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几乎每年都有副刊作品在江苏省、华东地区和全国新闻作品的评比、竞赛中获奖。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我的散文《乡里乡亲》荣获二等奖,在副刊类作品中位列邵云环烈士遗作《没有灯光的漫漫长夜》和李向群父亲所写的《说说儿子向群》之后,是近两年来江苏省在中国新闻奖评比中所获得的最高奖项。此前,这篇作品还曾在全国报纸副刊评比中获得金奖。 作为一名以社会新闻采编为“主业”的记者,  相似文献   

2.
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我在南通日报副刊上发表的散文《乡里乡亲》荣获二等奖,这是近年来江苏省报刊在中国新闻奖评比中获得的较高奖项。此前,这篇作品还曾在全国报纸副刊评比中获得金奖。作为地市级报纸选送的一篇副刊作品,作者又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记者,《乡里乡亲》能够脱颖而出,我体会,主要得益于其乡土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正是因为从古老的乡土题材中嗅到了清新浓郁的时代气息,才激发出作者的写作热情,也因此在读者中产生较为强烈的共鸣,并得到专家的青睐。乡土题材是报纸副刊作品永恒的宝贵资源报纸副刊作品写作…  相似文献   

3.
刊登在2003年1月3日《法制日报》周末专刊上的《打肿谁的脸》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报纸副刊”体裁类二等奖作品。这是一篇杂稿。它的获奖,从写作上来看,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一篇2000字的副刊作品,先后获“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及15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除了感谢一个也不认识的那些评委之外,自己当然也有一些被新闻魔力所折服的可回味之处。  相似文献   

5.
一、6月1日至2日,我作为评委,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2000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评选。这次评奖活动,是自1998年首次将报纸副刊作品纳入中国新闻奖系列以来,举行的第4次评奖。为了与中国新闻奖的总序数保持一致,采用了统一的“第十一届”序号。在全国2000家左右公开发行的报纸中,大部分都辟有文艺副刊。随着报纸为适应人民越来越丰富的文化生活需要作出的调整,以及报纸多版化的发展趋向,报纸文艺副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中国新闻的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评委会,顺应副刊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浙江日报>2001年3月25日上的杂文<可怕的糊涂>荣获报纸副刊作品3等奖.  相似文献   

7.
刘保全 《新闻传播》2005,(11):21-22
刊登在《法制日报》2003年1月3日周末专刊上的《打肿谁的脸》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报纸副刊”体裁类2等奖作品。这是一篇杂文稿。它的获奖,从写作上来看,有下述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刊登在《法制日报》2003年1月3日周末专刊上的《打肿谁的脸》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报纸副刊”体裁类2等奖作品。这是一篇杂文稿。它的获奖,从写作上来看,下述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于报纸副刊来说,散文可谓是个“大户”,它占的版面最多,作者最广,读者也最广,历来是报纸副刊的“拳头”项目。在几届中国新闻奖评奖中均有上乘的散文佳作登榜,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评奖中,解放军报的散文《说说儿子向群》脱颖而出,独占鰲头,荣获一等奖,再一次显示出散文的传统优势。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年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尺度也随之变化,作为生活真实记录的散文也在求新求变,逐渐突破昔日描景、状物、抒情的传统,尤其是在记人叙事的现代题材上日益凸现,成为散文园地中又一引人入胜的景观。《说说…  相似文献   

10.
2016年5月10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新闻专栏初评评委会召开.41件参评作品,谁能拿到进入中国新闻奖定评的“门票”? 当时的心情,可真是七上八下!我们的《广安观潮》栏目,是否会因为“出道时间太短”而被刷掉?是否会因为上一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已经颁给了本报的《方圆谈》而被“平衡掉”?三天后,主创人员从中国记协网看到《广安观潮》入围定评的消息,都松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11.
在刚刚揭晓的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榜单上.人民网原创评论作品《人民时评: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榜上有名,荣获一等奖。这是网络新闻作品首次被媒体人评作中国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12.
在第九届中国新闻奖的评奖活动中,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从1998年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获得金奖的作品中推荐了12件作品参评,其中有6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1999年第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中,其中参评的杂文、散文质量仍保持一贯较好的势头,精品迭出,报告文学、特写也呈提高的趋势,佳作不少,基本上反映了我国报纸副刊的现状。由于名额限制,只能优中选优,许多优秀作品没能上榜,留下不小的遗憾。 新闻是对社会生活最真实,最生动、最敏感的反映,作为报纸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副刊作品也不例外。获奖的作品虽分属…  相似文献   

13.
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出炉,2011年8月31日在网络、报刊上进行了公示。11家地市报及其子报选送的作品获奖,其中《日照日报》的副刊作品《陈中华:当代好记者》,获得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类作品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新闻天地》2006,(9):44-44
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长沙晚报2005年8月24日刊发的消息《3.5万元救命钱留给病友》(主创:阵国忠)荣获一等奖:这是今年湖南新闻界获得的惟一一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是长沙晚报社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新闻界的骄傲。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新闻作品今年首次纳入中国新闻奖评选范围,根据评选办法,网络新闻作品于今年5月24日在武汉举行复评会,网络新闻作品的复评会为中国新闻奖定评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网络传播》专访了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复评会评委、“网络评论”组和“网络专栏”组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闵大洪教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立足地方新闻资源,创新创优,不断实现新飞跃。在1999年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后,连续八年都有作品入选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微尘”在行动,爱心筑品牌》2006年再次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至今,《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在全国地方性党报副刊相对式微的形势下,依然保持一周10个版的刊发量;旗下栏目近几年有两个获浙江新闻名专栏称号,相关作品多次荣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和全国报纸副刊年赛金奖,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 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副刊,在电子阅读越来越广泛的趋势下,一样面临向新媒体转型的焦虑.西湖副刊一直在摸索,也获得了一些成长性经验.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实践》2009,(12):9-9
本刊讯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浙江省选送的参评作品中,温州晚报专栏《雪君工作室》获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杭州日报副刊作品《1980年,四个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另有9件作品获二等奖,5件作品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19.
刊登在《法制日报》2003年1月3日周末专刊上的《打肿谁的脸》一稿,在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报纸副刊”类作品二等奖。这是一篇杂文稿。它的获奖,从写作上来看,有下述几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一是选材严格,开掘深刻。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一  相似文献   

20.
为全省新闻界关注的第15届“湖北新闻奖”评选5月19日揭晓,报纸、广播、电视、新闻摄影和新闻美术263件作品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38件,二等奖77件,三等奖148件,以及好标题奖24条,10件作品被推荐参加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 本届参评作品题材广泛,从不同侧面报道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香港顺利回归和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等重大新闻,以及反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报道,有深度,有力度。报纸副刊作品首次获“湖北新闻奖”。同往届相比,本届参评作品总体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消息和主体言论仍显得较弱,有的作品篇幅过长,有的作品推敲不够,“硬伤”较大,这些都有待改进。 被推荐参加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的10件作品,其中报纸5件:湖北日报的消息《昨日15时30:第二次截断长江》(作者雷刚、许万全、陈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