞台戏曲改造成为戏曲录音剪辑,首先意味着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的一定程度的淡化,人们的欣赏方式也将作相应的改变。这是同一作品从视听艺术转化为纯听觉艺术时的一个客观的、必然的现象。文艺编辑在制作录音剪辑时,要按照舞台艺术和听觉艺术的不同欣赏规律和欣赏特点,对原作品进  相似文献   

3.
龚传荣 《新闻世界》2009,(9):163-163
戏曲表演是一种综合艺术.它不仅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元素,而且把歌唱、舞蹈、诗文、念白、武打、音乐伴奏以及人物造型紧密、巧妙地综合在一起,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表演体现出来的。因而,在戏剧舞台表演艺术中以演员为中心的特点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当前,围绕着梅兰芳表演体系是否成立、梅兰芳是否受到有西学背景的文人学士影响而背离了中国戏曲美学精神等问题,仍然存在着分歧。本文认为:必须正确理解作为"文化符号"的表演艺术大师和以他为代表的表演艺术体系之间的关系;必须注意表演艺术的实践性体系在前、理论体系在后的现象,探讨戏剧体系形成的规律;必须比较东西方不同戏剧体系对"体验"理解、运用的差别,认识梅兰芳的"设身处地"说遵循了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传统,梅兰芳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5.
朱巧玲 《大观周刊》2012,(35):54-54
戏曲是门综合艺术,集歌唱、舞蹈、武术、等各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于一身,来展现在舞台上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戏曲演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和娴熟的基本功即“唱、念、做、打”,才能塑造出鲜活舞台人物。  相似文献   

6.
<正>福建素有"戏曲大省"之美称,至2006年,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等主要戏曲剧种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戏曲大观"是福建博物院2002年新馆落成后的基本陈列之一,把地方戏曲作为专题陈列在全国综合性博物馆中尚属首次。该陈列通过文物及相关资料的展示,并融入戏曲艺术的舞台、服饰、道具、乐器、脸谱等基本要素,突出表现浓郁的地方色彩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精心营造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完美结合的艺术氛围,并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把动态的戏曲表演程式与静态的橱柜陈列有机结合,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戏曲归根结底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它的最本质的美学属性是来自于舞台的规定性。在艺术实践中,它又被人们基于对舞台的认识所形成的戏剧观所强化。因此,谈戏曲就不能离开舞台。但是,正如舞台产生戏曲一样,戏曲又严格地受到舞台时空的限制。这种限制大大地妨碍了戏曲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以来,从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开始,戏剧由舞台向银幕过渡,从而引发了戏剧艺术尤其是现代戏剧表演艺术的相应的转化.本文以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的戏剧文本(包括电影和舞台剧)为对象,具体阐述了这一嬗变的发展过程;在戏剧表演观念、演员表演的心理体验、表现内容与造型方式及演员在不同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剖析了戏剧表演艺术在不同媒体中所体现的美学规范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9.
袁春雷 《大观周刊》2012,(50):26-26,41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舞台灯光作为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满足消费者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了解舞台灯光艺术的发展历史.掌握舞台灯光艺术的表演内涵,充分利用灯光艺术的时空表达意境来实现舞台表演的特殊功能,对丰富舞台动感元素、拓展舞台表演艺术魅力具有重大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各种艺术样式呈现多元欣赏的今天,以影像为传播主体的电视剧艺术和以舞台营造审美的戏曲艺术,分别有着自己的传播图径和呈现空间。二者是两种艺术样式,但在审美视角、欣赏环境、叙事结构和艺术表现上,既有着相  相似文献   

11.
闫红洁 《大观周刊》2011,(39):41-41,42
艺术表现力作为服装表演的最终目的,在影响服装表演训练的诸多因素中占主导地位;而服装表演训练作为服装表演的基础环节,在服装表演艺术的可操作因素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对艺术表现力的表象应用,由浅及深地分析出艺术表现力在服装表演训练中的具体培养方法,并指明艺术表现力面临的升华,通过对基本应用的研究找出升华产物,以期使服装表演训练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彰化县南北管音乐戏曲馆,即日起举办“跨越传统与现代—表演艺术的舞台世界”书展,主题为表演艺术。此次书展,展出种类包括戏剧、舞蹈、音乐、传统南北管、现代表演课程等上百册书籍,从传统贯穿到现代。以戏剧而言,无论是传统戏曲,或是现代戏剧发展的书籍,都在展出之列;以北管为例,除了全台各重要馆阁的介绍书籍,  相似文献   

