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薇洁最近霉得要命,“发霉”的那种霉倒还可以应付,问题是她属于“倒霉”的那种。大霉没有,小霉不断。比如说:走过学生公寓,从上面飞下来—件不明物体,十有八九砸在薇洁身上;钱包一直处于有与无的边缘。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说抽背课文。薇洁的头只差没碰到课桌了,心理直祈祷:上帝啊菩萨啊!你们大慈大悲放过我吧!可惜上帝菩萨不吃薇洁这套,语文老师低沉的一声差点把薇洁吓死:“薇洁,你背。”薇洁紧张得差点昏过去。刚背一句。《赤璧赋》……”便一直“fu”不下去了。当老师尖锐的目光像扫  相似文献   

2.
放飞自信     
在班级举行的文艺演出上 ,一个个子高高的秀丽的女生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随着乐曲走着“猫步” ,还不时来个造型。你能想到吗 ?她就是我们班那个被称为“特笨、成绩特差”的学生付路遥。六年级刚接班时 ,我叫她起来背诵课文 ,她愕然地站起来了 ,但就是不开口 ,看样子是不会背。“好 ,不会背那就读吧 !”我这一说 ,她竟站在座位上哭了起来。学生们说 :“她不会读书 !”“她是笨猪 !”“是憨子 !”她的头低得更深 ,大颗大颗的泪珠滚落下来。这是一个被老师冷落 ,学生嘲笑 ,极度自卑的孩子。当务之急是鼓起她的信心 ,让其充满自信 ,当然这需要…  相似文献   

3.
早读课上,我检查学生背诵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东方之珠》一文的情况。许多人高高地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喊着:“我背!我背!”忽然,我看见小益眼睛微睁着。嘴里还在念羞。我想给她一次机会,便将目光投向了她。小益见我盯着她,有些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4.
仲夏椒花     
<正>“白萱萱!今天老师留的古诗你背下了吗?”妈妈从厨房里伸出半个头喊道,水龙头哗啦哗啦的流水声没有掩盖掉她惊人的音量。白萱萱也同样大声地喊道:“正在背哪,妈妈!”她举起书本,四行短短的古诗在她眼里竟然打起了转,一只只小跳蚤似的到处乱跳,把她的思绪打搅得乱七八糟。萱萱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老师让大家背诵古诗《苔》,她已经背了两个晚上,翻来覆去一共就四句,可她说什么也背不下来。  相似文献   

5.
国庆节那天,肖菲带着四岁的儿子乐乐去超市,恰巧遇到一位老同学,他们也带着孩子在逛商店。老同学难得相遇,话自然多,再加上各自都带着孩子。于是,大家互相称赞起对方的孩子来。同学的丈夫夸奖乐乐道:“瞧,这孩子长得真漂亮。”见这样赞扬孩子。肖菲的脸上顿时光彩四溢。她对儿子说:“来,乐乐,背一首诗给叔叔阿姨听听。‘两个黄鹂鸣翠柳……’”肖菲起了个头。可儿了却管自看着货架上五彩缤纷的商品,摇着头说:“不!我不背。”“哇!乐乐会背古诗了,真不简单!”诗还没背,叔叔又赞扬开了。“我不背,就不背!”肖菲急了:“你背呀,为什么不背?在家里你不是很会背吗?”然而,乐乐还是不肯背,他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去。这时,肖菲的同学说了:“来,我们的楠楠背一首  相似文献   

6.
这也许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走到哪里我都能感觉到别人的指指戳戳:“贪污犯的女儿来了!”“就是她,她爸爸坐牢了!”几天之后我就学会低头沉默应付所有的议论,把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我独自承担了包干区的打扫,在这片空地上扫扫落叶,心情也会平静一点。“怎么只有你一个人?”说话声吓我一跳,这里平时是没人来的!  相似文献   

