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自尊教育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自尊是什么.先来看看名人的说法.苏霍姆林斯基说:"人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生的顶峰,这就是人的自尊心."屠格涅夫说:"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心理学家说,自尊是人极重要的心理现象,是自我形象的评价与体验,是照镜子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对"自尊"的解释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  相似文献   

2.
教育实践中,教育得以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尊重学生,并由此使学生自尊,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如爱默生所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就能获得成功。”一、自尊是可教育的前提常言道:“人活脸,树活皮”。所谓“脸”就是人的尊严,就是把自己当人看,肯定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并尊重自己。如果一个人不要“脸”,不自尊,不讲理,就会无所顾忌,恣意妄为,一切制度、法律、道德规范对之无用,更谈不上教育。可以说,自尊是人格的门户,是一个人可以被引导、教育并使之成人的前提。对于学生也是这样。一个做了错…  相似文献   

3.
尊严与自尊     
海涛 《下一代》2013,(8):12-12
时下,有不少人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常把尊严和自尊混为一谈,以为维护自尊就守住了尊严。殊不知,自尊与尊严虽然听起来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实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尊严,是一种非常神圣的东西,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客观存在,有着共同的客观标准,具体到国家叫做国格,具体到个人叫做人格。不管怎样去衡量,尊严都应该是高尚的。自尊则不然,它常常混杂着不少主观的东西,对有的人而言,自尊常常是虚荣心、自私自利、骄横乃至狂妄自大的代名词。对于有这  相似文献   

4.
“自尊”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也是一种情感体验,更是一种适应机制。人的“自尊”的形成有赖于个体的“自我图式”对自身“活动的能力、行为的价值、应对环境的挑战”等要素的有机整合。为了顺畅实现学生的“自尊”,不仅需要我们观念上的转变,更需要我们行为层面的持之以恒和有意为之——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促进学生“自尊”感的生成。这是学生的至福,也是教育的至善。  相似文献   

5.
论自尊教育     
一、自尊教育问题的提出自尊教育即自我尊重的教育,是对人的自我认知、自我价值和自我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自尊价值体系的形成对自我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人的自尊要求和自尊价值的形成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婴儿开始学会思考、简单判断周围事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时,尽管这个时期判断是非的标准还非常肤浅,甚至幼稚可笑,但在他们的心目中已形成一定的“自尊”,这是最初的自尊认知水平。从一个人一生来说,随着人的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发展,人的自尊认知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因此,自尊是有层次性的,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人生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不要自尊     
起初,不懂什么叫“自尊”。后来,听得多了,看得多了,仿佛懂了一点: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因为,人来到世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自己应当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应当有自己的活法。不过,这些是大道理,是别人说的,是书上讲的,与我不搭界。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法调查556名大学的身体自尊,通过三种身体自尊水平划分方法的结果比较,发现心理特征确定法是最有效的划分方法。当代大学生身体自尊的现状如下:第一,大学生身体自尊状况接近正态分布,身体自尊水平普遍偏高;第二,总体来看,3种身体自尊水平大学生占当代大学生总数的比例是:高身体自尊36.82%,中等身体自尊52.49%,低身体自尊10.69%。  相似文献   

8.
小莎是个五年级学生,算术总学不好,几次考试,全班平均分都被她拉下好几分,老师对她从来没有过好脸色。一次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老师说:“你脸蛋倒还有模有样的,脑袋里怎么都是浆糊呀?”从此以后,全班同学都叫她“浆糊脑袋”,有的同学还学着老师的口气嘲笑她:“你呀你,真没办法,把脸蛋和脑袋里的东西移植移植吧。”从此,小莎的算术更差了。自尊和尊重他人,是现代社会里最重要的人格品质。自尊是一种健康的人格态度,是指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而尊重他人是指尊重他人的尊严与个性,平等…  相似文献   

9.
自尊无价     
1914年冬天,美国加州某小镇来了一群逃难者,这些逃难者面对他人提供的饭食狼吞虎咽。但有一个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却姿态从容,不卑不亢,尽管他也饥肠辘辘。在场的一位国会议员说:“别看这个年轻人一无所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强烈的自尊。”果然不出所料,20年后,这个年轻人真的成了亿万富翁。他就是美国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哈默。自尊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无论是身处逆境穷困潦倒之时,还是厄运降临一筹莫展之际,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坚守这道底线,一旦底线失守,人的精神面貌必然下滑乃至不可收拾。自尊是人生的一个亮点。尊重自己,才能满怀…  相似文献   

10.
许凯 《教育导刊》2006,(11):49-49
自尊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自我肯定,即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同。从3、4岁起,儿童开始评价自己并从中体验到自豪或羞愧,自尊的萌芽就出现了。可以说自尊是与生俱来的,但同时自尊也是可以壮大或熄灭的。自尊的壮大需要不断的滋养。“滋养孩子的自尊”是我从童话大王郑渊洁那里得到的启示。他在小学二年级时因为一篇与众不同的作文而受到老师的表扬,这位老师还把这篇作文推荐到校刊发表。“有一天上课,她说郑渊洁你站起来,我很紧张,因为我老爱走神,我以为她又发现我走神了,我就站起来。她说你上来领两本《优秀作文选》,你的作文被推荐刊登了。这对…  相似文献   