13.
陈维昭 《文化遗产》2014,(4):125-131
戏曲凡例具有自己独特的专业性特征。在戏曲文本中,凡例往往用以交代剧作的思想要义,帮助读者理解戏曲作品的意蕴;在戏曲理论中,凡例用以概述理论总纲;在戏曲曲谱的专书中,凡例所涉及的主要是创作的"技术"层面,比如用韵、用字、用板等。凡例是一种律例意识的产物,在曲谱类中,凡例表达了一种"立法"的意向与尝试;在创作类中,凡例是一则"守法"的宣言。在这样一些"技术"层面的宣言中,可以看到作者或编订者的戏曲观念,也反映了时代的艺术旨趣与流行时尚;而在一些清唱类或涉及表演的文本中,凡例又被用以作为表演指导的纲领性文字。戏曲凡例是一种理性反思的产物,表达了作者乃至其时代的艺术自觉。  相似文献   

14.
王斌 《新闻实践》2005,(8):50-50
作为广播戏曲栏目的主持人,除了必须具备一个主持人应有的基本技巧外,还必须热爱和熟悉戏曲表演艺术。戏曲广播是在无形的极其广阔的空间里,通过采访、编辑、录音、播出多种手段,把戏曲作品中故事情节,把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唱腔、念白,借乐队之手、演员之口传达给听众,让听众听其声如临其境,感受戏曲舞台上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和人物形象,感受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电台戏曲节目主持人来说,“知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只有知戏懂戏方能说出“戏味”。  相似文献   

15.
张艺 《新闻爱好者》2010,(7):133-134
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融合了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其独特的视角,具有特殊的表现语言和传播方式。它那虚拟化的舞台设计、优美的音乐和唱腔、载歌载舞的舞蹈、富有节奏感的武打场面以及华美的服装和极具特点的脸谱设计.都给中外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戏曲艺术采取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在生活中见到的人和事融入到戏曲舞台上。以独特的舞台媒介向社会传播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相似文献   

16.
舞台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创新发展,大众娱乐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形式,使舞台戏曲面临着唯有创新,才能发展的严峻形势。笔者通过介绍广播戏曲节目《古腔焕新韵一瓣振瓯声──新版高机与吴三春的赏析》的创作过程,既阐述了舞台戏曲的创新发展之路,同时也说明了,广播戏曲节目其实是舞台戏曲艺术的最佳阐释者,为戏曲创作者和戏迷们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知戏懂戏方能说戏作为广播戏曲栏目的主持人,除了必须具备一个主持人应有的基本技巧外,还必须热爱和熟悉戏曲表演艺术。戏曲广播是在无形的极其广阔的空间里,通过采访、编辑、录音、播出多种手段,把戏曲作品中故事情节,把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唱腔、念白,借乐队之手、演员之口传达给听众,让听众听其声如临其境,感受戏曲舞台上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和人物形象,感受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电台戏曲节目主持人来说,“知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只有知戏懂戏方能说出“戏味”。  相似文献   

18.
戏曲关目是关于戏曲总体布局以及内在逻辑安排与构思的重要术语。一般指影响剧情发展或者舞台表演的最核心事件或者突出事件,它融语言性、情节性、舞台性于一体。戏曲理论家曲、白、关目的联用直接凸显出关目的重要性,也催生了李渔"结构第一"论。但随着西方文学语词的引进,也缘于"关目"的多义性等因素,"关目"在近代以来逐渐淡出理论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王欣 《采.写.编》2018,(2):178-180
戏曲的舞台传播就是戏曲通过一定的演剧场所而当场进行演出,以直接诉诸观众的一种传播形式.《汉宫秋》诞生伊始,便活跃于戏曲舞台,被广泛改编为各种地方戏曲,敷演至今.在近代,《汉宫秋》还被搬上话剧舞台.漂洋过海,走上了西方戏剧舞台.通过舞台戏曲表演,不仅是《汉宫秋》有效的、重要的传播方式,更可以挖掘其中被忽视的意义,进行二度创作,赋予此故事以现代的价值与意义,不断提升和丰富《汉宫秋》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涉及艺术与宗教、创新与传统等多重主题,但他却把严肃的主题巧妙地编织进一个侦破小说的叙述框架内,把关于艺术、信仰、个性与死亡的深层秘密设置在一个通俗形式的悬念上,运用揭示与隐藏的艺术符号学式的叙事策略构成了一种如波斯细密画一般迂回交织的叙事文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