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今仍有许多学者对《隋书·经籍志》总集多有收录某些作者的个人作品集存有争议,如“毛伯成诗一卷”、“江淹拟古诗一卷”等;清朝的大学者姚振宗在其《隋书·经籍志考证》中也对“毛伯成诗一卷”、“百国诗四十三卷”等作品集何以被编入总集存有疑问。对此,文章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序与《隋书·经籍志》总集之小序所述进行比较,并对《隋书·经籍志》总集中的多个作品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隋书·经籍志》总集的概念与《四库全书总日提要》总集的概念,与我们现在所理解之总集的概念有所不同;后两者的“总集”是单纯的总而集之,而《隋书·经籍志》总集是“选而集之,而后总为一类成为总集”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现今仍有许多学者对《隋书.经籍志》总集多有收录某些作者的个人作品集存有争议,如毛伯成诗一卷、江淹拟古诗一卷等;清朝的大学者姚振宗在其《隋书.经籍志考证》中也对毛伯成诗一卷、百国诗四十三卷等作品集何以被编入总集存有疑问。对此,文章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序与《隋书.经籍志》总集之小序所述进行比较,并对《隋书.经籍志》总集中的多个作品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隋书.经籍志》总集的概念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的概念,与我们现在所理解之总集的概念有所不同;后两者的总集是单纯的总而集之,而《隋书.经籍志》总集是选而集之,而后总为一类成为总集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国学小知识     
渝丁 《出版视野》2010,(4):38-38
什么是正史? 正史是封建时代官方钦定为正宗的史籍,以各家对正史的注补校订之书为附庸。正史之名始见于南朝梁阮孝绪的《正史削繁》,至《隋书·经籍志》将《史记》、《汉书》等以帝王传记为纲的纪传体史书列为正史,居史部书之首,后世相沿不改。  相似文献   

4.
在厘定“互见”概念和源流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献通考·经籍考》和《玉海·艺文》两部文献的梳理,进而对两书的“互见”法做了剖析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前者是典型的目录学上的互见方法;而后者是类书的互著,它充分发挥着分类和主题相结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隋书·经籍志》在著录体例上的创新之一是注明书籍的存亡。受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影响 ,加之《隋书·经籍志》修撰时面临特殊的客观条件 ,《隋书·经籍志》通过“有”、“等”、“各”、“并”等体例的运用著录亡书。  相似文献   

6.
刘娟 《新闻界》2009,(1):46-48
本文选取有“历史档案馆”之称的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对“5·12汶川地震”系列报道为样本,采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考察“信息公开”的环境下外媒如何获取“5·12汶川地震”信息并影响其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7.
《隋书·经籍志》“总序”所载“五十五篇”涉及《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与成书,以及《隋书·经籍志》道、佛两部的演变,然历代学者皆语焉不详。“五十五篇”实指“部类”而非“篇序”,其虽源自魏徵贞观年间整理图书所撰“书序”,且此“书序”后入《隋书·经籍志》成其“总序”,但魏徵并未参与编修《五代史志》,魏徵与《五代史志》经籍部分转变为《隋书·经籍志》无直接联系。今本《隋书·经籍志》分四部四十类,附道、佛两部及其大纲,与魏徵贞观初年整理图书典籍时的规划不同,是因《五代史志》对“五十五篇”进行了调整,删除了道、佛两部之细目,究其缘由,则是《五代史志》的官修史志性质以及对前代旧例的遵循。  相似文献   

8.
《隋书·经籍志》既承续了《汉书·艺文志》的优良传统,又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对《汉书·艺文志》的超越。它确立了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体例上更为统一,具备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是一部后出转精的目录学著作。了解《隋书·经籍志》对《汉书·艺文志》的超越,有助于正确认识《隋书·经籍志》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0,(12):59-60
“情不自禁”与“不由自主” “情不自禁”语本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后以“情不自禁”四字成文,表示由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而做出某种动作、行为(禁jin:忍住;抑制)。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二:“然当垓下诀别之际,宝区血庙,了不经意,  相似文献   

