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争论,早就可以说是尘埃落定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远远不是这么回事,一位考上大学的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是说:“我不会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尴尬,更引起了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尴尬之一老师:我不会感谢你《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中摘要刊登了一封学生来信:“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信中还写道,如果按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语文,那么高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和初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是没有区别的。思考之一让学生自主读书学生的语文学得好,得益于自己长期的课外阅读,这是不争的事实,早在三十多年前,吕叔湘先生就说过类似的话。因此,写这封信的学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的成功来自于他如饥似渴的课外阅读,而与语文教师的“谆谆教诲…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争论,早就可以说是尘埃落定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远远不是这么回事。一位考上大学的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是说:我不会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尴尬,更引起了我们的反思。那  相似文献   

4.
早晨,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Eva气冲冲地下楼:“请你上一下楼!”然后指着浴缸里的几根头发说:“我不喜欢它们,请你把它们拿掉!”我愣了一下,和她解释,水是刚放的,我不知道它们会粘在上面。这本身是我的  相似文献   

5.
裴文中被鲁迅称为文学挽留不住的人,我套用这句话自谓是语文摆脱不掉的人。我于1959年高中毕业在家乡做民办中学教师,教语文。当时对中学语文教师有一条不成文法的规定,即要背得古诗古文多少篇,读过古今中外名著多少部。我在农村书籍奇缺办不到,只得订阅《人民文学》、《文艺学习》和《广西文艺》之类的文学杂志。教语文和读文学书刊是联系在一起的,我因此痴迷于文学书刊。记得在某刊物上读过这么一段话:“人生,不过是一段很短的行程,各自都有各自不同的路。究竟自己的前景如何,谁也不能预断,因此当你走你的道路艰难的时候,不要去嫉妒别人,只管走你的,或许经过这么一段,会忽然发现前面的道路又广阔  相似文献   

6.
2004年暑假,在兰州市榆中县教育局举办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课上,一位同行对我说,他所在的乡村小学有一节语文公开课,一位年轻教师讲课时语言中夹杂简单的英语。学生发言精彩时,教师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Good,good,Verygood.”就这一现象,听课的老师褒贬不一。这位同行对我说:“你对小学语文教学很有研究,你说一说语文老师在讲课时夹杂几句英语到底好不好?”真是无巧不成书。前一天我恰好读过《坚持理想不断前进———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7、8期)一文,我用该文中崔峦和…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新颁布的修订版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都提出了要增大中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即以对小学生而言,读完六年级最少阅读量是150万字,而中学生是要读几十种中外名著的。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原因不外乎是:一是从阅读中外名著有益的作品中,可以得到艺术美、情感美、人格美等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营养和熏陶;二是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你们好!我是上海市嘉定区马陆中学初一的一名学生。我虽然是一名好学生,每次考试成绩还不错,但语文成绩总不太理想,常常拉掉好多分数。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对语文没有兴趣。老师和父母常说:“语文是一切功课的基础,你要学好语文呀。”虽然我领悟到了这一点,也决心学好语文,但由于对它不感兴趣,仍不能  相似文献   

9.
语文与生活     
文摘类杂志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以前我一直不在乎,仅把它们视为一本单纯的杂志,手上有这么本书,用眼睛扫一遍,然后一直让它躺在书桌上。直至在它身上堆积一层灰时,才觉得自己该收拾收拾。自从前年邂逅了《语文新圃》之后,才改变了我的看法。原来读书就是自己在学语文。而语文也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应该是推广到生活,像李清照那样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像朱自清那样独步荷塘,欣赏月色;像宗璞那样游览西湖,感受绿色;生活中到处有语文的足迹,有语文的身影。当你用心去感受生活时,语文也就你身边悄然而至。每一次我读《语文新圃》,就会对生活有种新的诠释。所以我觉得学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懂得几个拼音,几个汉字,或者为了考试  相似文献   

10.
新学期开始不久,一位老师把我拉到一边,好心提醒我:“小柴,在李某班上你可真要注意。我听学生说,他们数学老师(即李某)在班上公开讲过多次――语文嘛,学不学问题不大,语文有什么呀,不就是会认几个字嘛?这谁都会,街上拉黄包车的都可以搅和几下。”我心里暗暗一惊,跟这样鄙视语文  相似文献   

