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相似文献   

2.
一、通过观察,使学生能发现问题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观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通过观察,使学生能发现问题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并认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的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是开启一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没有问题,就不会激发起学生的好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构建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一、"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高中学生心理发展和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明显增强,高中新课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构建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现代教学论研究也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 ,从本质上讲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 ,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 ,没有问题 ,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 ,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并认为“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所以老师要教学生自己发现一个问题。教师问得巧 ,不如学生问得好。一、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要“问得好” ,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如何发现问题呢 ?朱熹说过 :“读书始读 ,未…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培养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首先要意识到问题的困难所在,才有可能解决.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结合笔者讲授《余弦定理》第一节课的课堂实录,探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一、设计思路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同时,新课标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地位.基于以上两点,本课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问题为主线,设计多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没有问题,就不会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有深入的思考。问题是开启一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而问题的动态生成与动态解决的过程是促进思维、智力、情感及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决定了语文课堂的高效。  相似文献   

15.
从本质上说,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因为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敏锐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必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自主的学习环境,正确运用经过精心设计的启发式的提问,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使教学双方始终处在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认为,教师不应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应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对问题的深度探求,从而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要求学生能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论指出: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是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英语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只能是表层的。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通过问题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要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且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面对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只有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才能迎接新世纪所面临的新问题的挑战。爱因斯坦说过:“教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因此,让学生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是留给学生最宝贵的财富。 一、思源于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就是产生疑问,也就是具有问题意识。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曾经…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起跑线 ,是开启一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没有问题 ,就不会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问题是积累和发展知识、思想、方法的原动力 ,是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的催化剂。科学研究需要注重问题的作用 ,学生学习同样需要注重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 ,就不会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没有问题 ,学生就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 ,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层 ;没有问题 ,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消极被动的接受 ,就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所以现代学习方式就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