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教子的困惑     
“妈妈,今天某某又打我了。”儿子委屈地告诉我。“痛吗?”“有点痛。”“你还手了吗?”“没有。”“好孩子!你告诉老师了吗?”“没有,今天是王老师代课,告诉她也没有用的。”正在一旁看报纸的老公插话:“你为什么不还手?下次谁打你你就打他!……”我打断老公的话:“你怎么能这样教育孩子?”并拉过儿子“消毒”:“不要听你爸爸的,好孩子不打架,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什么不要听我的,我早就看不下去了!现在还有哪个家长像你这样教  相似文献   

2.
老师正和一位学生家长谈话。“我很抱歉地告诉你,你儿子在考试中作弊。”老师说。“真的?为什么你会这样想?”家长问。“你孩子的卷子和—个同学的—模一样,而且犯的错误也一样。”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2014,(4):72
正特别是打架家长会上,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的家长和老师谈话。老师:"你孩子不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家长:"还请老师多多教育,我这孩子从小就胆小,人多的地方他不敢去……特别是打架!"老师:"……"老师真小气儿子放学回来,嘴里一直嘟囔着"老师真小气"。我问原因,儿子说:"外面的老师来我们班听课,我们老师准备了好多可爱的小礼  相似文献   

4.
一位家长告诉我,自己的孩子问题严重。我问孩子具体有哪些问题,这位家长说,孩子刚上小学三年级,平日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总爱走神,学习又不努力,分析能力差,写作业拖拖拉拉。一天,家长满面愁容地带着孩子来找我,孩子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我问孩子:你觉得自己学习注意力集中吗?孩子很诚实,回答说:不集中。我问:是老师讲得不好吗?孩子摇头:不是。我说:那是为什么?孩子说:因为总想玩东西。我点点头:你上课净想玩什么呀?孩子的回答很出人意料:玩纸片。我有些奇怪:纸片怎么玩呢,你能教教我吗?孩子说:我拿纸片叠飞机。我一听就笑了:你喜欢飞机吗?…  相似文献   

5.
有家长在孩子刚入园进会对老师说:“我们的孩子比较弱,我很担心他在幼儿园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在接送时间发现孩子脸上被抓破时,有的家长马上会问:“今天谁欺负你了,把你脸都抓破了?”有的家长甚至会说:“如果下次再有人欺负你,就去告诉老师,或者打回去。”  相似文献   

6.
舍不得     
张琴 《教师博览》2014,(1):38-38
<正>我常看到别班孩子因写错一个问,被老师罚抄十遍二十遍,或因在课堂上表达不同见解而遭到训斥;常看到孩子因为调皮打架,被老师唤来家长狠狠地责打……这样的事情见多了,我就为我们班孩子感到庆幸。我秉承的教育理念是:"孩子肯定是会犯错的,不然就不是孩子了。"孩子有错,纠正就可以,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极端的责罚方式让孩子的童年布满恐惧阴霾呢?  相似文献   

7.
莲儿的表现说明她是一个聪明可爱而又非常诚实的孩子。当莲儿“揭发”妈妈以后,老师可采取如下做法。 1.老师可以问莲儿:“莲儿,你觉得妈妈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莲儿的回答、老师的讲解,不仅可以强化“花儿好看我不摘”的道理,同时,也可以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为了孩子,家长应以身作则。 2.当莲儿指出了妈妈的错误时,老师可婉转地告诉小朋友,大人  相似文献   

8.
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甚至动手打架,这样的事情谁家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但作为家长,在处理这类事情时一定要慎重,切莫怂恿孩子逞凶。家长这两种做法是不对的:一是家长看见孩子在打架,凶狠地对别人家的小孩说“你再敢欺负我的孩子,我揍扁你”;二是家长怂恿自己的孩子去打别人家的孩子“,狠狠地打他,打不过咬也要咬他一口,我给你撑腰”。这就容易使孩子形成残暴、凶狠的性格。历史上,极端的例子也是有的。墨索里尼是世界上臭名昭著的法西斯战犯之一,他在统治意大利期间,对外侵略扩张,对内专制独裁,残酷镇压人民。他的残暴在历史上是出名的…  相似文献   

9.
老师正在给小班孩子分饭,佳佳天真地问:“老师,你在干什么?”老师一边忙一边没好气地说:“你自己没看见吗?还要问!”言下之意是老师不喜欢你这样问,佳佳一脸茫然。其实佳佳不会看不出老师在干什么,但她为什么明知故问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刚进园的孩子第一次离开亲人进入陌生环境  相似文献   

