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儿童作为一个概念,经历了一个历史建构的过程,不同的儿童观决定了对儿童或童年现象的不同理解和把握。教育视域下探讨的儿童及其人格的概念同样也有一个建构的过程。历史上儿童的发现及对儿童人格的探讨也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建构起来的。在我国,对儿童的发现及儿童人格的建构主要经历了:古代,淹没人格,儿童作为成人附庸的存在;晚清,预备人格,儿童作为"成人生活的预备";五四,具有独立人格的"儿童本位"的现代儿童观的生成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话剧已走过45年曲折发展的道路。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起步阶段(1949—1957)、发展阶段(1957—1966)、停滞阶段(1966—1976)、复苏阶段(1976—1979)、探索阶段(1980一)。从当代话剧坎坷的历程中,至少可得到两种经验教训:戒绝用政治运动方式解决文艺内部分歧;必须坚持“双百”方针。  相似文献   

3.
李星云 《广西教育》2008,(19):24-26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各有不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也同样存在着差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和可能,以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魏旭  庞晓楠 《考试周刊》2012,(8):167-168
儿童消费市场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者社会化进行研究。本文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来回顾儿童消费者社会化的理论基础.解释儿童消费者社会化所经历的感知、分析和反思三个发展阶段的心理及行为特点.从而描绘出从儿童到成熟消费者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5.
美国运输政策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1)扩大运输能力的运输阶段;(2)调整运输结构的运输政策阶段;(3)促进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输政策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在不同运输阶段采取的不同运输政策,总结美国的经验教训,对我国交通运输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德国高校教授W体系薪酬分配制度成功实现从“注重人人有份”到“保障和激励兼顾”的转变。现已形成以“基本工资为主,多元附加浮动工资补充”的稳定结构,基本实现了“有侧重地激励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授”的改革目标。基本工资坚持“依据资质,保障公平”、浮动工资坚持“优绩优酬,强化激励”的价值导向。具体而言,初级教授(W1阶段)面临适应和生存需求,侧重职位胜任力的提升;终身教授(W2、W3阶段),其中:普通教授(W2阶段)面临向上晋升需求,侧重教学和科研并重发展;专家教授(W3阶段)面临承担高级职位使命,侧重行政管理和对外合作等贡献。我国正处于高等学校薪酬制度的改革期,德国W体系薪酬分配制度二十余年的实践经验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同升 《成才之路》2010,(16):20-21
从你第一次手足无措地走上讲台,到你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可分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教师的成长要做到:(1)要有真诚的情感投入;(2)加深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解;(3)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总之,初登讲台的教师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随着你慢慢地成长看山不再是山,看水不再是水;最后你终会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关注儿童欣赏艺术作品的发展阶段理论的人都不陌生迈克尔一帕森斯(MichaeIJParsons)。帕森斯在他的经典之作《我们如何理解艺术》(HoWWeunderstandart.1987)中详细阐释了“审美发展五阶段论”。学界都明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研究早于儿童美术欣赏领域的研究.1885年英国的库克(ECooks)就试...  相似文献   

9.
学校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初创阶段、规范阶段、成熟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管理上有不同的侧重,而在德育工作中,也应该具有不同的应对对策,形成不同的德育工作模式。初创阶段应形成校长模范型的德育模式;规范阶段应形成制度保证型的德育模式;成熟阶段则应形成文化渗透型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学校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初创阶段、规范阶段、成熟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管理上有不同的侧重,而在德育工作中,也应该具有不同的应对对策,形成不同的德育工作模式.初创阶段应形成校长模范型的德育模式;规范阶段应形成制度保证型的德育模式;成熟阶段则应形成文化渗透型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沿海与内地的4—8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探讨两地儿童自尊发展与年级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沿海与内地儿童的自尊发展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随着年级的增长变化,沿海儿童的总体自尊及其部分维度的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且总体态势平稳,不存在波动现象;(3)随着年级的增长变化,内地儿童的总体自尊及其各维度的发展水平均显著提高,而且其自尊发展在七年级阶段有所波动,形成低谷期;(4)沿海地区儿童的总体自尊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内地儿童;(5)沿海地区儿童的能力自我意识显著低于内地儿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学生接纳他人水平与被人接纳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同伴等级评定法对小学二、四、六年级共762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二者间的相关系数为0.321;儿童的年级和性别对该相关程度存在显著影响(F(2,756)=21.524,,P=0.000;F(1,756)=14.521,P=0.000),二者交互作用也达到显著(F(2,756)=6.40,p〈0.01)。结论:小学儿童接纳同伴水平与被同伴接纳水平间存在弱相关,且该相关受到性别和年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深度访谈法考察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适应阶段发现: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经历巨变期、适应期、定型期三个阶段;父母离异使得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发展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依据建构主义认知灵活性理论对知识的划分(良构领域和非良构领域)、对学习目标的划分(初级学习目标和高级学习目标)以及关于学习的三阶段论(初级知识的获得、高级知识的获得、专门知识的学习),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的三阶段模式,即将高校创业教育分为基础阶段(初级知识的获得)、拓展阶段(高级知识的获得)、实践阶段(专门知识的学习)三个阶段,在不同的时间,基于不同的情境,为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与学前儿童绘画的发展和教育孔起英一、皮亚杰所论有关儿童智慧发展的阶段与罗恩菲尔德(ViktorLowenfeld)所论有关儿童绘画发展的阶段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是呈阶段性发展的。他把这种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和小学是按照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划分的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幼儿期和学龄期在教育上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儿童的发展又有顺序性和连贯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在前一阶段内准备了向后一阶段的过渡。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过渡,对儿童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飞跃。有研究表明,当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时,依旧保持教育的连续性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  相似文献   

17.
新皮亚杰主义是对皮亚杰主义的修正和发展。它吸收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详细描述了儿童智慧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儿童在特定领域内的问题解决过程。这种发展理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使我们对不同发展阶段儿童心理水平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谈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4~16岁)。所谓隔代教养,是相对于亲子教养而言,主要是由祖辈担当起对孩子实施教育、抚养的责任,虽然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同样存在隔代教养的现象,但由于我国农村高龄人口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家庭结构处于事实上的不完整状态,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养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语用意识综合、层级视角,探寻不同学习阶段、不同语言水平、不同性别英语学习者语用意识发展 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阶段学习者语用意识综合、层级发展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者学习阶段越高其语用 意识综合、层级发展程度也越高; 2)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语用意识综合、层级发展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者语言水平 越高其语用意识综合、层级发展程度也越高;3)不同性别学习者语用意识综合、层级发展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女性学习 者语用意识综合、层级发展程度均高于男性学习者。  相似文献   

20.
刚刚参加完2014年广东省文科综合历史的评卷工作,评卷的试题是第39题(1)这一题组。在评卷过程中笔者担任该题组的小组长,并且代表这一题组在评卷总结会上汇报评卷的情况,分析考生的得失和值得注意的相关问题。为更好指导考生学习历史,做好备考工作,笔者对评卷情况作了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如下: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第39题: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