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前有人开了个酒店,为招徕顾客,就请了几个秀才为其写个招牌。甲秀才大笔一挥,写下“此处有好酒出售”七个大字,店主点头称赞。乙秀才指出此语过于罗唆,建议删去“此处”二字,店家觉得有  相似文献   

2.
詹丹 《教育文汇》2010,(10):15-16
最近有人写博客,建议从中学语文教材中删去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理由是"情感不健康、文风孱弱病态",其父跳下月台横穿铁道去买橘子,"是违反交通规则"云云。无独有偶,前不久又有人建议删去中学语文教材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水浒传》中的著名章回,认为文本虽伸张正义,却“过多渲染了血腥和暴力”。这些别出心裁的“新解”,引发了业内外的一番争论。  相似文献   

3.
统编高中语文第六册里《高祖还乡》,对“毕月乌”作了如下注释:“‘毕月乌’,二十八宿之一的毕宿,其形象是乌鸦。此处只取‘乌’之意,与毕宿无关”。查  相似文献   

4.
云云没上幼儿园。小朋友们唱歌的时候,听不到云云好听的声音;做游戏的时候,看不到云云那快乐的模样。原来云云病了。小朋友们都很想念云云,不知道他病得怎么样了。怎么办呢? 真真对倩倩说:“云云住在你家楼下,你路过云云家的时候,去看  相似文献   

5.
问侯     
云云生病了,没上幼儿园。小朋友们唱歌的时候,听不见云云那好听的声音了;小朋友们捏泥人的时候,看不见云云那灵巧的双手了;小朋友们做游戏的时候,找不到云云那活泼的身影了。小明友们都很想念云云。怎么办呢? 小真找到小倩说:“云云住在你家楼下,你路过云云家的时候,请带去我的问候吧!”小明正玩积木呢。他抬起头对小倩说:  相似文献   

6.
自从乌鸦爷爷小时候巧用办法喝到瓶底的水之后,“乌鸦喝水”的故事传遍了各地,乌鸦爷爷被评为“智慧爷爷”。从此,乌鸦爷爷天天去各地的乌鸦学堂讲课,给乌鸦宝宝们传授各种知识。  相似文献   

7.
一只小乌鸦昏倒在路旁,一只小孔雀见了,走过去叫醒它:"小乌鸦、小乌鸦,你怎么了?你需要什么吗?""我太饿了。"小乌鸦有气无力地说。小孔雀急忙弄来食物,好心喂给小乌鸦吃。小乌鸦吃饱后,小孔雀问它还需要什么。小乌鸦看了看小孔雀,说:"小孔雀,  相似文献   

8.
乌鸦被狐狸骗走了肉以后,发誓不再相信狐狸的任何一句话。当她有了小乌鸦后,经常以此家训教育小乌鸦。小乌鸦牢记了妈妈的话。这天,小乌鸦也找到了一块肉,刚巧又碰到了狐狸的儿子——小狐狸。小乌鸦把头偏向一边,不  相似文献   

9.
老乌鸦被老狐狸骗了之后.一直怀恨在心。不久,小乌鸦出生了,小狐狸也出生了。它们真是同年同月生。时光就像河水不断地流,小乌鸦和小狐狸长大了,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可是,老乌鸦和老狐狸都去世了。老乌鸦再三叮嘱小乌鸦要为自  相似文献   

10.
教材云云和秀秀中午,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睡了。秀秀捏了一下云云的鼻子。云云说:“你为什么捏我的鼻子?”秀秀说:“我没捏,是你自己在做梦!”过了一会儿,云云轻轻踹了秀秀一下。秀秀说:“你为什么踹我?”云云说:“我没踹,是你自己在做梦!”云云和秀秀你逗我,我逗你,一会儿,起床时间就到了。下午,老师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小朋友  相似文献   

11.
<正>一只乌鸦昏倒在路旁。一只小孔雀见了,走过去叫醒小乌鸦:"小乌鸦,你怎么了?你需要什么吗?""我太饿了。"小乌鸦有气无力地说。小孔雀急忙弄来了食物,好心地喂给小乌鸦吃。小乌鸦吃饱后,小孔雀问它还需要什么。小乌鸦看了看小孔雀,说:"小孔雀,你太美了,我有你这一身美丽的羽毛就好了;小孔雀,你太高大了,  相似文献   

