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阅读是收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它要求教师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个性张扬的天地.让阅读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与他人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倡导"学生是读者、阅读要自主、阅读是过程"的观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营造支持个性的课堂环境,丰富个性化阅读的形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倡导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那么,如何有效进行个性化阅读呢?1创设平等对话的氛围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相似文献   

5.
张淑娟 《甘肃教育》2020,(5):167-167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广阔天地。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张扬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同,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个性体验,在阅读时不要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首先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阅读教学应摒弃以往的“满堂灌”“满堂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所悟、有所得。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老师重视、诊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小焱 《考试周刊》2014,(59):31-31
阅读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注意阅读情景的设计,激发学生个性阅读的兴趣、情趣;其次应启发学生用心感悟,珍视个性体验,同时给予学生个性思考飞扬的空间;最后应让学生注意个性积累,强化读写链接。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为此,我们要实施行之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个引导者、点拨者。倡导个性化阅读,应该把阅读活动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激发阅读兴趣,发展学生阅读个性,使其个性光彩散发,从而构建个性化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薛胡 《现代语文》2009,(5):35-36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指导、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身情况的阅读风格并逐步养成富有个性的自觉、健康的阅读行为习惯的阅读教学活动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对话关系,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对阅读客体(文本)的不同感受,并为之营造相应的教学环境,又要在教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主要策略有:  相似文献   

12.
朱颖 《现代语文》2006,(11):80-82
教学改革要求阅读教学走出繁琐分析的误区,实行开放式阅读,让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个性,丰富个体精神的最广阔的天地。正如新课标所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对话”需要一个开放的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进行学习.教学模式程序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要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原则.以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究和自我评价为实施策略.从而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相似文献   

14.
阅读过程,是阅读者再创造的过程,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学参考书上的分析,往往是师生一致的标准,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共性的多,个性的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如今,尊重学生的独特的阅读感受,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因此个性化阅读教学也就应运而生了。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珍视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我的具体做法是:一.建立阅读成长档案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阅读已成为阅读教学中一面飞扬的旗帜,它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要求教师重视、珍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学生个性自由释放的过程,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对客体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学习者张扬个性的舞台,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实现对文本的超越,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应注重学生参与的意识,即时捕捉学生显现出来的独特个性,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一、平等对话——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道靓丽景观。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对文本的解读是开放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要以保证阅读实践为前提,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让学生自主实践、资助探究、自我体验、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有了个性化,才让阅读教学更精彩。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为今后的听说读写提供了广阔的智力背景。而有情趣、有滋味、有选择的阅读能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维,从而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促进学生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呢?我们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情境,将文本描绘的内容情境化、具体化,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我们需要多途径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通过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等手段让学生全程阅读,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我们要尊重差异,发展个性,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从而彰显阅读个性,使学生达到最佳的阅读状态,从而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高度投入、亲身经历的活动,获得丰富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