11.
爸爸让我学钢琴,学画画,学奥数……我对爸爸说:“我好苦,我好累!”爸爸摸摸我的头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董存瑞。”我生气地说“:董存瑞是谁?我干吗要想他啊?”爸爸拉长了脸“:小子,别只看动画片,只知道周杰伦,只会玩游戏,也该受点革命教育。”同学们,你看看我老爸是不是好“凹”哟。3月15日看电影——《上甘岭》。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一位叔叔一跃而起,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爸爸告诉我,他是黄继光。4月15日一模一样,还是看电影——《董存瑞》。一位解放军叔叔大喊一声:“连长,让我上!”他抱起炸药包,冲到敌人的桥下,右手托起炸药包,左手拉燃导火线。火光照耀下,他的那张脸好酷,好酷!5月15日没有两样,还是看电影——《长征》。一位红军首长对一位战士吼道“:给我把军需处长叫来!”战士哭着,流着泪,指着树下冻成了冰坨的老战士说“:他就是军需处长……”5月15日还是那样,看电影——《军神》。一位德国医生对刘伯承说“: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6月15日没有别样,还是看电影——《冲出亚马逊》。中国特种兵07背着沉重的背包,冲进了亚马逊大沼泽,一只大鳄鱼张开血盆大口向他扑来……最后,...  相似文献   

12.
用第三人称转述的句子,一般都是陈述句。那么,我们如何来转述疑问、反间这样的问句呢?转述疑问句,要用上“是否”、“有没有”、“能不能”等词语,例如:老师说:“你能把《小学生语文学习》这本杂志给我看一下吗?”这句话可转述成:老师说,你能不能把《小学生语文学习》这本杂志给我看一下。转述反问句,应首先将反问  相似文献   

13.
你来信说,前几天在《心理学大词典》里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词条:语文导读法。从释文中,你知道语文导读法是“钱梦龙探索、总结的一种颇有成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它“既不同于以注入知识为主的教学法,又与以谈话提问为主的教学法异其旨趣”。你要我比较具体地介绍一下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和操作要领,因为词典的释文为体例所限,有些语焉不详。那好吧,这封信咱们就谈语文导读  相似文献   

14.
今天早自习的时候,语文老师对我说:“你出来一下,带着你的冲浪。”《冲浪》是我们语文复习资料,全称叫作《中考冲浪》。老师对我说:“《冲浪》上面有一篇文章提到你了……”说着就开始翻,我激  相似文献   

15.
有位教师在教完小学语文第一册《孔融让梨》一文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假如几年以后,孔融成了哥哥,他有了弟弟妹妹。有一天,爸爸又买回梨子给孩子们吃。这时,假如你是孔融会怎样说?怎样做?”儿童们很感兴趣,立即进入思考之中。一会儿,一个小朋友站起来大大方方地说:“那时,我就拿一个大梨,因为我是哥哥了。”话音刚落,引起了一阵哄笑。教者看出小朋友们对这个回答并不  相似文献   

16.
又是四月天,新一期的《语文世界》也该“出场”了。对于翘首以待的同学而言,我们在完成一个约定。这是一种默契的等待。编定这一期杂志,春天的气息已扑面而来。我们希望这新的一期杂志,给同学们的春天增添一份精神的“花香”。相对整期杂志“大餐”,“编读BBS”实属一道“小菜”。“小菜”虽小,却是得益于每个同学“添油加醋”的支持。在这里,同学们可以交流对杂志的看法、意见,也可以谈谈自己学习语文的心得,等等。“编读BBS”是属于大家的“沙龙”,欢迎同学们带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常来坐坐。你说我说在语文学习中,我身边常备三个本…  相似文献   

17.
怎样学语文     
中学生朋友,说到怎样学语文,对我来说,实在是个苦差事,仿佛是叫一个老叛徒给青年人讲革命道理。我的语文的确学得蛮好,不敢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反正从小学到大学各种语文考试永远第一,到高中阶段就已经基本不用听语文课了,闭着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可是我的语文本事主要不是从教科书上得来的,而是“功夫在书外”。所以我很怕你们跟我学歪了,只好把我个人的体会半真半假地告诉你们几句,希望你们别当真,凡事还是听老师的没错。要说怎样学语文,就必须明确你学语文是为了什么。如果你学语文是为了语文考试成绩好,那我没什么可说的,因为你们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小读者》2007,(6)
最近,山西最有名之一的某重点中学在入学语文测试题中,其中有两道填空和连线题出自《小读者》杂志中。据一位老师透露,凡是订阅《小读者》的同学,这两道题大都答对了。一位本刊小记者来电话也说:“我这次语文考得好,多亏了《小读者》的帮助呀!”下面我们刊登了这两道题,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试着也答一答。,  相似文献   

19.
前几年,某杂志曾刊登一位学生来信,说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读者》《收获》等优秀图书和杂志。并认为,按老师的方法去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07,(11S):44-45
江嫣新2007年9月8日在《中国教育报》撰文:学期伊始,有关北京9区县高中语文课本“大变身”——金庸经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换下鲁迅名著《阿Q正传》还在激烈争论时,重庆又传来在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落选新学期小学语文教材的消息,重庆市教科院研究员乔华分析说,“可能编者担心娃娃会受到早恋影响而落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