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从“设计、文脉、归一”这三者的辩证统一来分析设计与人、设计与自然、设计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从文化的角度提出设计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以及设计者肩负的责任。设计对这种相互关系的价值认识和判断领悟,不仅仅是对造物的关怀,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关怀。  相似文献   

2.
存少辉 《新课程研究》2009,(7):121-121,124
在上个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中学语文的文学课受到了较多的批评,矛头直指它的思想僵化、程序落后和模式公式化、概念化;在讲文学课时,常常将一篇篇鲜活的文学作品讲解得支离破碎和庸俗化了,即脱离文本、更脱离人本,大讲特讲其所谓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征等,仅仅满足于课本的模式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一向好读书、写作,把读书、写作作为思考敖育问题、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班由路径。《青岛大学师光学院学报》作为岛城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有影响的学术期刊,自然进入我的阅读视野,从最初对学报的走注到为学报撰稿,学报伴随并见证者我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主体的创造性发挥和情商领悟 ,乃是沟通音乐形式之美与诗性之美的艺术中介 ,而正是这种质的规定性 ,才使音乐审美教育的规范训练和情感陶冶成为可能 ,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象征通约中 ,升华社会前进和民族昂首的生命意境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5.
陕西,这块中国大西北的黄土高坡,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历史,拥有雄奇险秀的自然景观。2008年的年终岁末,悄然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短短数日,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地上与地下……无数的反差,都给了我们足够的冲击和神往。身体奔波劳顿,心灵却震撼感慨。一如文在此处,心已回到那片土地……  相似文献   

6.
以“真“作为抓手,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真话,真实地袒露自己的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是使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状态中明白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诗经·周南·汉广》为分析对象,从其题旨、艺术手法、结构三大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明确这是一首“男女相悦,求女不得”的情诗,同时又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通过一唱三叹的叠咏,把主人公的相思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蔡东 《广东教育》2010,(7):70-70
中国人的春节,其实在残冬,总归跟春天沾了边,于是过年时,我内心就隐隐期待着,为了还有些遥远的明前茶。明前荼,属于阳春,来自江南,是茶中的绝色,自然的恩典。茶迷们几乎是怀着朝圣的心态,迎接这一年一度的盛事。  相似文献   

9.
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如何认真学习、充分吸纳、全面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问题。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新的学习内容、新的思考焦点、新的实践任务。要准确把握和落实新课标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这样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朝俊 《语文学习》2010,(7):98-100
诗与散文都有较强的抒情写意的功能.它们常常选择容易动情的事物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但是.诗歌和散文毕竟有各自不同的审美规范.这就决定了它们即使描写相同的题材.也会有各自不同的写法。例如。同样写别离、送行,诗歌常常选择最动情的一个短镜头、感情最强烈的一个饱和点,作高度的概括和浓缩:“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师范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直接为师范毕业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它的教学兼具双重任务:既要学生“会学”,又要学生“会教”。由此可见,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学习教法,而且要注重实践环节,即切实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了“自学导读———教师点拨———范例引路———参与实践”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从专业课的特点出发,从未来教师的需要出发,以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为指归,它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结合起来,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以适应现实和未来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该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是:自学导读。在定向、定量、定目标的前提下,教师提出问题和要求,学生自读教材。这样做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由被地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点拨。在检查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点拨、答疑,并适当补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当前小语教改信息。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动地理解、把握了教材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视野,弥补我们的课本不能短周期翻新的不足。范例引路。根据教学内容和重点放教学录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社会和教育的视角梳理了学历、文凭以及职业资格之间的关系及社会意义,提出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共同作为社会人才评价和管理将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需要加强和规范职业资格制度建设,为构建学习化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活动”中学习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要把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取知识。教学中,我巧妙地把自己置于幕后,把学生推到台前,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例如:在讲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较时,学生4人一组,每组有一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还有一个大一些与一个小一些的圆柱和一盆带红颜色的水。每一组同学都拿起圆锥和那3个圆柱,比一比高和底面的圆直径的大小。然后,学生把圆锥装满水倒在自己选择的圆柱里,只许倒3次,看看有怎样的情况。通过实验,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当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圆锥倒3次刚好倒满圆柱。这堂课,我自始至终引导学生自己在活动中发现规律,探索知识,同学们都感到很愉快、很自豪。我想:只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应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解决问题至关重要是方法。教师要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以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满足他们好胜、好奇、好表现的心理,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李少华 《文教资料》2007,(35):50-52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关注寻常的事物,平凡生活中普通的人们,然而他们绽放出艺术的美,这归功于威廉斯对直接经验的生动展现,他对丑陋中的美的敏锐感受,对人类生活的包容以及留给读者的无限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电影,它从诗中学到了语言和韵律;从小说中得到了.故事和描写;从戏剧中吸取了角色和表演;从摄影中搬来了光线和色彩;从音乐中窃取了音响流动……”其实这正是融合诸种艺术于一体的艺术—电影艺术的综合表现。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电影这门综合艺术,那么,这种“美感活动”,肯定能促使学生“把美吸收到其人格中去,成为完善人格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点评:这是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绘画作品。小作者十分喜欢红色,她用单一的红色油画棒勾画出会飞的房子和将要进入房子的小朋友。虽然只用了一种色彩.但聪明的小作者却运用了粗细不同的线条.装饰方法中的黑、白灰面.以及手指晕染画面的方法,使整幅画面显得生动而富于想象。整幅画面中的红色与白色,产生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画面的虚实处理,则更突出了孩子心中美好的向往。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考察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呼啸山庄》的情节结构、艺术特色和创作风格的独具匠心之处,并结合历来对该小说的评论,认为“荒谬、怪诞”手法的运用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最强力的控诉和最有力的揭露,也是小说流传后世而不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对音乐课的总体要求是: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会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现这一要求,笔者以为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贯穿“乐”、“情”、“创”、“训”的四字教学。  相似文献   

19.
自身形象和教学效果不佳问题一直是高中政治教师自我发展的瓶颈,新课程实施为改变这一状况带来机遇和挑战,我们应抓住契机,大力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和政治的学科魅力,藉此提升形象,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扭转政治课教学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20.
李雪梅 《初中生》2007,(4):18-19
近两年来,地域文化类试题走进了初中语文试卷。这是落实语文新课标精神的体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热情,传承了人类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