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快乐十分钟     
活动目的: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能使课间十分钟过得安全、快乐、有意义。 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乙)甲:听,那下课铃声响了。 乙:十分钟,大家都来轻松轻松。 甲:来吧,让我们那疲劳的眼睛看看蓝天! 乙:来吧,让我们那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  相似文献   

2.
活动案例:绳子的"诱惑"我执教的是自编美术教材《有趣的绳子拼贴》,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课前十分钟:做各种绳子游戏(玩陀螺、跳皮筋等)一、谈话导入:绳子从生活中来师:生活中的绳子能带给我们许多快乐。它们不仅可以绑东西、扎辫子、打毛衣,还可以玩贴画的游戏。  相似文献   

3.
为自己喝彩     
活动目标:让学生懂得”在逆境中更应有自信才能成功”的道理,从而培养、增强学生自信。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话动过程:(主持人:甲、乙) 甲: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一员。 乙:为别人喝彩的同时,想过为自己喝彩吗? 合:今天,让我们也为自己、为明天喝彩。  相似文献   

4.
火花     
过去常讲这样的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如果真能拿红军老前辈长征时的条件作参照,今天的人们工作和生活该是多么快乐而幸福啊!然而我们总能听到很多人在叫苦。可见,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相似文献   

5.
陈为康 《教师》2013,(7):32-33
"我们需要快乐,不再陷入作业堆,搞坏了眼睛和身体;我们应该快乐,让快乐与童年的梦想一起飞翔……"孩子们已经用自己的声音声声呼唤,告诉我们他们是多么需要快乐,告诉我们他们是多么想做自己的主人!21世纪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他们看似幸福,无忧无虑,不愁吃,也不愁穿,甚至有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实上,他们却被另一种无形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善”,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与善、幸福与德性、幸福与快乐、幸福与现实活动、幸福与思辩活动的各种关系,指出幸福是一种善,一种现实活动,且是一种合于美好德性的现实活动;它是一种最高的善,它是一种最高的快乐,它是终极的、自足的,也是有条件的;而人的思辩活动是只有神才配享有的最高幸福,思辩的人、思辩的生活是最幸福的人、最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6月的校园,鲜花盛开;6月的校园,歌声婉转。“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踏着快乐的旋律,哼着悦耳的歌曲,我们唱啊,跳啊,又迎来了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的课程。而生活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幸福.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理应关注学生的幸福。但是.学生的幸福是什么呢?很多时候,我们把学生的快乐看做幸福.可一旦快乐成为生活的目的,我们就会陷入为学生找乐的尴尬境地.迁就他们不合理的需求,从而无法引导学生去面对生活的严峻.无法启迪学生去反思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课堂活动设计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综合练习一·口语交际"。课前准备提前几天让学生看书报、问家长、观影视,或在家长协助下查网络,了解深山里、大海边、草原上、城市、乡村……孩子们的生活情景、玩耍情况。可以画下这些快乐情景或收集快乐情景的图片。看图体验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有的小朋友生活在城市,有的小朋友生活在农村,有的小朋  相似文献   

10.
回忆童年     
童年的生活想起来就让人留恋,那时是多么天真,多么幼稚,又是多么快乐。真想回到从前,再重温一次美好。当然这只能是一个永不能实现的愿望。但时常回忆一下童年也是很幸福的事。每当回忆童年,我常会感觉到心中暖烘烘、亮堂堂的,像是给生活这道大餐添了不少增色增味的作料。8回忆童年$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中学初二年级@张洋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中国人     
韦燕 《四川教育》2008,(5):16-17
活动目的:以“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为契机,让学生了解中国,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活动过程:(本次活动主持人甲、乙、丙、丁) 甲:在中国,神话中记载着许多飞天的奇想。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 乙:甘肃的敦煌莫高窟里至令仍保存着那价值连城的壁画《飞天》。 甲:2003年10月15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举国欢腾的时刻。  相似文献   

12.
江剑 《班主任》2002,(7):38-39
“生活的最有意义的人,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卢梭语) 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为了让孩子深刻感受生活,做一个最有意义的人,我们开展了“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开展“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系列活动之后,我惊奇地发现孩子们  相似文献   

13.
活动计划是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纲要和规划,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指南和保障。怎样指导学生制订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呢?本文试以人教版四(上)"成长的故事"为例说明。[教学呈现]一、紧扣主题,明确活动要求1.话成长,明方向。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开展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去感受"成长"。别小看了"成长"这两个字,不细心发现,还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成长吗?生:成长就是节日那天为妈妈洗了一回脚……生:成长就是让你想起以前的事情觉得好笑……师:每个人对成长有不同的理解。成长的过程有快乐,有痛苦,有幸福,有失落……总能带给我们感动和启示,这才是最珍贵的。(板书:感动、启示)今天,我们就去寻找那些感动我们、使我们受启发的成长故事。(板书:成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幸福近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不过,它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以至于我们此时此刻会由衷地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正因为这样,幸福的体验最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  相似文献   

15.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倡导我们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倡导大家做喜欢读书、享受阅读快乐的人。为了推动阅读活动在我园以及每个家庭的深入和持之以恒地开展,我校迎着秋日的阳光,伴着桂花的飘香,举办的"快乐阅读"活动隆重开幕了。  相似文献   

16.
体会幸福     
张小娴在散文《幸福》中提到,每次吃鱼的时候,她的爱人总是将滑嫩的鱼面颊肉留给她吃,而在跟朋友聚餐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这样对待她。在那一刻她才知道,可以吃到鱼面颊肉的时候,她是多么受宠,多么幸福。她也因此感觉到,幸福能让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快乐。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语文人的生命活动方式。我们不仅生活在语文中,语文也在建构我们的生活。在以数字和速度为衡量指标的今天,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裹挟着加速前行,在看似正确的道路上唯恐落后:赶任务、赶课时、赶分数……为生活疲于奔命,学的人和教的人都不快乐,语文的幸福可望而不可及。“慢生活”是相对于匆忙纷扰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慢”,并非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回归的意境、健康的心态、积极的奋斗、高度的自信,是一种智慧、细致、从容的应对。慢生活,让语文人高效、优雅,更接近幸福。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在哲学中,是个极其重要的伦理学范畴.古往今来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都认为幸福是人生生活的潜在动力和最终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至善,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并且与感观快乐相协调;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是一致的;幸福就是至善、符合德性、快乐、公正、完满、自足的生活.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托马斯·阿奎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发挥生活对教育的价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 --何其芳 每当吟起何其芳的这首诗,心里实实在在地经历一次快乐的荡涤,我在想,如果我们在"海洋"般的生活里摄取"快乐和宝藏"滋养学生的生命发展的话,生命发展该是多么幸福、多么美丽的啊!当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不是诗人的情怀对教育的一次浪漫,而是教育家对教育本质的理性质询.  相似文献   

20.
正活动目标1.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感悟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2.自觉爱护公用设施,初步形成公德意识。活动过程播放歌曲:《朋友》老师:同学们今天真精神!陆老师真想和你们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谢谢我们可爱的同学!你有朋友吗?你最要好的朋友是谁呀?大家发现没有,每一对朋友站起来时,脸上都是笑眯眯的,可见有朋友相伴,是件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的事啊!就让我们带着这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