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从未真正学会人类语言,为什么?难道是婴儿时代没人教它们吗?人类学习语言的能力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恰恰在于婴儿阶段学习语言有诀窍,那是人类学习语言的独特本领。人类与其他动物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虽然为了显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人类在自己的名头前加了"高级"两字,称自己为高级动物,但是,这并不足以表示出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区别。最难学的是语法动物没有语言,那它们是不是  相似文献   

2.
<正>陆地上的蜗牛为什么能漂洋过海?在它们的旋转壳上,凝结着怎样的智慧,让凶恶的蛇都对它们无可奈何?请看——蜗牛是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它们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缓慢地向前爬行。它们似乎生性懦弱,稍有风吹草动就缩进壳中,碰上凶悍的捕食者,蜗牛只能束手就擒,成为其他动物的"下酒菜",许多生物以蜗牛为食,当然也包括人类。  相似文献   

3.
陈辉 《科学与文化》2007,(11):40-41
自从有了战争,动物就被人类驯服后用于战场。动物以其特长,创造出让人类惊叹不已的战场奇迹。把动物的智慧和特殊才能广泛地运用于军事,已成为各国军队的普遍做法。中国军队目前保留着军犬、军马、军鸽三种"动物部队",它们在我军发挥着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时至今日,人类航天活动如此频繁,动物上太空,已经很难引起轰动效应。然而,细数航天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人类能走出地球,与动物航天员们的铺垫和牺牲是分不开的。动物们对科学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勇敢的狗、猴子、猩猩和其他动物在美俄前往月球的太空竞技中,为人类开创了一条道路。科学史上有许多动物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角色,如果它们能够在太空的艰难环境中存活,那么我们人类也可以。拿动物做实验,似乎成了人类在进行危险活动前的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这个地球上的最大种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人类的发展却危及到了地球上的其他物种的生存。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段扩展,地球上几乎每几分钟都有物种在消失,再不保护这些动物,以后就看不到了,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6.
网络本身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数字动物。我们将谨慎地设计这种动物。使它帮助人类而不是危害人类——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动物园不再是人类凭吊濒临绝种动物,嬉戏游乐的地方,而是一个人类拯救动物,保护地球的窗口?笔者认为,动物园与可持续的生态保育相结合——这是一种新型的动物园设计理念。在法国,一座历史悠久的动物园正在酝酿着一项重大革新,并打算借  相似文献   

8.
技术化生存的"自然"迷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使人类逐渐地远离自然状态,从而使人类的生存从"自然"地生存走向"技术化生存".技术,从其本质上讲,是作为自然的对立概念而出现的.当技术的风险,特别是技术进程无逻辑的风险展现时,人们为了各种目的开始诉诸"自然",用"自然"来对抗"技术".然而,"自然"是一个充满了模糊性和矛盾的概念,"自然"就是"变化".从人类生存的历史看,新石器时代人类脱离四处寻找食物的生存方式,开始从事农业或者畜牧业,发展出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维持生活,并建立社会.而工业革命则引起了"机械文化"的产生,人类的生活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至今仍在持续着.人以技术为中介获得自己的生存,这与其他动物只基本本能地适应以求生存的生存方式形成了本质的区别,技术已成为人类生活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与地球上的其他大洲相比,非洲大陆上生活着更多的大型掠食动物。非洲水牛、狮子、大象和猎豹被称为非洲四大猛兽。看起来十分温顺的非洲水牛至今尚未驯化,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属于高度危险的动物,它们每年都会刺伤或者杀死几名狩猎者。尽管河马和鳄鱼有时候也会伤害人类,但是水牛还是被称作非洲最强悍的人类杀手,所以素有"黑色死神"之称。据说曾有猎人被打伤过的水牛设下埋伏而遭受牛群的攻击。  相似文献   

