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正一天晚上,娃一个人雀家。"怎么又饿了呢?去厨房扫荡一下,看老妈有没有留下啥吃的。"娃自言自语。还没走到厨房门口,眼前顿时一片漆黑,瞳孔似乎只能感受到窗外月光微不足道的皎洁。"真该死,竟然停电了,不过没关系,我的鼻子灵着呢,啥好吃的都逃不出我的五指山。"娃自鸣得意。凭着对家里"地形"的熟悉,娃不一会儿就摸到了厨房的门把手。谁知刚一打开门,一股排山倒海般的臭味扑鼻而来,  相似文献   

2.
颖言 《科学大众》2014,(10):31-33
<正>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领地意识,就如同人类有"居者有其屋"的观念一样,动物们认为自己占据的领地越大,越有安全感,在群组中就占有更大的优势。但动物们不用手机,无法通过短信、电话、QQ、微信等方式给同类留言,或是评论、点赞,它们如何才能告诉同伴或敌人"这是我的家"呢?我的地盘尿做主在街头的电线杆或大树下,我们常常看到狗狗旁若无人似的,抬起后腿便开始尿尿。其实,尿尿并不仅仅是狗狗的生理需求,更是狗狗的一种标记行为。狗狗借尿液来覆盖新环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阳光和煦的周末,娃坐在沙发上,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榴莲酥,一边看着《西游记》,电视正巧播到孙悟空师兄弟背着师傅唐僧偷摘镇元子的人参果。瞧瞧《西游记》中的人参果:长得如同又白又胖、眉眼俱全的婴儿,从开花到果子成熟要一万年,吃一个就可以活四万七千年,果子一掉地上就消失了……这下可把娃馋坏了,他扔下榴莲酥,抓着妈妈的衣襟,吵着非要吃人参果。妈妈说:"你确定要吃?好,妈给你买去,哈哈哈!"娃从妈妈的大笑里感到一丝不安,但也毫不动摇他要吃人参果的决心。  相似文献   

4.
正新闻事件:今年,垃圾分类行动在一些城市如火如荼地开展。查询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推出的"垃圾分类宝典"小程序可知,废弃电池是有害垃圾,而充电宝是可回收垃圾。但是,若将充电宝扔进可回收垃圾箱,充电宝混在纸盒、瓶子里,万一遇到高温、明火,会不会爆炸?在充电宝完成使命后,哪里是它合理的"退休场所",这让许多人  相似文献   

5.
校园幽默     
《知识窗》2010,(10):37-37
我看完了 小宝明天要考试。但晚上却还在看电视。宝妈担心地问:“书都看完了吗?明天还要考试啊。”小宝爽快地回答:“妈,我看完了。”宝妈很开心地赞扬小宝:“乖。那明天你一定能考好!”小宝哭着说:“妈,我是说‘妈,我看,完了’。”  相似文献   

6.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用今日的忙碌能换取未来的清闲。殊不知,在培养教育孩子时却完全不同。如果我们能告别今日短暂的忙碌,用心用情多陪陪孩子,就会坐享未来长久的清闲。幼儿教师应通过亲子活动让宝爸宝妈真真切切地明白:告别今日"忙",就会坐享来日"闲"。  相似文献   

7.
微信营销依托微信朋友圈宣传,以低门槛、低投入和微商口中的"高收益",迅速吸引了诸如学生、"宝妈"等潜在劳动力一族的疯狂加入,但另一方面,一些微信朋友圈旅游诈骗、化妆品假货等新闻被不断爆出,营销过程中"团队"与代理下线等"怪圈"丛生,种种乱象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如何对新媒体营销形成有力的规范与监管?本文从行政规范角度对此问题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我家养了一只兔子叫"乖乖",这是爸爸送我的生日礼物。乖乖长着一身白毛,可眼睛却是红色的,这是为什么呢?我去问了同学,同学们都说,兔子的眼睛就是红色的。可我曾经见  相似文献   

9.
乔瑛  姚申 《科学生活》2023,(11):34-35
<正>家长在平时与娃相处中是否遇到过以下这些情况?“娃为啥边写作业边挤眉弄眼?”“娃为啥一直清嗓子?是喉咙不舒服么?”“玩玩具玩得好好的,为啥突然开始耸肩膀?”当看到孩子面部或身体其他部位频繁地、不合时宜地抽搐时,家长通常会不知所措:我家孩子这是怎么了?其实,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有可能是患了儿童抽动症。那么,什么是儿童抽动症?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该如何应对?家庭生活中又应该如何预防儿童抽动症的发生呢?让我们来正确认识一下。  相似文献   

10.
<正>有俗语:"人不轻狂枉少年。"我仍年少,要找出那一两件轻狂放纵之事不难。谁敢说自己从未有过这少年狂?不大不小十五六岁,不大,也不小。去KFC点餐,一声"阿姨"脱口而出,小时候妈  相似文献   

