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今热播的电视剧《康熙王朝》,有两个主要角色:一个是康熙皇帝,另一个就是孝庄太后(“孝庄”是其死后谥号),史称孝庄皇后。这部作品被冠之以“正史电视剧”,极易给人造成“历史就是这样”的错觉。实际上,这部戏既有史实根据,又有不少演义,还有完全不符合历史真实的败笔。剧中的孝庄太后就是这样被艺术化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2.
“满蒙联姻”是清初巩固国基、凝聚各民族的重要政策之一。孝庄文皇后是“满蒙联姻”的杰出代表人物。纳兰性德的《五色蝴蝶赋》是最早歌颂孝庄文皇后的文学作品。这篇《赋》反映了对于“满蒙联姻”的正反两种态度的交锋。《五色蝴蝶赋》对孝庄文皇后的歌颂,具有“地灵人杰”、“君唱臣和”、“辨诬存真”三个特色,是“满蒙联姻”的颂歌、证词和镜子,因而在民族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1.张煌言的臆断太后下嫁,是说顺治帝的生母孝庄皇太后在顺治五、六年间,下嫁给摄政王多尔衮.这个传说,是在清朝末年禁书开禁流行,有明末抗清遗臣张煌言的《苍水诗集》出版,其中有建夷宫词十首,第七首为:“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  相似文献   

4.
10多年来,我校实践陶行知先生“科学下嫁”的理论,构建生活教育大课堂。依托学校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生活中的科技教育资源,以生活为载体,在生活中学科学。让学生主动捕捉生活中学科学的契机,学自己喜爱的科学,学自己能学的科学,学自己身边的科学。我们深切感受到,生活教育充满着“科学下嫁”的韵味,生活教育是“科学下嫁”的大舞台,生活是“科学下嫁”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谓“满族古典哲学”,包括以纳兰性德、曹雪芹、文康为代表的“伦理思辨”(即“补天”思想)和以康熙皇帝、纳兰性德为代表的“自然思辨”。满族古典哲学具有下列特征: (1) 民族性满族古典哲学的渊源,是满族古老的天命论,满族古典哲学的起点,是满族天命论中的“至诚观念”。满族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包括满族的杰出君主和杰出作家。满族古典哲学的产生,是满族古老的“至诚观念”与汉族传统哲学互相接触、彼此冲击  相似文献   

6.
清末青州旗城的驻防教育具有注重“国语骑射”的满族特色和兼收西学的时代特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批满族人才,是满族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称皇帝的女儿为“公主”,源于西周。当时,有一种礼仪:天子的女儿下嫁于诸侯,是不能由至尊的天子来主持婚礼的,必须由和天子同姓的“公”来主持婚礼,因而天子之女被称为“公主”。到了秦汉时期,全国实现统一,国内已不存在诸侯割据的局面,并实行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建立了郡县。天子的女儿出嫁,改由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主持婚礼。天子之女仍然被称为“公主” (后来这个称谓一直沿用到清朝 )。在汉朝,皇帝之女被称为“公主”,而皇帝的姊妹被称为“长公主”。诸侯之女出嫁,王女或宗室之女下嫁,也有被称为“公主”的…  相似文献   

8.
“木石前盟”是《红楼梦》中主人公宝黛爱情的重要依据,也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借以表现自己自由思想和文化情结的依托,其原型来自曾雪芹所在的民族满族的古老神话,来自于满族这一古老民族的文化记忆。从悠远的历史文化出发,“木石前盟”的原型呈现出满族原始先民对生命的热爱和创造生命的自豪,因而也使得小说中“木石前盟”的最后毁灭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体现了曹雪芹对于清朝政权和满族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痛惜。  相似文献   

9.
功成身退     
影视圈出现不少中年“陈世美”,更令人离心的是.那些当年与他们相识相爱于微时的女子,不是村妇“秦香莲”还都是下嫁的“王宝钏”。  相似文献   

10.
现今是一个极度娱乐化的时代,娱乐“新闻”充斥着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本无可非议,只是很多媒体在张扬明星的八卦新闻时,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不顾语言本身的规则胡乱用词。“下嫁”就是一个典型,似乎只要是女明星,都可以使用“下嫁”。例如:(1)关女主播侯佩岑下嫁给黄伯俊一度是台湾娱乐圈最为关注的明星婚恋之一。(东北新闻网2013年06月06日)  相似文献   

11.
古典笑话     
《中学生电脑》2009,(6):39-39
仙女下嫁 董永行孝,玉帝命七仙女嫁之.众仙女送行,皆嘱咐曰:“此去下方.若再有行孝者,千万捎个信来。”  相似文献   

12.
满族刺绣是满族妇女中流传的一项传统的手工艺,民间刺绣俗称“绣花”、“针绣”、“扎花”,具有强烈的民族、地域特色,造型夸张粗狂、质朴古拙,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构图细腻、情感朴实.牡丹江是中国东北地区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靺鞨族也就是现代的满族最古老的都城.在这里有丰富的满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积淀,满族刺绣在用途、题材、造型、技法上表现出特殊的民间特色.  相似文献   

13.
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散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佐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葛尔丹还有鳌拜。”众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着说:“是他们逼着联建立了丰功伟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朕,我感谢他们。”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阅读》2007,(12):15
八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独创的一种“军政合一”、“寓兵于民”的组织,遇有征伐,抽调旗下兵士组成军队,即通常所说的“八旗兵”;同时,它又是政权组织,具有管理旗下人民户籍、田土、赋役、教养、诉讼、婚姻的职能。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是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满族     
<正>满族,历史上的“女真人”, 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满语中是“吉祥”的意思。1911年辛亥(hai)革命前称“满洲族”,辛亥革命后才改称“满族”。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现在普遍使用汉语、汉文。  相似文献   

16.
满族文化点滴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的历史悠久。满族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最古称“肃慎”,汉代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革末”,辽、宋、元、明几个朝代则称“女真”。十六世纪后期,女真人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家族——满族。我的妈妈是地道的满族人,今年高龄八十二岁。妈妈的影响以及我校关于满族文化的课题研究,使我对满族文化多了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17.
“子弟书”和“八角鼓”是满族的两种曲艺,在我国音乐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但在现代却被某些曲艺取而代之,因此必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旧时中国人对性知识讳莫如深,所谓“闺房之乐”概不言传。然而在清皇室,却为其将出阁的公主制订出一套试婚制度。 公主下嫁,一般都是由皇太后、皇帝或皇后为其在满族大臣和子弟之中选驸马。 被选为驸马的男子,要求相貌英俊,身体魁梧,能文能武,而且要年龄相当,可谓条件苛刻。有幸被皇上指婚的男方,接到旨意后,要立即入宫谢恩。还能得到皇上给的一笔可观的修建府第的款项。择黄道吉日送上嫁妆,就算定婚了。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朗读”教学误区的再认识 1.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异化为一种朗读技巧的指导。教师要求用统一的语调、语速、统一的情感来“齐步走”,把教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解读收获“善意”的下嫁给学生.让他们异口同声地读出教师精心预设的“感情”来。  相似文献   

20.
在收集大量历史文献和进行广泛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民族学实地调查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从满族先祖服饰到金女真服饰,从清代满族服饰至民国服饰以及近现代满族服饰的发展变迁做一历时性的梳理和文化变迁的研究;总结出满族服饰的发生、发展与流变是建立在“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符号象征的统一”“多元一体与文化自觉”“继承与发展、创新与融合”这四个具有规律性的理论平台之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