10.
正在哺乳动物界,只有人类是两条腿直立行走,其他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四肢行走,例如老虎、猫、狗、大象等等。那么,四肢行走的动物要追溯到哪里呢?直到最近,古生物学家们才找到了一些眉目。他们发现,阿科坎瘤头龙——一种生活在2.6亿年前二叠纪时期的古老生物,具有四肢行走的能力,使它成为了迄今为止发现的能四肢行走的最早动物。四肢行走初露端倪那么,阿科坎瘤头龙是如何被界定为能四肢行走的动物的?这还要从锯齿龙说起。锯齿龙是繁荣于二叠纪时期的大型食草动物,它们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得到并维持一段恋爱关系并非易事,这需要人们花费一些心思,使用一些技巧。有趣的是,我们毛茸茸的或者布满鳞片的动物朋友们似乎很善于处理"恋爱"关系——做情侣时它们能够融洽相处,"分手"时它们也能好聚好散。生物学家们对此丝毫不感到奇怪,他们长期关注动物们的行为后发现:对于挑选配偶,动物们一点都不"随便",它们有原则,有主见。而作为人类,我们需要向动物们学习的地方可多着呢。保持"挑剔"的眼光如今,大都市里的一些大龄"剩女",她们的耳边常常会充斥着一些来自亲友的建议,比如"你应该降低(择偶)标准了"、"别再挑挑拣拣了"。然而,大多数的动物们会对这种想法嗤之以鼻,比如雌孔雀。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们对动物了解得越多,人类手上能证明自己是"万物之灵长"的证据越来越少了。过去人们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可是后来发现,别的一些灵长类动物也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有情感,动物也有情感;人类会做梦,某些动物也会做梦……但是,"顽固"的人类又认为,人类可以用语言彼此交流,而动物却做不到这一点。于是,一些人又把"能否进行语言交流"当作了表明自己比动物优越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一个动物纪录片摄制组在南非纳塔尔地区看到了令人惊异的一幕——一群大象发现一只被捕的羚羊在一个围栏里不停哀鸣后,竟然上演了一出“见义勇为”的事件:象群的头目用鼻子打开了围栏门上的铁插销.其他大象齐心协力推开了笨重的围栏门,帮助那只被人类逮住的羚羊逃出围栏。摄制组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偶然事件.还是大象的天性使然.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实验。当天夜里又抓了一只羚羊放到原来的围栏里。第二天,当大象们发现身陷圈圄的羚羊后,又齐心协力将它解救了。这是一种动物对其他种类动物显示同情心的典型案例.以前一直被认为只有人类才“独家拥有”的同情心.其实在动物世界里也存在。  相似文献   

14.
人类是直立行走的动物。直立行走将人的眼睛和脑部直接置于整个身体的顶部,大大地拓宽了人类的视野:在弱化行动的同时强化了脑部和感官的运动,使人轻易地区别于其他动物,成为以感官和智能活动为主的超智力动物。  相似文献   

15.
鳞次栉比的住宅小区,碧翠欲滴的城市绿地,纵横通达的城区道路,恢宏大气的空间格局……这一切,都记录着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的巨大变化,镌刻着城市规划者们的闪光足迹,凝结着他们的辛勤汗水,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使城市功能更为完善,城市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城市将成为人类"诗意的栖息地"。这其中,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工业大学  相似文献   

16.
正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欺骗行为都很普遍。例如,松鼠在储存橡子时,会为橡子设置一个假的储藏点,以欺骗其他有所图谋的动物,一些鱼也会假装对其实并不中意的雌性感兴趣,来欺骗其他竞争对手……而人类尤其善于利用这一招——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利益,许多人把欺骗当作常用"招数",就是夫妻之间也不例外,一项研究表明,三分  相似文献   

17.
<正>生病时,人类可以去诊所或药店,但动物们怎么办?科学家发现动物能通过食用一些特殊物质来治疗寄生虫及其他疾病,而且早期人类很有可能受它们的启发,找到了一些治疗疾病的良方。毒汁、树叶、单宁酸、酒精……动物的"药箱"令人大开眼界。沿着它们的指引,我们能挖掘到大自然的药品库,并用这些药品促进牲畜和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正想必所有人在看到这一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问题十分荒谬。猪的主要用途是为人类供应源源不断的蛋白质,如果猪都有人权了,那么,以猪肉为主要肉质来源的人类岂不就是谋杀犯,还是很恐怖的"食人魔"?推而广之,假如猪有人权,其他动物也应该有人权,你能想象出当所有的动物能和人类平起平坐时,那会是一幅什么可怕的场面吗?  相似文献   

19.
杜海燕 《科学生活》2007,(10):21-23
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相当明确——"冰川消融,后果堪忧"。确实,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地球气温不断升高——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5摄氏度,全球气候变暖正使得冰川严重萎缩——这已经成为一个攸关人类存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国界纷争在人类社会中从来没有中断过,为了领土问题,有些国家剑拔弩张地演习,甚至真枪实炮地互相厮杀。在动物界,动物们是不是也会誓死捍卫自己的疆域呢?千百万年来,动物们努力守卫着自己的地盘,当其他同类入侵时,它们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警告对方:"别过来,我的地盘我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