11.
自尊即自尊心,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待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理。毛姆曾说:"自尊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就看他是否具备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人性假设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作为“自尊人”具有如下特点;人格自尊——这是“自尊人”最基本的特征,知识自明——“自尊人”对待知识的态度与体验;工作自立——形成“自尊人”的基础;作风自强——默默而无私地奉献;观念自信——具有坚定的信仰。根据“自尊人”的人性假设,可有如下管理类型:诱导型学校管理;服务型学校管理;协调型学校管理;民主型学校管理;灵活型学校管理;创造型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经常感到惶恐:自己日日的劳碌奔波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简单的职业追求?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的不安则更内在更焦灼: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一道特别的风景,这风景里鲜活的生命之树凭借着各自的尊严而博大;面对自己的学生,我最担心的就是误读了他们的心灵碎语,并可能因自己的局限性自觉不自觉地贬损了他们的自尊世界。 中学生的自尊是稚嫩娇脆的,也正因此,这里的美的塑造才具有了更广阔的可能性。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但却很难自发自然地壮大起来;当其成长和我们的学校教育需要找…  相似文献   

14.
日本军国主义者炮制出美化战犯的影片,还美其名日:“唤醒日本民族的‘自尊’。”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青年,我在拍案而起时不禁诧异—难道这就是日本人的“自尊”? 众所周知,“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更尊重自己的国家,尊重自己的民族。然而,“自尊”是要建立在’.自爱”、“正义”的基础上的。站在正义公平的那一方,坚决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尊严.这才是“自尊”所应有的内涵。若无视立场的正确与行为的严正与否,把一切维护自己名声的行径都视为“自尊,,,那么人们尽可以相互践踏,打击报复,理由只有一条—“我是在维护自尊!” 呜呼哀哉,“自…  相似文献   

15.
巴尔扎克曾说过:“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可见,教师只有自尊自重,方可在学生、家长面前维护自身的尊严。  相似文献   

16.
泣血自尊     
自尊,是李太白的白鹿,从天姥山的青崖边款款走来,走成沧海桑田的不倒翁。自尊,是杜子美的茅屋,在狂风骤雨中默默坚守,坚守成无数英雄铮铮的铁骨。然而,白鹿无奈走山林,诗仙空有满腹诗,却不被声色犬马的长安所容;茅屋有心庇寒士,诗圣枉怀满胸志,终在肆虐秋风中屋破人寒。即使阅历肤浅,未谙世事,捧读古今自尊者百年孤独的辛酸,细品“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无奈,懵懂心灵便已深感,自尊绝美绝伦,却也从来凄楚,从来悲恸。“世人皆醉我独醒”。即使世俗工巧,周容为度,一代奇才屈原却依然执著地坚守着文人的自尊气节。他以沧浪之水濯其缨、濯其足,以“…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 ,使学生明确自尊自信与虚荣忌妒、自卑、自傲、自负之间的区别。能力目标 :使学生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原因 ,正确认识自尊自信的真正含义。觉悟目标 :培养学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原因。【教学难点】要自尊自信 ,不要虚荣忌妒、自卑、自傲、自负的道理及其区别。【教学过程】师 :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贵有自尊自信” ,懂得了自尊自信是成才和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 ,自尊自信对于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但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能正确地…  相似文献   

18.
自尊的界限     
“自尊”,意味着自我满足、自我接受、自我尊严意识、自我肯定态度以及现有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一致性。 自尊心有强弱之分,较强的自尊心同肯定的情感相联系,自我否定的人很难产生自尊心理活动,较弱的自尊心同否定的情感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自尊(self-esteem),又称自我尊重,是自我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是个体对其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张林,2004)。从儿童自尊的发生和发展来看,自尊是在自我概念形成以后,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及与其他人的社会交往逐渐产生并不断发展的。也说明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在他人尊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其中尊重的需要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张向葵等人也提出,自我尊重不仅是人类需要的核心成分,也是人们缓解文化焦虑的缓冲器,是人生命价值的最高形式。而且有很多研究表明,儿童从三岁左右就产生了自尊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对独立自主的渴望,希望受到成人的关注与肯定等等。可见,无论从需要的程度上还是年龄范围上,人们对自尊的需要都是如此地强烈和普遍。所以,从儿童开始培养自尊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当儿童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他们才会认识到自我的价值,产生积极的自我情绪体验,并在生活中表现得自信、自爱、自立,达到一种健康平衡的心理状态,进而朝着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20.
王亦戎 《时代教育》2007,(6Z):117-117
1爱的内涵 埃里希.弗罗姆说:“爱是一种艺术。”其实,爱是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积极力量,让我们能克服孤独、排除自卑、增强自信、赢得自尊,没有爱的人无法生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