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常听到有些教师在课后抱怨,说学生在课堂上不配合自己,以致于课堂气氛不活跃;或者抱怨说现在的学生很难教,课堂上不跟着老师走,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等诸如此类的话。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于是学生便成了"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替罪羊"。但仔细研究一  相似文献   

2.
课堂气氛是在课堂中呈现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状态,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积极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活跃的思维,享受为实现学习目标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感。但是我们发现有些课堂气氛沉闷,“活”不起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反应迟钝,注意力涣散,使得正常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学效果无从谈起。因此,如何改善课堂气氛,让沉闷的课堂“活”起来,是一项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听评课活动中的几个案例,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把“任务型”英语教学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运用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气氛中感觉到了合作、完成任务等许多优点,课堂气氛活跃了,同学们与老师的课堂交流增多了,尤其是学生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增加了。但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有时控制不住,就此,我在初三(14)班开展问卷的调查方式,问卷的内容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彭杰 《课外阅读》2010,(12):67-67
语文教师在一起研讨时,总会谈到教学中一个共性的问题: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不配合老师,师生互动少,课堂显得“沉闷”。勿庸置疑,这一现象在课堂中经常出现,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严肃认真的,一节课时间,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情绪,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教学内容多,知识抽象,难度较大,学生容易感到乏味,注意力也因此分散,思维不够活跃,这时课堂气氛沉闷,教学任务往往难以完成.如果教师适当运用幽默艺术,调节紧张乏味的气氛,让课堂充满笑声,那么教学效果会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数学积极性的挖掘,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创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高效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张存柱 《师道》2009,(4):22-22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数学课堂,不能仅有简单的演、说、练,适时适地幽默一下,让学生乐一乐,对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润滑知识教学都有很大的好处。一、挖掘数学的艺术魅力去年我接手了一个新班,为了强调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一节课就风趣地对学生说:“我姓张,教你们数学。数学,  相似文献   

8.
在平时听课、评课中,常常听到一些教师说:“让学生配合老师上课实在难。”在评课时,也常听到有人慨叹:“某老师教得不错,就是学生配合不好。”这里说的“配合”不好,大概就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未能形成和谐而有机的结合,未能圆满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吧。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改如春风拂过大地,教坛处处呈现盎然生机,崭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众多教学设计闪亮登场,学生们动起来了,师生互动充分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然而,有些课堂一味追求“时髦式”的教学,在课堂上,听、看、说、唱、演、画等,  相似文献   

10.
有的语文教师在上课时,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很浓。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运用了情境设置这种教学方法。所谓情境设置,就是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刻意营造一种课堂氛围。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边简单谈一下情境设置的具体作用。一、渗透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语文教学除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外,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如果在课堂上单纯地进行说教,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太高,效果也不会太好。那么,如何才能使思想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水乳交融呢?…  相似文献   

11.
朱斌 《现代语文》2009,(8):72-73
笔者上完《泪珠与珍珠》这一课。这个老师评论说教态自如,教学语言丰富:教学目标完成,教学效果很好;另一个老师说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气氛活跃……笔者不禁飘飘然,只听见今年刚毕业的小应老师低声说:“课堂中,一个学生小声说过‘牡蛎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我也不知道,牡蛎到底是怎么样的动物?”“是啊,我也不知道,牡蛎是不是就是我们中国的蚌啊……”“它是不是好吃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笔者愕然,因为自己也不知道,课堂中笔者是听到的,因为和自己的备课不符合,只好装作听不见。笔者想:如果自己当时接过那位学生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新课改理念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思维,分组竞赛、角色扮演、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频频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活跃的课堂气氛几乎成为所有“好课”的共同特征。课堂上,教师似乎不愿意出现一丁点儿安静状态,就因为担心别人说他的教学气氛不活跃。  相似文献   

13.
刘俊枫  陆汉祥 《教师》2014,(34):115-115
本文旨从“课堂导入”“课堂提问”“探究活动”“倾听学生”等角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开启智慧之门,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体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倡导探究”“师生平等”等教学理念,希望以此来打造初中生物教学智慧与活力课堂。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初中英语教学,“一言堂”“填鸭式”的传统式教学方法依然存在,这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低下,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而是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精神萎靡,教师也逐渐失去了“教”的兴趣,课堂教学效率更是处于不理想水平。因此,寻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变得积极、活跃起来,并由此使英语教学效率得以提高,是如今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高度关注和努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愉快地接受历史教学、完成历史学习任务,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如何对书本知识进行形象、生动、艺术的加工才能使课堂变得轻松活跃呢?这需要在语言上下工夫。俗话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在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完全接受新知识,就必须将语言“还原”,使学生将语言与自己的感官联结起来。教师的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就能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历史教师要在课堂上熟练运用语言这一工具,笔者以为:历史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6.
高宇 《成才之路》2009,(5):58-58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学习方法也是千变万化,历史就是要将“死”的历史知识讲活教活学活。以激发兴趣,挑动激情来活跃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气氛能够寓教于乐,乐中解惑.乐中求学,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能力,既愉悦了心境又获得了新知,不亦乐乎。如何活跃课堂激发兴趣呢?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是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尝试。“愉快教学”能唤起学生亢奋愉快的心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乐在其中”。下面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例,谈谈“愉快教学”在政治课堂中的作用及运用。一、消除教与学的疲劳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项身心紧张的活动,课堂上出现疲劳是正常现象,如果应用“愉快教学”则能消除疲劳,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比如,在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一课,先利用一个幽默的故事导入新课: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是一个有名的瘦子。有一天,他漫步伦敦街头,遇见了一位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资本家取笑肖伯纳说:“一见到你,我就知道全世界正在闹饥荒。”肖伯纳听了之后,不动声色地反唇相讥:“一见到你,我就找到了全世界闹饥荒的原因。”讲完这个故事,学生都笑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于是我乘机说:“肖伯纳这句妙语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是造成人民贫困的真谛。那么,资本主义剥削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揭示这个秘密。”这样轻松、自然地导入所讲课题,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和疲劳。二、活跃课堂...  相似文献   

18.
多数初中语文课堂的现状是:初一的课堂气氛还算活跃,初二的课堂日趋沉闷,初三的课堂基本上就是一片寂然。学生有的想说却不敢说,有的因为教师“滔滔不绝”而没有机会,有的不知从何说起,有的习惯听……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为学生创设说的环境,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名师的公开课,他对课文重点的把握、课文内容讲解的深入浅出、教学环节的衔接确实有独到之处。但也许是因为上公开课,下面的学生有点紧张,很多地方学生与老师的配合不够默契。下课后该老师不断抱怨:“今天学生不太配合,效果还不够理想。”对此我不禁产生了疑惑:“课堂卜究竟谁该配合谁?”  相似文献   

20.
“只要一提问,看见的就只有一片黑头顶。”经常听到许多老师对课堂提问如此抱怨。学生不愿举手,即使对老师的问题能给出答案,也不愿起来回答。这种现象在中学的课堂上尤为常见。针对如此现状,怎样更好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怎样活跃课堂气氛,便成了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