10.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11.
饶赛华 《考试周刊》2014,(28):172-172
<正>昨晚近九点,手机响起,是一陌生号码。"您好!""您好,您是R老师吗?"对方显然是学生家长。"是的,您是?"家长来电,我很激动,因为说明家长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是A学生妈妈,听孩子回家反映,他被班上两位大个子同学B与C打了,好像打得蛮重。"一听,是告状与问责的。"那他告诉你为什么挨打的吗?"我冷静地追问。"他说坐在座位上好好的,就被打了!"家长无奈地诉说着。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心疼是必然的。"那让A与我聊聊当时的情况。"我想更直接地了解真实情况。"好的。"家长爽快地应答着。"A好!他们什么时候打你的?  相似文献   

12.
武耀亭 《家庭教育》2002,(11):34-34
有的父母见自己的孩子被同伴打了,就训斥:“你不也长着手吗!为什么不打他!”或教孩子:“打不过就咬,咱是正当防卫,咬死不偿命。”有的孩子打架,被批评时,会理直气壮地说:“不是我先动手,我是正当防卫。”不难看出,许多家长和孩子都错误地理解了正当防卫。那么,什么是正当防卫?怎样才算正当防卫呢?我们来看两个真实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下午吃苹果,一个孩子的妈妈因故早来园接孩子,她看见自己的孩子手中的苹果稍小一点,就马上拉过孩子问:“为什么你的苹果没有别人的大?”孩子说是老师发的。妈妈马上告诉孩子:以后老师再发小的给你就不接,指着大的要。 做操时,两个孩子发生一点小摩擦,老师及时处理了。放晚学时,其中一个孩子将摩擦的事告诉了来接她的爸爸。这位家长马上找到另一个孩子恶狠狠地说:“你下次再欺负她,我就饶不了你。”  相似文献   

14.
有个别年轻家长见到自己的孩子被同学打了,就训斥道:“你不也长着手吗?你不会也打他!”有的则教孩子:“你打不过就咬他,咱是正当防卫,不用怕。”有的学生与同学打架,当老师批评他时竟理直气壮地说:“是他先动手的,我这是正当防卫。”由此不难看出,不仅学生,连部分家长也错误地理解了正当防卫。那么,什么是正当防卫和怎样正确使用正当防卫呢?请先看两个真实的案例。  相似文献   

15.
“哇!”一个女孩子哭了起来,我连忙问怎么回事。“我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打了我一拳。”女孩哭着告诉我。“我爸说了,‘谁打你,你就打谁’,她碰我,我就打她。”打人的男孩振振有词。“你爸爸真是这样说的?”我又问。“就是!”回答得是那么肯定。 离园时,我问这位家长是否有这回事,他说“是的”,他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的自卫能力,将来孩子长大了才能立足社会”。他的想法既令我震惊,又令我深思。震惊的是,他的孩子在班上早已是无组织无纪律,总是惹事生非的了,做父亲的还这样教育他!令我深思的是,近年来,用  相似文献   

16.
校园笑语     
老师:“你好打架吗?” 和你一样 孩子:“从来不打架!” 爸爸:“你又把邻居的小孩给打哭 老师:“你看见别人打架怎么办?”!你知道人家会说些什么吗?” 孩子:“揍他!” 儿子:“我知道,他们都说我和你小时一模一样。” 你为什么迟到 我们的历史老师眼睛极近视,他要求 减肥良方 学生很严格,不许迟到。结果,还是有个 患者:“大夫,请问减肥有何良方?” 同学迟到了,他偷偷摸摸地从后门进去, 大夫:“把头从右边转到左边,再从左 不幸得很,还是被老师发现了。看他坐下,转到右边,如此摇头不已。” …  相似文献   

17.
张会芬 《学周刊C版》2011,(3):128-129
教师可能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你上课讲的我记住了,你让背的我背过了,让写的我会写了,可为什么考试时我的分就上不去呢?也有家长提出同样的疑问:老师,怎样才能使我的孩子学好语文呢?经验告诉我:积累.  相似文献   

18.
汪老师:您好!我的儿子今年8岁,特别调皮,经常和同学打架。我对他说也不是,打也不是。有时候他同学的家长因为打架的事找上门来,让我觉得十分尴尬。我怎样才能处理好孩子之间的矛盾呢?天津李莉李莉:您好!《家长》编辑部转来了您的这封来信,希望我能谈谈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的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们邻居的三岁孩子丹丹被爸爸打了,哭得很伤心。我问丹丹的爸爸:“您为什么要这样打孩子呢?”他告诉我:“你看这孩子,刚才我告诉他不要到马路那边玩,他答应得好好的,说一定不到那里玩,可是没过十分钟又跑去了。这么小就学会了撒谎欺骗大人,长大了就更不得了。”当时我劝了他几句,并告诉他这是错怪了孩子。在家庭的日常生活里,孩  相似文献   

20.
一位培训老师向6个30岁左右的家长提问:"你们曾经打过孩子吗?" 居然有5个人举起了手. 接着老师挨个询问:"你为什么打孩子?" 第一个人回答:"因为孩子不听话." 老师反问:"你一般都听谁的话?你有没有不听话的时候?你不听话的时候谁来打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