7.
女儿今年12岁,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就是有点贪玩儿,不怎么爱学习。最近她总是喋喋不休:“妈妈,我想快点儿长大,你们大人多好啊,不用上辅导班、不用背英语单词,下班以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约无束。”为了纠正她的错误思想,我决定和女儿来一次“角色互换”——让女儿当一天“妈妈”,女儿听了欣然接受。那天早晨我起床后,发现女儿还像往常的周日一样,蜷缩在被窝里呼呼大睡,于是便招呼她起床。女儿睡眼蒙胧地说:“妈妈,你别打扰我,我还没有睡够呢!”  相似文献   

8.
麻雀的葬礼     
那天上午,老师正在黑板上布置作业,小叶莲捣了一下我的背——她就坐在我后面。我转过身来,只见她一根食指竖在嘴唇当中,意思是“别出声!”另一只手微微拉开上衣,让我往里看——天哪,一只麻雀!  相似文献   

9.
“今天终于可以上学啦!”11月9日早晨,小萌边背书包,边兴奋地叫着。由于体温异常,小萌已在家隔离了整整一周。虽然一周没上学,但她一点也不担心落下功课,因为班主任每天都会利用网络博客“探望”她,帮助她温习功课……  相似文献   

10.
小野猫     
一股寒气钻进毡子,刮着玛莉安光滑的背,她被冻醒了。她一面用毡子裹紧脖子,一面把自己的脸贴在马丁棕色的胸毛上,轻轻地擦着。忽地,她瞪大蓝眼睛,吃惊地盯住他们两个人的红毡子。哎呀!这不是她和马丁的家,这是她和劳伦斯的家!床头钟指着八点十分,她急忙推推马丁说:“亲爱的,醒来,天亮了!”  相似文献   

11.
《醉翁亭记》上完了,我要求学生把它背下来,并强调背不出的罚抄课文三遍。第二天,我首先点了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他除了把“伛偻提携”背成“区娄提携”外,基本过关。接着,我又点了一个中等水平的女生,谁知她仅背了第一句就不做声了。后面几个学生,除了一个背了一半以外,其余的全成了哑子。我有些生气。“能背诵《醉翁亭记》的请举手。”等了半天,六十六个学生中,仅有两双手犹犹豫豫地举起来了。“这篇课文就这么难背!?”“不难背你就试试!”一声嘀咕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教室,冷不防将了我一军。“好吧!我背一遍。”“背不出也要抄三遍。”一…  相似文献   

12.
失密的日记     
宋晓雨气得快要发疯了。这是一个周六的下午。没有课,同学们经历了一周的“修行”后已苦不堪言,都纷纷奔赴外面精彩的世界“放风”去了。高三一班的教室里空荡荡的,只剩下宋晓雨一人。太阳从正六边形教学楼西边墙壁上的玻璃窗透进来,洒在宋晓雨的课桌上,白惨惨的,跟她苍白的脸色差不多。窗外小鸟的欢叫声此时听起来也那么令人憎恶,仿佛充满了对她的讥笑与嘲弄! 有人偷看了她的日记! 这对宋晓雨来说简直是致命的一击。宋晓雨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子,忧郁而脆弱得如同《红楼梦》里的  相似文献   

13.
“小弟”是同桌娴对我的专用称呼,现在,连我也不清楚她是否记得住我的本名,悲哉!这个丫头,自己小小的个子,却对我“小弟、小弟”地乱叫,让我这高出她一个头的男子汉都替她不好意思。每逢此时,我总是提醒她:“喂,我比你高啊!”可她不买帐,还顶嘴:“那你比你老爸高怎么说?”晕!这是什么跟什么呀!说不过她,只好作罢。更可恶的是她处理问题特爱用“暴力”,动不动就拿她的“淑女扇”打我的背。(所谓“淑女扇”,其实就是小卖部随便抓就能抓出一打的那款,她却美其名曰“淑女扇”,差点没让我跌破眼镜。)有时候我很想爆发,给她点颜色瞧瞧,但又受绅士…  相似文献   

