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美好姿态的教育过程.人有爱美之心,美比丑好,各个阶级,各种人,各个历史时期,各有其审美观点,但都讲究美.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丘,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这六个科目,包括政治、伦理、历史、自然科学、军事体育以及学艺术诸方而后内容.实际上是古代的一种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  相似文献   

2.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鉴别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及按照美的规律来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古今中外都把美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就有“乐”。他认为乐可以陶冶人的心性。《论语》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则把“乐”看作是兴邦治国的重要措施。我国古代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  相似文献   

3.
<正>美育,即审美教育,指通过采用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培养人们正确、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传播健康的审美观点和情趣,以此提高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辅相成。美育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提出,但其实践很早就有。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乐”指的就是美育,而在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多位学者也都就美育问题展开过讨论。蔡元培在1912年2月所著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  相似文献   

4.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美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要把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美育的含义美育这个名词的出现,虽然是近代的事,但是美育的事实早就存在于我国古代的教育之中。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乐”就是进行美  相似文献   

5.
美育的历史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悠久.我国古代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就包含了音乐、舞蹈、诗歌、仪表行为等诸多美的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美育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我国著名教育人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等都十分重视美育。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审美教育更成为培养新时期少年儿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个人如果学会了审美,那么他的道德水准也会逐步提高.和谐意识会不断增强.整个社会文明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6.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具有美的素养,并升华而具有美的情操,有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为美好的明天,美好的生活劳动、奋斗。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对美育的重视,在我国是有历史传统的。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就有丰富的美育内容。孔子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为乐”。特别是荀子的美学思想,在先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如对“山林川谷美” (自然美)“风俗美”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与假说 实施和谐教育,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作为一种教育理想,有着很长的历史。在古希腊,“雅典人重视人的各方面的发展和各方面教育的配合,他们提出了和谐地发展的人的概念。”在那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构成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维形。在我国,古代教育就有了礼、乐、书、数、射、御“六艺”,可以说这是早斯的和谐教育,因为其宗旨在于使人在德、智、体、美方面协调发展。这一教育理想虽然在古代就萌生了,并有广泛的实践,却不可能真正实现,因为不具备社会条件。中世纪,教育沦为宗教和封建王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说过:“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易俗。故先生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又说:“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其中的“乐”就是美育。五四前后,教育家王国维、蔡元培等都曾大力倡导过美育。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所有这些,说明美育在培养人的品德和陶冶个性方面有较大的作用。十八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指出:“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确切地讲,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热爱美、鉴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在各科的教育教学中,都应发掘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美育课程资源,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9.
高霏 《教学与管理》2002,(10):56-57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智力开发的重要手段。人们很早就懂得以艺术手段作为教育人的工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曾认为,音乐有潜移默化和美化心灵的作用,他主张儿童都应学音乐。我国古代总是把“礼和乐”并提,并且很早就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把音乐看作是对人们教育的工具。孔子所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明确地把“乐”列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可见,音乐教育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中小学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0.
所谓“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7-9年级)》认为:“美术课程的教育目标首先是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陶冶高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它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美育的作用很早就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就注意到美育对于人类的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把音乐列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第二项,并开了学校音乐教育之先河。虽然古代东西方的先哲们仅仅是认识到艺术教育的某些重要作用,但至少说明,美育的作用早就被人们所了解了。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不仅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明确主张,而且认为,全社…  相似文献   

12.
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尝试安徽省宿州逸夫师范学校(234101)张昭群美育亦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完美心理素质的人,对于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来说,更...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智力开发的重要手段。人们很早就懂得以艺术手段作为教育人的工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曾认为,音乐有潜移默化和美化心灵的作用,他主张儿童都应学音乐。我国古代总是把“礼和乐”并提,并且很早就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把音乐看作是对人们教育的工具。孔子所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明确地把“乐”列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可见,音乐教育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中小学音乐教育。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算是合格的音乐教师?现在,在这方面存在一个误区。首先,…  相似文献   

14.
一、美育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美育教育。孔子就把“乐”列为“六艺”之一,他认为“乐”可以陶冶人的心性,荀子说:“乐者,冶人之盛也”。在我国近代史上,蔡元培更是美育的倡导者,他提出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四育并行的方针,并说“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从到达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别林斯基也说过:“美是道德的孪生姊妹”。 语文教学在培养美感能力中至关重要的想象能力和情绪体验方面是得天独厚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那种意境,那种情感,需要多美的想象去感受、去补充。  相似文献   

15.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与音乐、体育、美术等密切相连。早在2000多年前,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便自觉地把美育列为他所开创的学校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起感情的激荡,产生共鸣,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美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还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音乐世界孔子将"乐"置于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前列,因为音乐能在人的精神生活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育就是“美的教育”,“审美的教育”、“美学的教育”。美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点,对美的鉴赏、对美的爱好,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是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组  相似文献   

17.
张蕴 《陕西教育》2008,(6):78-78
一、音乐是美育的组成部分。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 美育能培养人对自然界、社会生活、文艺作品正确的审美观点,是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美育是培养审美观点和感受美、创造美的教育.以少先队美育活动为龙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对全体队员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观点和欣赏能力的教育,也是培养人具有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音乐对人的教育作用 ,人类早有发现。在我国奴隶制时代商周时期的“国学”里 ,所制订的基本教学内容“六艺” ,即 :礼、乐、射、御、书、数中 ,我们就可以看出 ,“乐”同“礼”一样 ,放在“六艺”的首要位置 ,是培养人道德情操的重要内容。“六艺”包括了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因素 ,可以使人才得到和谐发展。其中“乐”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对音乐的教育作用高度重视。他曾说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儒家亚圣孟子也说 :“仁言不如乐声之入人深也。”荀子说 :“乐者 ,治人之盛也。”太史公司马迁还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