11.
正同学们,你们平时最焦虑的事情是什么呢?是英语单词没记住?是数学作业没完成?还是假期出门游玩时,手机突然弹出"手机电量不足"的系统通知?相信对于大部分手机重度使用"患者"来说,后者是最让人焦虑的吧?不过随着充电宝的普及,大家使用手机时的电量焦虑症也开始有所缓解。但是,在使用充电宝时,你是否想过世界上的第一个充电宝是怎么发明的?它长啥样?它又是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才成为当今人人不可或缺的"宝贝"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充电宝的前世今生吧。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吗?     
《科学与文化》2012,(11):16-17
医生手术时为何不穿白大褂?手术室的医生们所穿的白大褂,如今已改为浅绿色。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先将白布染上鲜艳的红色,当你注视这块红布一会儿后,视线再转移到另一块白布上,就会看到与那块红布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一块浅绿色布。过几秒钟后,这种"错觉"才会消失。究其原因,是因视神经诱发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1 儿子放学后去打乒乓球,他喜欢就让他玩玩吧,我们依了他,交了学费,随他玩去. 一周后,他跟我说:"妈妈,老师说我打得好,今天你要去接我,我打给你看看."我狐疑地怔在那里,因为最近我手头工作正忙.他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妈,你今天要去看我打球,我爸接我的时候看过了,该你去看了,妈."他又一遍重复给我听,目光坚定地望着我.  相似文献   

14.
正近段时间,紫外线手电筒(也称紫光手电筒)成了"网红"。不少商家宣称它能检测出荧光增白剂,商家为其打上"宝妈必备""女生专属"的标签,称可"从此远离致癌物质荧光剂的威胁"等,并宣传其具备"化妆品检测""玉石琥珀鉴定"等功能。那么,这种手电筒真的有这么神奇吗?紫光手电筒销量大增在某购物网站搜索"紫光手电筒",出现4.5万余条商品信息,排在首页的几款紫光手电筒,月销量均超过3万件。  相似文献   

15.
问答     
《科学与生活》2009,(2):28-30
<正>Q热爱摇滚导致颈椎病?我妈在电话里总跟我说:"别老去蹦迪,还有那什么摇滚,别摇,对颈椎不好,岁数大你就知道了。"好吧,我就不跟老妈计较字眼了。我只是想说,咱身上的零件不是越活动越好么?上学时候,体育老师每节课还带大家"绕颈"呢。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了一名患儿,这名年仅4岁的女童被诊断为颈部外伤致脑缺血缺氧、伴有肺部感染、癫痫,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而导致孩子出现这些症状的竟是家里的儿童床护栏。此前也有媒体报道,幼儿从床上摔到儿童床护栏跟床垫之间的缝隙里,意外窒息身亡。儿童床护栏被家长们和厂商称为"护娃神器",可让孩子们在床上玩耍或者睡觉时更加安全。然而,一幕幕悲剧的发生让消费者不禁心生疑虑:"护娃神器"真的能护娃吗?  相似文献   

17.
红色的魔力     
正红色的果蔬对人的健康益处多多,包括草莓、苹果、辣椒和番茄……"人在胜利的时候会兴奋脸红;红色是胜利者的象征;在东方,红色还代表着吉祥和喜庆。红色似乎蕴藏了很多正能量,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神奇的红色吧!红色:健康的颜色红色的果蔬主要含有丰富的植物化学成分,包括抗细胞因子、抗氧化剂和番茄红素。健康学家发现,这些成分能够预防癌症,特别是肺癌、前列腺癌和消化道癌。它们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宝贝是一只小兔子,是妈妈送给我的。它有一双如蓝宝石一般的大眼睛,红红的倒"丫"字嘴,长长的耳朵,十分可爱,所以我叫它"萌宝"。萌宝是一只"小馋猫"。每天一到饭点,它就会跑过来缠着我喂它,我去拿香草和兔粮,它便一直跟在我后面,好像在说:"小主人,快点给我东西吃。"有时我买来寿司,吃完后盒子里还剩一些肉松,它就趁我不注意偷偷吃掉,这也太馋了吧!  相似文献   

19.
正喝完一盒牛奶,你会怎么处理空牛奶盒呢?或许是随手一扔,丢到垃圾箱里,它的最终出路就是混在一堆生活垃圾里,或者被运往垃圾焚烧厂付之一炬,或者被送往垃圾填埋场一埋了之。其实,废牛奶盒还有更好的出路—一条"重生"之路。一身是宝便于再生说到废牛奶盒的"重生",就不能不先探究牛奶盒究竟是如何"出生"的。  相似文献   

20.
<正>你知道"手机综合征"这种"病"吧?这种"病"表现为时不时会拿出手机查看是否有信息,朋友圈是否有更新;手机电量降低时心情会紧张,电量满格就心花怒放;如果手机没电了,那简直太糟糕了。为此,很多人会随身带着充电宝。但充电宝又大又重,还可能也没电。不过,近日正在众筹的Nipper充电器可以一举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是世界上最小的手机充电器,而且仅需两节AA电池即可给手机充电。当然,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电池本身,英国IntelligentEnergy公司研制出能置入手机的氢燃料电池。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