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6月的意大利罗马,将燃起第14届世界杯足球赛的火焰。这举世瞩目的世界大赛,会吸引每一个球迷的关注。疯狂的英国球迷当然绝不会错过这次一睹球星风采的极佳机会,然而英国球迷的球场“风姿”又是令组织者十分头痛的。意大利目前已准备了一系列措施,来对付看球如痴的英国球迷,监视他们的行动,令其难以“发作”。意大利足球世界杯组委会宣称,对付失去理智的球迷,将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不惜人力与物力。为了  相似文献   

2.
2010激情南非世界杯即将拉开战幕。球场烽火四起,球迷们的兴奋和激动情绪也随之高涨。球场上你争我夺,球场下激烈呐喊。本次南非世界杯的比赛时间正好是中国人的最佳睡眠时段,为一饱眼福,很多人依然会熬夜观战。球迷中绝大部分是学生和上班族,晚上“熬夜”看球,也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要足球,也要健康,世界杯健康主题策划,引领你观看一届健康的世界杯赛。  相似文献   

3.
世界杯将至,你做好熬夜看球的准备了吗最近某媒体在网络上做了关于“世界杯期间你会熬夜看球吗?”主题的调查,超过17万的网民参与了这项调查。而调查结果显示,将近42%的网友表示一定会看齐所有转播,而还有将近25%的网友看起来稍显理智,表示自己会挑感兴趣的几场看,但以不耽误工作或其他事情为前提。粗略算下来,67% 的比例着实让人赞叹世界杯的魅力。但是,早已对着电视机“十指大动”的你,是否已经做好了“熬”战的准备了呢?  相似文献   

4.
1.森特纳里乌球场Centenario位置: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时间:1930年7月18日森特纳里乌球场可以容纳10万人,特别为首届世界杯而建,由于1930年恰好是乌拉圭独立一百周年,这座球场也被命名为百年纪念球场,而雷米特先生称它为“足球的神殿”。在1930年世界杯期间,好几万名阿根廷球迷穿越拉普拉塔河,会师到森特纳里乌球场见证了最后的决赛。森特纳里乌球场于1930年总共承办了10场世界杯比赛,出现了44个进球,尽管这座球场在设计之初按照的是10名观众的容量,但通常最多只接纳8万人。  相似文献   

5.
半月一回头     
世界杯晚场看球:想喊就喊为了让今夏的世界杯大赛更加激动人心,一向刻板的德国政府最近做出了一项绝对不刻板的决定:在世界杯晚场比赛的看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们可以纵情高呼,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同时还规定禁止球场附近居  相似文献   

6.
作为球迷,我已很少在球场看球了。倒不为别的,是不忍“目睹”看台上那道丑陋的“风景”。一些球迷一不顺心便成了脏话的“脱口秀”。更让人尴尬的是此起彼伏的齐声“京骂”。与其在这扰人心绪、令人心堵的“风景”里看球倒不如打开电视,邀三五知己边看边侃。虽然少了现场感倒也耳根清静。球场不是垃圾场,哪能随随便便将“脏东西”朝里装。换了您在踢球,被别人指着鼻子骂街,那球还踢得好吗?希望那些管不住自己舌头的球迷“板”着点,改掉不良习惯做个文明观众。不为美丽的首都添彩出甭给别的观众添堵。添“彩”与添“堵”@震霏  相似文献   

7.
颜强 《新体育》2014,(5):111-111
又到了世界杯年,转眼12年时间已经过去,“八千足记”风流云散,球迷还能有自己的狂欢节,暑期彻夜看球,没有那么多积郁和愤懑,虽然疲乏,总会是一种值得期待的乐事。  相似文献   

8.
黄健翔火了,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那惊世骇俗的嘶吼以火箭升空般的力量把他推向宇宙上空,霎那间绽放出耀眼的光彩,那光亮甚至刺得人眼睛疼。看球的人绝对不困了,不看球的人也被吵醒了,干脆一起凑个热闹吧,于是,黄健翔成功实现黄出于世界杯而超出世界杯的格言,黄式旋风愈刮愈勇,由此成就了一股娱乐风暴。  相似文献   

9.
雷彻 《新体育》2006,(11):58-59
在英格兰,足球之于球迷和吃喝拉撒睡一样重要。有些忠诚球迷买断球场的某个座位,然后一辈接着一辈雷打不动地坐在那里看球,更有甚者,他们在死了之后还要把骨灰撒到球场上,以示和足球永远也不分开。“足球无关生死,足球高于生死”,这就是英格兰球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假装看球     
网上看一个帖子,题为“假装读书”。这样的标题真让人喜欢,忍不住就学了,也写一篇“假装看球”,就算致敬了。世界杯,仿佛有奇异的魅力,它不仅吸引了真正的球迷。也吸引了像我这样其实不懂足球的人。我看足球,其实真可以算是假装看球。我几乎不懂球迷们津津乐道的战术以及规则诸如此类,我从来看的都是人。那些在场上奔跑的兴奋地、焦灼地努力奔着成功和进球去的球员,那些在场边或者镇定自若或者紧蹙眉头恨不能自己亲自上场的教练,那些看台上幸福的球迷沮丧的球迷,他们,才是我心目中最靓丽的世界杯的风景。足球仿佛是最好的道具,世界杯是最好的舞台,而他们,是最好的演员。  相似文献   