10.
邹迅 《出版视野》2009,(3):26-26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我读《傅雷家书》一个总的印象。 傅雷,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在短短的一生中,翻译了《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多夫》、《贝多芬传》、《米格朗其罗传》、《托尔斯泰传》以及《老实人》、《高老头》等三十多部名著和不计其数的短篇著作。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兵家类》体现了编撰者四库馆臣的军事思想:崇尚仁义道德,视为治军之本;主张因势而变,注重实际实效,反对拘泥成法、纸上谈兵;重视武备;强调治军严明。这些军事思想,继承了我国传统兵法的精髓,同时又形成于新的历史时期,代表了当时的军事思想水平。  相似文献   

12.
赵勣  李芳 《编辑学报》2018,30(2):111-115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 类项目支持创办一批能够代表我国前沿学科、优势学科或填补中国学科空白的英文科技期刊.一期(2013—2015 年) D 类项目入选期刊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国内外专业学科领域显示出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本文通过对入选期刊办刊进展的梳理,总结新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思路以及实践经验.为二期(2016—2018 年) D 类项目入选期刊以及更大范围新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旧《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比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在高校图书馆的性质、管理体制、文献资源建设、文献信息资源购置费、工作人员、读者工作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少,其中文献资源建设和读者工作尤为突出,通过比较探讨,深入学习、领会《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以便今后更好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4.
盛京将军辖区内混居着大量旗人与民人,在日常生活中,旗民的接触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纠纷,进而引发各种司法案件。本文就《黑图档·嘉庆朝》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刑民案件展开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司法状况研究作出贡献。首先,本文对盛京将军衙门的设置缘由和司法官员进行梳理;其次,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刑事案件展开分析,通过对不同刑事案件种类的分析,对清代刑事立法展开研究;再次,对清代旗人在法律中所特有的特权进行探讨,旗人在法律中享有优待和特权;最后,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司法状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中图法未成年人版》(4版)中,关于绘本图书的概念较为模糊,缺乏科学合理的定义,造成了图书入类、种类界定、专项统计与多元检索存在困难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修订绘本的概念定义,增设"儿童绘本"类目,扩充J323类号,并对该类图书进行专类复分的探讨方案,以解决该类图书在图书馆管理与利用中存在的困扰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修订主要表现为类目或局部类目体系的合并、分出和改序等变化。类目合并分为下位类合并到上位类、同位类或相关类目间的合并。类目分出分为上位类分出的内容增设下位类、同位类或相关类目分出的内容增设新类目。类目改序分为类序、类级、隶属关系的调整及增改注释等。凡属于粗分、细分之间的变化的类目,一般不用改编原分编文献;如果属于类号相差甚远、与文献原归属类目距离较远、被新类目占号的情况,应当改编文献,以免造成藏书混乱。  相似文献   

17.
参加第71届国际图联大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记录了第71届国际图联大会的概况,并对大会的学术特点以及中国代表团在大会的活动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评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评介候用德,张宇宏,游春山Abstract:Integratedwiththemeritsofothersimilarlists,the″GeneralListChineseAuthorNumbers″hasthefeature...  相似文献   

19.
郭国庆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5):144-134
介绍《玉函山房藏书簿录》著录图书总量为:4 602部、58 622卷,其中有复本236部、983卷。指出马国翰注意收藏清朝诗文别集,藏书“兼收并蓄、细大不捐”,不仅易类、礼类、春秋类、地理类、正史类、儒家类等著述居于主要地位,谱录类、小说家类、杂家类、医方类、阴阳家类的著述也收藏颇丰;且他重视乡邦及宦游之地的文献收藏。类书的收藏在马国翰藏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介绍了2003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暨国际图联第69届大会的概况,大会的主题与分主题,大会的专题讨论和有关论文,会议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