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小学体育课的“二化”教学法,游戏化 竞赛化是我市小学体育课上采用的四种教法之一。(注)但游戏化并非上游戏课。竞赛化也不是进行竞赛。 二化教学法比较适宜于小学中年级的体育课。现将其主要特点简要说明如下: (一)二化教学法的主要精神是采用游戏的形  相似文献   

2.
体育游戏可以使单调乏味的体育课变得乐趣横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新课标为视角对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对比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实践中检验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研究表明体育游戏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并且在准备活动、技术动作的学习,整理放松活动中都能得到很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问题。学校作为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阵地,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关于健康的知识和运动技能。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质测试项目游戏化教学实践,旨在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提升他们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实践结果表明: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勇 《网球天地》2024,(1):67-69
随着对教育理念的不断探索,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已无法完全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教师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许多教学策略的创新和发展,这些策略可在各种教育环境中使用。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更好地满足网球课技术教学的要求,抑制了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学习兴趣。将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融入网球教学,是网球教学的需要,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对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积极作用进行阐释,并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梁雁玲 《体育博览》2011,(7X):96-96
本文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探讨了在小学体育课运用游戏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旨在能为当前小学体育课应用体育游戏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刘静  赵琳 《体育教学》2015,(1):33-35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应着重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篮球游戏,培养学生对篮球游戏的兴趣爱好。在传统教学法和篮球游戏教学法对比的实验研究中,发现游戏法更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类研发的运动干预方案对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脑执行功能改善的有效性,进而为促进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健康发展提供可选择的精准运动干预方案。方法:依据运动干预改善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发展的多路径理论,针对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发育特征,分别开发"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针对语困小学生)、"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针对数困小学生)、"篮球"(针对双困小学生)运动干预方案,采用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2(类型:学困小学生、普通小学生)×2(时间:前测、后测)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实验组实施10周的运动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育课内容,实验前、后采用脑执行功能测量工具全面评价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脑执行功能。结果:(1)从脑执行功能发育特征上看:语困小学生的刷新功能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抑制、转换功能与普通小学生无显著性差异;数困小学生的抑制功能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刷新、转换功能与普通小学生无显著差异;双困小学生的抑制功能、刷新功能和转换功能水平均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2)从运动干预方案的有效性上看:"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语文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刷新功能;"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数学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抑制功能;"篮球"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双困和普通小学生的抑制、刷新和转换功能。(3)从脑执行功能的改善效果上看:"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方案对语文学习困难小学生刷新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方案对数学学习困难小学生抑制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篮球"方案对双困小学生抑制、刷新和转换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结论:(1)语文学习困难小学生刷新功能发育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小学生抑制功能发育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双困小学生抑制、刷新、转换功能发育水平均低于普通小学生。(2)分类开发的运动干预方案能够针对性的、有效的改善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的脑执行功能,且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  相似文献   

8.
姚丽婷 《灌篮》2021,(2):82-82
小学生正处在游戏的年龄,也处在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作为基础学科的体育课肩负着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和体育技能强化的重任。基于新课标要求出发,把握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性,需精心设计和科学应用体育游戏,来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但是,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我国初等体育教育和体育训练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水平已成为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在体育课的运动技能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的不同以及学生运动能力的差异,单一的教学形式会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根据体育课的具体情况,适当采用游戏化、情景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倍增学习兴趣或加深对运动的理解,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值得注意的是,体育课中的游戏化教学必须玩中有学,学的是与身体运动相关的内容,否则就是娱乐游戏。情景化教学必须景中寓意,激发出学生不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对比实验,论证了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更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并进一步对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讨论,为高校体育课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