12.
“乌鸦喝水”的故事流传开后,大家都觉得乌鸦聪明。乌鸦也用同样的办法教小乌鸦,这样传了许多代。 有一年发生了变化,老乌鸦示范一粒石子、一粒石子地授进深瓶子里,使嘴够不到的水面慢慢升高。  相似文献   

13.
乌鸦是一种智商比较高的鸟类,懂得计算数学,可是在民间,人们却认为乌鸦不是一种吉祥的鸟。为何人死后乌鸦会来唧唧喳喳地报丧?我们可千万别错怪了乌鸦,且看这篇短文揭示的乌鸦报丧的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14.
保卫童心     
正这是小学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师正在讲《狐狸和乌鸦》的文章,课堂进行得很顺利。狐狸用自己的甜言蜜语骗到了乌鸦,乌鸦一张口,小曲还没有唱起来,嘴里的肉就掉了。狡猾的狐狸衔起大肉,高高兴兴地走了。孩子们说,千万不能做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否则很可能会失去一切,可怜的愚蠢的乌鸦就是例证。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让孩子们设想,假如乌鸦再次见到狐狸。乌鸦依然在树上,乌鸦的嘴里又有了一块肉,故事会怎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史春树 《课外阅读》2011,(19):50-51
有仇不报非乌鸦如果看到一群乌鸦,千万别盯着它们看个不停,否则会"惹祸上身"的,因为飞在最后面的乌鸦极可能会记住你,并对你展开报复。西雅图研究人员的一项实验揭开了谜底。他们在校园周围捕获了7只乌鸦,贴上标签,然后放飞。为测试乌鸦是否能辨认出人脸,科学家们都特意戴着吓人的面罩。实验结果证明,乌鸦辨认出了他们的面罩。  相似文献   

16.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多媒体显示 小乌鸦:小朋友们好!你们查了哪些有关乌鸦的资料呀?)谁想 告诉小乌鸦? 生:我通过问爸爸知道了乌鸦还有两个 名子,一个叫老鸦,一个老鸹。 生:我通过读书知道,乌鸦喜欢群居,它 们生活在树林或田野里,喜欢吃谷物和腐肉。 生:我知道乌鸦是留鸟,它不随季节的 变化而搬家。 生:我知道乌鸦反哺。小时候乌鸦是妈  相似文献   

17.
孔令荣 《四川教育》2008,(12):46-46
【案例】《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在教师引入、学生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的一个什么故事时,有个学生突然质疑:“老师,我们原来学《乌鸦喝水》时,乌鸦很会动脑筋,填石子取水,多聪明啊!现在遇上狐狸,它怎么变笨了呢?”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孩子们面面相觑:是呀,乌鸦到底是聪明还是笨呢?其实,《狐狸和乌鸦》与《乌鸦喝水》是两个不同的童话,此“乌鸦”非彼“乌鸦”呢。但就给孩子这样讲吗?显然不行。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对“乌鸦”的认识是统一的,在这儿却发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也许就是学习本课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王开东 《师道》2009,(1):23-24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不多,它喝不着。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它想出办法来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衔来,放到瓶子里,瓶子的水位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相似文献   

19.
这只鸟是乌鸦,我们知道的很多。它是朋友还是敌人?多数农民,特别是种庄稼的农民,认为乌鸦是敌人。他们不喜欢乌鸦,因为它吃掉刚散的种子,现在乌鸦不象以前那么多了。有一个时期,一到春天,种子刚刚播下,很平静的田野就变成了战场,一边是农民,另一边是成千上万只乌鸦。多少年来,在这场战斗中,乌鸦和农民谁都没有取胜。农民难于靠近乌鸦,不能把它们打下来。乌鸦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鸟类之一,眼睛很尖,耳朵很伶又很警惕。一些乌鸦挖地里的种子,而另外一些乌鸦就在天边高高的树上守望。一只乌鸦看农民走来,就“呱呱”一叫。别的守望的乌鸦也大声喊叫…  相似文献   

20.
寓言二则     
狐狸骗去了乌鸦的肉,乌鸦正在沮丧哩,谁知狐狸却衔着肉回到了树下。狐狸把肉放在一块石头上。仰望着树上的乌鸦婆:“乌鸦太太,其实我是跟您闹着玩的,您千万别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