14.
“出气筒”     
我的爸爸很胖,看上去慈眉善目,挺和气的。可事实上,他是个特爱生气的人。而我呢,当然就是他的“出气筒”了。下午放学回到家,我把门打开,把书包往屋里一放,一溜烟就跑出去玩了。噢,对了,想知道我为什么不写作业就出去玩儿吗?告诉你吧,因为今天是星期五,我可以彻底放松啦!刚跑到街上,迎面就碰上了老爸。也不知道他又和谁生气了,满脸的不高兴。他一看见我,顿时火冒三丈“:你怎么不在家写作业?”我赶紧赔着笑说“:今天是星期五,按规定是我‘放风’的时间呀!”爸爸听完我的话,脸上依然阴得要下雨“:什么‘放风’不‘放风’,赶紧回家写作业去!”…  相似文献   

15.
罗晓畅 《考试周刊》2009,(38):70-70
一 我侄女读初二,一次段考中她的语文成绩为八十九分,这让我很惊喜,同时又有几分不相信,因为她的语文成绩不好,特别是作文,半天也逼不出一个字来。我拿出她的试卷查看,作文满分是四十分,而她的作文成绩是三十九分。我看了一下作文内容很好,中心明确,立意新颖,行文流畅,与她平日的作文练习简直是天壤之别。于是我问她作文得高分的秘诀,她悄悄地不好意思地说:“考试前两个星期拼命背十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一般八几不离十!而我这次运气特别好,连作文题目也跟我背的一篇作文一样。我背的作文都是从《优秀作文选》、《精选作文集》里精挑细选出来的,能不得高分吗?”我哭笑不得,难怪她的书桌上有那么多的作文书。天真的侄女最后还加上一句:“我们班上好多同学都背作文来参加考试!”  相似文献   

16.
“你常来?”她不相信地问。“不,以后不能来了,后天就走!”“后天?”她念叨着,有些害怕,突然留意起这一切。有一种冲动要让她大声地说“不——不!不要走!留下来,为了这座城市,为了我这个可怜的弱女子!”这算什么?不过是两个天涯游子的偶然相遇,不过是两个互相连名字都不知道的陌生人。她有些发  相似文献   

17.
那天,妻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在《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刚上初中的女儿送给我一张生日贺卡,上面有她绘的“兔”的图案,旁边工整的写到:“老爸,我崇拜的大朋友,祝你生日快乐!”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女儿面前是一个严父的形象。让她背唐诗,开始不乐意,有时遇到背不出的诗句时,  相似文献   

18.
过了这个新年,只有一个学期,她便毕业了。她的心中装了许多美好的,喜悦的愿望,她盼着毕业,盼着走出这个校园。阳光在庭院的水里闪着光芒,刺得人眼花缭乱。接过母亲递过来的一叠皱皱巴巴的钱币,她心里想着:最后一次交学费了!母亲背转身离去的脚步显然有些蹒跚,母亲老了,可是她辛辛苦苦的一生为了谁?临上车时,母亲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零钱,叮嘱着:“坐车小心,好好照顾自己。”她却再也忍不住地泪水夺眶而出……这个村庄,给予了她太多的爱与牵挂!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的教学中,尽管一再强调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但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仍在揭“应试教育”的那一套,例如有的教师为了应付中考,上课简单地让学生划重点一写答案一背一测验(尤其是初三毕业班),目的是指导学生用“背”来取得高分,即人们所戏称的“贝多芬”(背多分)。在教师这种思想影响下,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把政治课当作“主科中的副科”。“主科”是因为它是中考的必考科,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升学;‘福u科”是因它可以“临时抱佛脚”考试前靠死记硬背冲上去,用不着花太多精力去学,所以上思想政治课…  相似文献   

20.
一个晴朗的星期五,我刚走进办公室就听到李老师气急败坏地、大声地自言自语:“这还得了!反了!这样的学生让我怎么教!好心没得好报!真是气死了!”“怎么了?”我急忙问道。“你说气人不气人!刚才这节课,805班的学生居然把教室门关上,不让我进去,还在里面大声起哄垢来开了门,姚&;#215;&;#215;(注:据查是起哄的主要成员)和其他一些男同学还肆无忌惮地转着书(注:后来调查是《信息技术》课本)!太过分了!”李老师说道。“你还没吃饭PE?快去吃吧,食堂的饭菜都冷了。”我安慰她。“不想吃了!我这里还有点饼干。”她灰心丧气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