11.
刘国栋 《新体育》2020,(5):84-85
在疫情严重的欧洲,民众特别是英国足球迷不得不骤然改变生活方式。在英格兰,普通工人的工资大约30-40%花在看球上,足球、球队和超级球星是他们每曰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没有了球赛,看不到球星,进不了球场,让他们的生活失去很大乐趣。职业运动员生活中的主要“兴奋剂”也失去了。  相似文献   

12.
夏无墨尔本公园把最好的地界留给了网球。人们从四面八方乃至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来欣赏、观摩每个赛季打头的大满贯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在这些人中有很多华人的面孔,他们有的是移民和新移民,也有专程从国内赶过去为偶像们助威的球迷。他们是墨尔本公园球场靓丽的风景,是澳网不可或缺的“中国元素”,喊着“加油”的口号,和球场上那些挥汗如雨的中国球员交相呼应。  相似文献   

13.
万众瞩目的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6月12日就将在巴西举行。最近几天,社区活动中心的几位老人凑在一起就开始热火朝天地聊世界杯,社区主任听他们聊得那么起劲,便问:“怎么你们这些老头还这么迷足球?”老人们“回击”道:“谁说看世界杯是年轻人的专利甲我们开始看球那会儿,现在的这些球迷还没出世呢!我们打算接下来这段时间半夜里串门子一起看球呢!”  相似文献   

14.
方小明 《新体育》2007,(10):54-55
在2007/08赛季英超的开局阶段.曼城一度扮演了大黑马的角色.甚至在同城德比战中力克卫冕冠军曼联。这样一个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战绩.在风水家眼中却是理所当然的结果。根据英国女风水家麦卡利斯特的“研究”.曼城所使用的曼彻斯特市政球场由于有“一道活气从球场入口直通”.是20支英超球队中风水最好的主场.所以球队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佳绩。  相似文献   

15.
当美利坚大地已是云淡风清之时,人们的话题仍在芝加哥、洛杉矶、达拉斯等赛场徘徊,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本人也是位痴心球迷,喜欢看球、踢球,也颇爱“坐而论道”,故邀来四位谈友,海阔天空,侃一把世界杯。  相似文献   

16.
他本身就是一个关于吉它的传奇——The smiths,在英国的摇滚乐史上有着与Pink Floyd相差无几的地位,上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乐队之一。乐队成立于1982年春,发起人物包括Morrissey和约尼·马尔,两人均出生于曼彻斯特,而后者则是这支乐队的灵魂吉它手。什么样的音乐到了他手里,马上就会显现出迥异的风格来。也正是他的吉它让TheSmlths引领了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潮流,使英国的后朋克和新浪潮时代真正来临,也开创了整个80年代后期英式吉它曲的基本框架,深刻地影响了以后20年里英国音乐的发展。在那个年代,音乐和足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像今天,约尼·马尔以一个过来人的口吻向我们回忆那个时候球场和生活中的情景一样。对于我们来说,他讲述的这段故事都已经是上个世纪的“古董”,七八十年代的英国对于年轻人来说,似乎只有音乐和足球能让创造力得以发挥。约尼·马尔正是看着球,唱着不断花样翻新的球迷歌而开始了自己与音乐相伴的青春。七十年代的球迷远不像现在这样追星,对于年轻人来说,来到球场看球更像是一次聚会,大家和领头的人一起晃着脑袋唱歌,或者放小焰火,脸上涂花花绿绿的色彩,挥霍着休闲时光,看球只是其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而已。不像现在的贝克汉姆时代,看台上的眼睛从比赛开始  相似文献   

17.
绿色和白色是温布尔顿永远的色彩;传统和传奇是温布尔顿最吸引人的地方。 6月24日,温网再次拉开帷幕,稍有缺憾的是,本届温网和法网一样,遭受到了来自足球世界杯的超强火力“进攻”。虽然英国人是不折不扣的足球迷,但相信温布尔顿的组委会成员一定会慨叹:世界杯总算快结束了!稍具观察力的人都能得出以下结论:亨曼的魅力再大,又怎么能与贝克汉姆相提并论?所幸当温网第2周开始时,世界杯已经偃旗息鼓,此时的球迷应该可以一心一意地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球场上,不会再遗憾“忠孝难两全”了。  相似文献   

18.
二吼 《新体育》2006,(8):7-7
意大利人第一次赢得世界杯点球决战,第四次登上了世界之巅。随着《凯旋进行曲》回荡在柏林奥林匹克球场,德国世界杯列车也终于到了曲终人散时刻。  相似文献   

19.
每年6月下旬,英国球迷纷纷动身前往小镇温布尔顿,这是他们的习惯,或者干脆说,这是英国人自我要求的节日。但每到世界杯年情况便会有所变化,自1982年世界杯开赛稳定到6月并持续一月之久,温布尔顿便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它与世界怀“四年一约”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热闹的甲B联赛大幕依次拉开,“角儿”们纷纷登台亮相。焦点当然在甲A,可是甲B似乎越来越变得“棱角分明”,有自己的个性了,总的来说,这个个性就是热闹。热闹首先在于参与的人多。职业联赛至今,球市逐步成熟,球迷们越来越从看球走向“参与”—把自己的情感,把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